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是非 > 正文

字號:  

藥品非法回收後在藥店被偷賣 記者探尋灰色利益鏈

  • 發佈時間:2016-05-09 18:3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哈爾濱各大醫院、藥店及街路墻面上,充斥著各類“藥品收購”的小廣告,按藥價60%左右收購幾乎成為業內的市價。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他們收來的藥最後都會送到藥店,藥店都是偷著賣,業內稱這個為“串藥”。藥品非法收購為什麼屢禁不止?“串藥”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利益鏈條?

  記者在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第四醫院、第八醫院的衛生間,道外區七道街街面以及部門藥店的墻壁上,都看到了“藥品收購”的小廣告,為了引人注意,這些廣告上往往都打出了 “高價”的字樣。隨後,記者以有藥出售為名,按著小廣告上的號碼拔打了多個藥販子的電話,結果發現,按藥價60%左右收購幾乎成為業內的市價。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很多藥販子都對心腦血管類、糖尿病類及常用消炎類藥品格外傾心,而他們最樂意做的,還是持賣方的醫保卡直接購買藥品。在實際交易中,除了公費醫療的剩餘藥品,“醫保卡串現”也成為藥販子收藥的最要途徑之一。一位曾持醫保卡向藥販子出售過藥品的哈爾濱市民劉女士給記者講述了交易內幕,“他帶我上藥店,他有一個單子,完了他説要什麼咱就買什麼藥,買完藥拿醫保卡去結帳去,不有個單子嗎,頂上寫多錢,完他就給我百分之八十的錢。直接買藥給他百之六十左右吧,這個合算點唄!”

  那麼,這些低價收來的藥品到底流向了哪?藥販子又以什麼樣的價格出售呢?記者幾經週折,從一位經營藥品生意多年的業內人士口中找到了答案,“他們收來的藥,收到某一個人手裏面,然後送到各個藥店,但是沒有正規的票子,藥店都是偷著賣,我們業內都稱這個為‘串藥’。那個價錢特別便宜,比醫藥公司的進價還要便宜,至少也得少15個點,多的能達到17、18個點。”

  就這樣,低價收來的藥品再次以正價進入流通領域,在整個過程中,售藥者、藥販子及接收方都從中獲益,共同分食了國家醫療保障這塊蛋糕。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稽查局副局長張林介紹説,對於這種行為,國家雖嚴厲打擊,卻因為缺少必要的法律依據,處罰中存在著很大難度,法律法規(在這方面)也是個盲點。

  同時,張局長表示,雖然如此,但也不能坐以待斃,他們在積極呼籲國家立法的同進,也希望廣大群眾能參與到打擊非法倒藥的行動中來,發現問題,積極向當地食品藥品稽查部門舉報,共同擊碎這條灰色的利益鏈條,讓藥品市場更規範、更安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