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健康資訊 > 正文

字號:  

跑六家藥店買不到安乃近 低價藥仍難覓

  • 發佈時間:2015-03-20 14:35:14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李鋼  責任編輯:朱苑楨

  “跑了六家藥店,也沒買到解熱鎮痛的安乃近。”省城市民陳博對已實行近一年的“低價藥”政策産生了疑問。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公佈低價藥目錄,隨後省物價局又公佈了我省的補充目錄。那麼,低價藥能否因此全面回歸呢?

  “兩片幾毛錢 現在想買難嘍”

  “以前有個頭疼發燒什麼的,我都是吃上兩片安乃近,很便宜,兩片幾毛錢,現在想買難嘍!”19日,54歲的陳博感嘆。

  我國對藥品價格實行分類管理,除可自主定價的藥品外,大部分藥品實行最高零售限價。山東建聯盛嘉中藥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胡清分析説,但這也使得部分質優價廉的藥品在降價後“消失”。治療甲亢的甲巰咪唑斷貨,心臟手術“救命藥”魚精蛋白全國缺貨……近年來,低價藥斷貨現象在全國各地頻頻上演。

  河北一家藥廠負責人表示,隨著藥材、人工成本等不斷上漲,低價藥出廠價幾乎接近最高零售價,最終迫使企業停産,或將産品改頭換面以逃避最高限價。

  為保障低價藥供應,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公佈了低價藥目錄,其中包括中成藥250個品種,西藥283個品種。對列入目錄的藥品取消最高零售限價,允許其在日均費用標準內(現行日均費用標準為西藥不超3元,中成藥不超5元)自主定價。

  山東省物價局于2014年6月公佈了《山東省低價藥品清單》。81種西藥、163種中成藥列入清單,允許其在日均費用標準內,由生産經營者制定具體購銷價格。至此,在我省共有777種藥品可享低價藥政策。

  政策出臺後價格未貿然上漲

  如今,低價藥目錄公佈已經近一年了,低價藥真的回歸了嗎?原本的廉價藥有沒有因此而漲價呢?19日,記者從國家和我省的低價藥目錄中隨機選取了六種人們相對比較熟悉的藥品,分別是安乃近、開塞露、紅黴素軟膏和柴黃片、乾酵母、維C銀翹片,其中前三種列入了國家目錄,而後三種出自我省清單。

  “只有維C銀翹片,其他的都沒有。”記者將這六種藥品的名字報給濟南歷山路上一家連鎖藥店的工作人員後,該工作人員説,“6塊錢一盒。”

  隨後,記者又來到文化西路以及山師附近的四家藥店,均可買到維C銀翹片,但四家中只有一家大型連鎖藥店賣開塞露,其他四種低價藥五家藥店均沒有銷售。

  根據低價藥政策,部分低價藥還是有不小的漲價空間,那它們到底漲沒漲價呢?例如,我省對24片維C銀翹片(薄膜衣片)的最高限價是6.5元,若按照日均不超過5元的標準,該劑型藥品可服用4天,所以該劑型藥品最高可漲價到20元,但各藥店售價仍維持在6元左右。

  “政策出臺以來,價格上沒有明顯的變化。”胡清分析説,這是因為市場一旦形成,不可能因某項政策而在短期內快速改變。而且藥品企業擔心失去消費者,也不敢貿然提價。

  醫藥分家 才能讓患者受益

  藥店裏低價藥不多,那醫療機構有沒有呢?畢竟人們在醫療機構買藥更多一些。“醫院到底有沒有低價藥,咱不知道。但到社區衛生中心,很多藥買不到。”市民陳博説,“到醫院醫生也很少給開便宜的藥。”

  據悉,目前醫療機構大部分藥品實行統一挂網採購。而對於已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基層醫療機構,則直接實行省級統一採購。這樣就使得賣到醫療機構中的藥品除了最高零售限價外,還有一個挂網限價。

  3月13日,省衛計委發文正式取消低價藥品原挂網限價,允許其直接挂網與醫療機構交易。這標誌著低價藥政策繼覆蓋藥店這個終端後,正式覆蓋到醫療機構。這能使低價藥在醫療機構回歸嗎?

  “如果醫院裏真能有更多的低價藥,那對患者來説真是最好不過了。但到醫院開藥,不像買東西,醫生開什麼就買什麼,醫生不給開,就算醫院裏有也沒用啊?”陳博表示擔心。

  山東建聯盛嘉中藥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胡清也分析説,藥品和普通的商品不同,在選擇上要很大程度依賴於專業人員,“但這並不是説患者就一點選擇權都沒有。因為相似功效的藥,可能有各種廠家産的不同價位的,選擇權應該留給患者。”在胡清看來,如果不改變現在的以藥養醫模式,就很難讓低價藥政策更大地惠及患者。“只有真正實現醫藥分開,讓患者可以拿著處方到市場上選藥,這樣才能讓患者更好地受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