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國內抗衰老亂象:微整形"黑作坊"叢生 受害者增加

  • 發佈時間:2016-01-26 09:20:29  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卡拉  責任編輯:吳起龍

從公立醫院就診患者來看,抗衰老,尤其是微整形的並發癥觸目驚心,很多公立醫院相關科室已經用很大精力來處理這些並發癥。創意攝影/記者 王遠征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美的追求也變得愈加強烈,面部整形美容往往成為求美者抗衰老治療的首選。但由於資訊不對稱、貪圖便宜等多種原因,一些求美者選擇了非法機構,致使“撲克臉”、“單眼失明”、“長腫塊”等多種並發癥出現,甚至危及生命。

  專家提醒,中國抗衰老行業亂象叢生,尤其是抗衰老領域的領軍學科——整形美容方面。求美者應理性選擇正規機構。在1月23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抗衰老分會發佈的國內首部《醫學抗衰老行業規範化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也提出了醫學抗衰老技術的規範化指南。

  - 亂象解剖

  微整形“黑作坊”叢生 受害者不斷增多

  在整形美容愈發“時髦”的今天,各種整容黑作坊也開始出現,整容“套餐”明碼標價,假藥公開出售,漫天要價。求美者卻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未能識別出這些黑作坊的真身。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貌美,26歲的小羽(化名)在一家美容機構打了一針玻尿酸,結果注射的材料進入了視網膜的血管,造成堵塞,致使其左眼瞬間失明。目前,她正在接受治療。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醫師陳敏亮介紹,面部結構複雜,神經血管縱橫交錯,手術風險大,稍有不慎便會發生血管栓塞。儘管小羽的治療非常到位,但由於不知道該去哪治療,導致事發48小時後才來就診,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如果血管堵塞後3-6小時內及時疏通,眼睛還有復明的希望。“目前她的左眼還處於失明狀態,還有些局部水腫沒有處理完,希望能有奇跡發生。”

  小羽的遭遇並非個案。陳敏亮指出,近一兩年,他處理的這種病例變多,還有的人不幸去世。

  “從這些去公立醫院就診的患者來看,抗衰老,尤其是微整形的並發癥觸目驚心,很多公立醫院的相關科室已經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轉來處理這些並發癥。”陳敏亮指出,其所在科室50張病床中,有時會將20張騰出來收治這些並發癥患者,他每天都會收到這類求助資訊。

  “非法的場所、非法的人員、非法的産品和技術,這就是‘黑作坊’的特點。”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洪志堅指出,一些沒有行醫資質的人快速學了幾天,就跑到酒店、美容院給人打針,使用的也不是國家正規批准的産品,造成了大量的問題。

  包裝名詞 炒作抗衰老概念

  也有一些求美者被所謂的抗衰老新材料或新技術廣告忽悠,甘願掏鉅額費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抗衰老分會會長趙啟明指出,有一些機構受高利潤的驅使,包裝名詞,大肆炒作“羊胎素”、“人胎素”、“活細胞”等抗衰老材料或技術,片面誇大延緩衰老或美顏纖體的功效,並收取高額費用,少則十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但在學術上,這些所謂的抗衰老材料或者技術的潛在風險仍然有待進一步研究,其臨床應用也沒有取得國內衛生主管部門或者藥品監管部門的許可。更為可悲的是,一些機構根本不具備臨床基本操作條件或技術能力,最終美容變成了毀容,抗衰老變成了促衰老,造成了消費者嚴重的身心損害。

  以羊胎素為例,此前,新京報曾報道瑞士全面叫停羊胎素抗衰老療法。但近日記者在阿里巴巴平臺輸入“羊胎素”搜索發現,仍有800多種相關産品,有些企業還在叫賣瑞士原裝羊胎素,號稱可以抗衰老、美白滋潤、淡化細紋、緊致提拉。多名專家表示,消費者應提高分辨真偽的能力,不要聽到“羊胎素”就乖乖掏錢。

  - 應對

  政策法規相對滯後

  不僅僅是消費者受害,劣幣驅逐良幣,違規違法項目和假冒偽劣産品,也擾亂了醫學抗衰老行業市場,對行業的發展危害極大。

  “這個市場存在很多假貨。”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形美容與皮膚護理事業部總經理魏欣坦言,儘管企業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産品包裝上使用防偽碼,産品發貨渠道可檢索等,但消費者認識不清,假貨對企業的衝擊仍然很大。

  中源協和細胞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福也指出,在産業深化發展過程中,美容和抗衰老保健經營和直銷企業亂象叢生,行業無標準,相關政策法規滯後,無第三方監管督察機構,造成了行業服務不標準,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産品品質不過關等,也就造成了很多醫療事故和過度醫療事件和企患糾紛。

  《指南》出臺監管需緊跟

  “大亂需要大治,政府執法要有依據,我們希望《指南》能成為政府制定法規的依據,並呼籲政府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趙啟明介紹,《指南》涵蓋了目前醫學抗衰老行業所涉及的八大方面,包括整形美容抗衰老技術、生物技術抗衰老技術、激素藥物抗衰老技術、功能醫學抗衰老技術、運動醫學抗衰老技術、中醫抗衰老技術、心理抗衰老技術、飲食營養抗衰老技術,並將這八大方面細化為11部分的醫學抗衰老規範化指南。

  “單靠專家和媒體的力量並不夠,一定要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很多案例不光是簡單的糾紛,而是上升到了犯罪,需要通過嚴厲的法律來懲處。還需要出臺一些整形美容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目前沒有非常明確的條文。”陳敏亮指出,作為行業協會,沒有這個權利來執法,需要相關政府部門聯合執法。

  - 連結

  消費者如何規避風險?

  1 應先建立正確的抗衰老觀念,有風險承擔意識。因為抗衰老是醫學技術,任何醫學技術都有未知風險,有些風險難以避免,不要過於理想化。

  2 不要輕信朋友的推薦。做之前先了解相關知識“防忽悠”,如果身邊有醫生等專業人士最好問問。

  3 不要貪圖便宜。不要拿正規機構的産品價格和非正規機構的做對比,有的消費者容易被忽悠而選擇便宜的産品。

  4 要選擇正規的醫院和專家。醫生不是幾天速成班就能培訓出來的,需要一系列的知識,在抗衰老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出了問題如何處理等,都需要有規範化的操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