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醫藥旅遊:朝陽産業市場慘澹成為“雞肋”

  • 發佈時間:2014-08-27 15:50:5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封媛媛

  中國人去南韓整形、去瑞士打羊胎素近年來已屢見不鮮,而西方人來華扎針灸、接受中醫治療的則相對少見。許多國家結合自身優勢,蓬勃發展醫療旅遊産業、不斷“吸金”之時,展示中華文化特色的中醫藥旅遊客源單一、市場慘澹,陷入“雞肋”的窘境。

  就醫體驗不佳 “醫旅合作”不暢

  58歲的俄羅斯人瑪爾·葛麗達,已四次來中國旅遊調養風濕病。“一些俄羅斯人認可中醫,希望可以享受治病旅遊一條龍。”

  “大老遠花錢是來享受,不想挨擠受罪。”看著擁擠的醫院候診大廳,瑪爾·葛麗達皺起眉頭,“醫療旅遊不是治急病,舒適放鬆的就醫體驗很重要。”

  “國外非常普遍的預約掛號就診,在中國難以實現。”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外事病房主任高天舒坦言,國內醫院大多沒有外籍人士的綠色通道,就醫私密性難以保障。“外籍人士的食宿問題,醫院也無力解決。”

  沒有直達的飛機和高鐵,俄羅斯人噶莉娜從符拉迪沃斯托克過了關口後,從綏芬河坐17個小時的綠皮火車才到目的地。“路上太辛苦,還沒到醫院就累趴下了。醫院為什麼不和旅行社聯繫包機呢?”

  “醫旅合作不暢,是制約醫療旅遊發展的原因。”瀋陽某旅行社負責人張女士説,醫院沒有市場化運作,工作人員缺乏服務意識。“這塊市場不穩定,盈利不確定性強,是一塊難啃的雞肋。”

  在已開展醫療旅遊的機構,醫生大多身兼診療、翻譯、地陪“數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劉思敏指出,跨領域人才缺乏限制了中醫藥旅遊産品行銷渠道,制約産品的專業化、細分化設計。

  産業前景無限 國內市場低迷混亂

  中國赴韓醫療旅遊2012年達到3.25萬人次,數量居世界首位。中韓醫療服務貿易産業資深專家崔昌煥介紹,36.5%的赴韓醫療旅遊顧客接受醫學整形美容類手術,“僅玻尿酸注射等微創整形,每個項目都要花幾千元至幾萬元人民幣”。

  據了解,去瑞士注射羊胎素、活細胞抗衰老等項目,在“有錢人”圈子裏很流行。瀋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表示,每次耗費從30萬至100多萬人民幣不等,“隨便打幾針一棟房子就沒了。”

  “大量客戶資源流向國外,海外遊客卻難引進來。”高天舒坦言,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每年接待的境外醫療旅遊團隊不過百人。而遼寧省最大的涉外醫療旅遊機構鞍山湯崗子醫院俄籍遊客佔比95%以上,境外客源難以拓寬。

  已開發的醫療旅遊市場中,違規行醫亂象多發。例如東北地區某個縣級市有100多家“療養診所”,診療水準參差不齊。“一些診所號稱擁有專業中醫人才,實際只是受過短期培訓的臨時工,不乏超範圍行醫、無營業執照行醫等違法違規行為。”遼寧省中俄合作協會副秘書長高嵩説。

  遼寧省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政府沒有專設監管部門”,通常是出現事故後“沾上誰的攤子誰管”。

  整合資源 規劃先行

  “國內醫療旅遊業處於剛起步階段,市場規整度低,挑戰與機遇並存,亟待政府監管。”中華國際醫療旅遊協會會長賈笑芳建議,制定政府參與主導的戰略規劃,設立國際醫療旅遊服務貿易示範區,“以點帶面”拉動行業整體發展。“同時明確監管職責,形成正規産業鏈條。”

  劉思敏指出,宜加強對懂醫療和旅遊的複合型人才培養,開闢針對醫療旅遊的休養就醫場所,並成立旅遊聯合體或行業協會,監督、保障産品品質,形成良好的業內口碑。

  “中醫藥旅遊是無污染、低能耗、高産出的吸金項目。建議發揚中醫藥在‘治未病’、慢性病調養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將中醫藥旅遊和醫療休閒、醫療養老結合,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扶持。”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侯勝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