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六部門推進醫藥分開 或將逐步實現醫生開方

  • 發佈時間:2014-09-10 09:01:03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9月9日,商務部、發改委等六部門發佈《關於落實2014年度醫改重點任務提升藥品流通服務水準和效率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明確提出“採取多種方式推進醫藥分開”。

  醫藥分開由來已久。原來“醫藥分開”的思路是,在醫院內部實施醫和藥的收入與支出分開核算,收支兩條線管理;是取消藥品在醫院銷售的加成政策,藥品銷售零差率。這本質上是在不改變機構設置的情況下,從利益機制上實行醫藥分開。

  但與此相對應,還有主張認為醫藥分開的實質應該是“醫藥分業”。

  持此觀點的行業專家認為:“原來思路表面看似有理,實質仍曲解了醫藥分開的真正內容。醫藥分開的本質應是:醫療專業與藥品專業分開;醫療機構與社會藥店分開;醫生開處方與銷售藥品分開;實現醫生開方,藥店賣藥的合理專業分工。

  而這次《通知》的著眼點也是“醫藥分業”。商務部市場秩序司相關負責人稱,六部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2014年醫改任務》,切實做好提升藥品流通服務水準和效率而制定了上述通知和規定。

  通知指出,推動醫藥分開面向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可探索由規模較大、品質控制嚴格、執業藥師藥事服務制度完備、誠信記錄好的零售藥店,承擔醫療機構門診藥房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的多種形式的改革,推進臨床合理用藥。

  同時,《通知》要求逐步形成醫師負責門診診斷,患者憑處方到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自主購藥的新模式。並確保醫療機構按照《處方管理辦法》(原衛生部第53號令)開具和調劑處方,保障患者的處方知情權和購藥選擇權。

  此外,商務部要求加快清理和廢止阻礙藥品流通行業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構建全國統一市場,於今年底完成。鼓勵零售藥店發展和連鎖經營,增強基層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百姓更關心醫保報銷比例

  醫藥分開、以藥養醫等一直是熱點話題。為了建立藥品流通的競爭機制,切斷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經銷商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醫藥分開勢在必行。但如何分開卻是個大問題。

  昨日,醫改方案起草者之一、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傳統醫院的盈利模式主要靠賣藥提高收入,而診療服務費佔比較低,未來要扭轉這一局面。醫藥分開之後,醫生開藥方時會更多考慮患者醫療方案的有效性,而非以自身利益為重,會破除以藥養醫難題。

  不過,周子君認為,醫藥分開改革是國家制度問題,要配套設計好分配製度及其他制度。比如,醫院要通過提高掛號費、醫生開處方等服務價格,進而提高醫生收入,否則國家要通過別的財政投入補貼。

  對於老百姓“看病貴”難題,周子君認為,醫藥分開會解決部分醫藥貴的問題,但不能解決最根本問題。最根本在於提高報銷比例以及擴大大病醫保的範圍。

  昨日,一位陳姓患者表示,醫藥分開的好處在於醫生會對症下藥,而非開出很多不需要的貴藥,藥品花費會下降。但是,如果提高醫院服務價格,看病的成本未必下降。因此,他更在乎醫保報銷比例,而非醫藥分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