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前線評論 > 正文

字號:  

廉價藥缺貨應開良方

  • 發佈時間:2016-05-10 06:36:4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畢舸  責任編輯:吳起龍

  近來多個城市出現“藥荒”,其中不乏魚精蛋白這樣用於心臟病手術的救命藥。其價格相對便宜,但許多病人苦等而不得。有醫生分析,這與藥品價格低,企業利潤薄、無生産積極性有關。

  現在缺的不是藥,而是廉價藥,利潤稀薄讓廉價藥生産企業越來越少。對此,有專家認為,廉價藥缺貨在於價格管制過嚴,如果放開價格,鼓勵更多企業進入,就能增加供應量。但問題是,價格市場化後,廉價藥就名不副實,變得不再廉價,患者依然承受不起。所以説,不要把市場化作為廉價藥的救命稻草。過去這些年,許多藥品生産企業獲得了自由定價權,絕大多數藥品價格不斷上升。

  解決之道是,政府應將救命用的廉價藥納入基本藥物目錄。2009年開始實施的我國基本藥物目錄,可以看做民眾醫療保障的基礎制度。為此,國家還專門成立了國家基本藥物工作委員會,確定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遴選和調整的原則、範圍、程式和工作方案。今年初,工信部聯合國家衛計委、中國藥學會、藥品招標平臺統計出64種藥品為短缺品種。針對這些廉價藥缺貨現象,以及背後深層次的因素,國家基本藥物工作委員會應該儘快研究並提出解決方案,考慮是否將這些廉價藥納入,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對應補貼,讓企業在獲得合理利潤的同時確保供應量。

  同時,還可以借鑒一些國家的做法,將部分民生醫療急需的廉價藥,作為一種國家供應而非市場化提供的特殊産品,由相關部門統計每年相關廉價藥的需求總量,然後向企業下訂單採購。總之,在醫療保障上,政府有形的手要有更多作為,對廉價藥市場困境必須對症下“藥”,儘早施“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