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力推醫藥分開 試水藥店承擔醫院藥房服務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中秋節後第一天,新醫改領域的藥品流通行業迎來重大利好。
昨日(9月9日),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衛計委、食藥監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佈《關於落實2014年度醫改重點任務提升藥品流通服務水準和效率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為藥品流通行業鬆綁。
記者從《通知》中了解到,商務主管部門將和衛生計生部門會同發展改革等部門,採取多種方式推進醫藥分開,同時,將“加快清理和廢止阻礙藥品流通行業公平競爭的政策規定,構建全國統一市場”。在藥店發展層面上,六部委提出,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可探索由符合條件的零售藥店承擔醫療機構門診藥房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逐步形成醫師負責門診診斷,患者憑處方到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自主購藥的新模式,同時將符合資質條件的零售藥店及時納入醫保定點範圍。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極大利好大型連鎖藥店,而單體藥店所受到的影響尚難判斷。
推進患者“自主購藥”
在推進新醫改的進程中,醫藥分開一直作為一項切斷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行銷商之間經濟利益糾葛的重要舉措。2002年,國家發改委曾啟動醫藥分開試點,但因政策不配套,主管領導調離,試點沒能繼續。
而現在的 “醫藥分開”源於2009年3月17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實行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
此前,商務部有關人士就曾透露,下一步的新醫改過程中,將尋求多種形式醫藥分開、提高零售藥店供應藥品和保障能力,逐漸將醫院門診藥房過渡到零售藥店,商務部將作為推動醫藥分開的主要部門。
與之呼應的是,《通知》中專門點名了“醫藥分開”。下一步,食藥監部門和商務主管部門將積極推進藥品零售企業分級管理;商務主管部門和衛計部門應積極會同發改、財政、人社、食藥監等部門,調研總結各地在推進醫藥分開方面的做法、經驗和成效。
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可探索由規模較大、品質控制嚴格、執業藥師藥事服務制度完備、誠信記錄好的零售藥店,承擔醫療機構門診藥房服務和其他專業服務的多種形式的改革,並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工作,推進臨床合理用藥。
而且,商務主管部門和衛計部門應密切跟進改革進展,逐步形成醫師負責門診診斷,患者憑處方到醫療機構或零售藥店自主購藥的新模式,並確保醫療機構按照《處方管理辦法》(原衛生部第53號令)開具和調劑處方,保障患者的處方知情權和購藥選擇權。
醫保定點零售藥店擴圍
與醫藥分開緊密相連的,包括國內不同類型的藥店以及相關的藥品經銷商等。為此,六部委同樣專門針對連鎖藥店等提出新策,多部委聯動發力,助推國內連鎖藥店發展。
記者從商務部官方網站獲悉,下一步,人社部門的落點,是將符合資質條件的零售藥店及時納入醫保定點範圍,逐步擴大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覆蓋範圍。
《通知》要求有關部門結合深化醫改和醫藥分開試點工作,提高零售藥店在藥品終端市場上的銷售比重,清理妨礙零售連鎖藥店發展的政策性障礙,縮短行政審批所需時間。
“這個通知主要還是為了醫藥分開,對於藥店來説是個好消息。現在藥店處境很困難,因為藥品主要銷售渠道都握在醫院手裏,大概80%流量在醫院。部委既然發力要把醫藥分開,肯定會增加藥店的流量。”9月9日,卓創資訊醫藥行業分析師趙鎮對記者説。
從未來的競爭格局細化分析,與單體藥店相比,新政對連鎖藥店更有利。“因為連鎖藥店是未來線下發展的趨勢,它們在藥品貨源等方面有單體藥店沒有的優勢。”趙鎮認為。政策其實背後隱藏著對藥店的要求。這些藥店應該是體量較大,比較專業,業務流程更完善的藥店,這樣才能更好地取代醫院藥房的作用,從而達到醫藥分家目的。這些都是大型連鎖藥店具有的優勢。
至於人社部即將推行的“將符合資質條件的零售藥店及時納入醫保定點範圍”一事,在趙鎮看來,有關部門對這一行業的監管將有更大的壓力,醫保覆蓋面擴充後,將涉及到很多的醫藥專業數據管理、醫藥安全等方面的重點內容。
完善藥品集中採購制度
同時,六部委將“完善藥品集中採購制度”提上日程。記者獲悉,衛計部門將會同發改、財政等部門進一步完善藥品集中採購制度,充分考慮對基層醫療機構和邊遠地區的配送成本,合理確定藥品採購價格。
而且,商務主管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政策,鼓勵大中型骨幹藥品流通企業向農村和偏遠地區延伸銷售和配送網路,增強基層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未來相關部門可能還會制定一些規範藥品採購價格機制的配套文件。”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副會長、山西仁和集團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全柱表示。
我國藥品採購自上世紀90年代一直採取集中採購模式。遼寧省藥品採購基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藥品集中採購從一開始就背負著規範醫療機構購藥行為、整頓藥品流通秩序、規範藥品價格等多重任務,採取嚴格的招標採購流程,但實際情況是,目前通過集中招標完成的藥品採購價格並不算低,其中緣由就是採購各方都希望抬高藥品價格,從中獲得更多利益。
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看來,在醫藥行業,政府之手並不是萬能的,即便是政府通過行政手段推行量價掛鉤,也很難達到效果,因此單純依靠集中採購和招標模式的改變,並不能解決當前藥價虛高問題,“藥品採購應該更多地交給市場。”
蔡江南告訴記者,要想制定合理的藥品採購價格機制,可以嘗試兩種方式:一是在藥品流通行業引入網際網路技術創新,通過網購售賣藥品,降低藥品流通成本;二是推行重慶等地的藥品交易所模式,創新市場機制,減少藥品流通環節過多的行政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