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普通門診將大幅壓縮 北京醫改確定路線圖
- 發佈時間:2014-10-15 07:29:25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馬藝文
兒研所、兒童醫院幾乎天天患兒爆滿。今後隨著大量全科醫生走訪基層,這一現象有望得到緩解。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北京醫改確定路線圖 未來5至8年建“金字塔”型分級醫療 醫生大量走訪基層
昨日,北京市發改委正式對外發佈《關於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對北京醫改提出了未來5年至8年的總體設計。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此次首次提出按功能建立“金字塔”型的分級醫療服務體系,這意味著,今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私人診所在內,將承擔起為居民治療常見病、慢性病、重症康復等功能。今後,本市大型醫院診療將逐步大幅度壓縮普通門診,醫務人員納入全市社會保障體系,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
醫改·緩解看病難
關鍵詞:分級醫療
建“金字塔”型分級醫療
現象:目前,本市的分級診療體系還不夠健全,患者無序就醫,大醫院門診各種疾病都看,導致大醫院門診供不應求,而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二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改革舉措:《意見》提出了五大方面改革思路,計劃在未來5至8年內逐步分項推進。其中,針對患者就醫愛扎堆大醫院的現象,《意見》提出合理劃分醫療機構功能定位,建立“金字塔”型的分級醫療體系。
市醫改辦主任、市發改委委員韓曉芳説,按照服務功能定位來劃分,今後沒有一二三級的概念。“金字塔”的頂層,是由國家重點學科、臨床重點專科、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組成,主要承擔醫學科研攻關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任務。中層由區域醫療中心構成,承擔區域內急難重症治療任務。而基層則是網路化、廣泛可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私人診所),主要承擔常見病、慢性病、重症康復和疾病防控、健康促進等功能,它們將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屆時讓基層擁有好的全科醫生,讓醫生和患者都往下走,重點做好防治結合。
大幅壓縮大醫院普通門診
現象:一方面是大醫院各種疾病通吃,供不應求,另一方面,本市的康復護理機構又短缺,大醫院住院病人缺乏“出口”,平均住院天數遠高於一些發達國家,一方面優質資源利用率難以提高,“住院難”無法緩解;另一方面很多重症和手術患者由於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康復治療,導致失能或半失能,造成患者後期生存品質的下降和醫藥費用的增加。
改革舉措:韓曉芳透露,按照功能定位優化資源配置,今後,本市的大型醫院診療將逐步大幅度壓縮普通門診,主要救治的是急難重症病人,大量的醫生要向基層轉移,讓基層擁有好的全科醫生。韓曉芳説,政府辦醫療機構仍是群眾看病就醫的主體,“保基本”定位有待明確,現在有些政府辦醫療機構還在不斷擴大規模、提高標準,導致一方面財政壓力較大,難以保住、保好;另一方面社會辦醫空間仍顯不足,難以發展。
關鍵詞:醫保分級
社區看病報銷力度加大
現象:近年來,北京市對公立醫院的投入雖增長較快,但很多公立醫院依然感覺“補償不足,甚至出現虧損”。“因為當前這種養醫院、按人頭補償養人的直接投入方式,導致財政投入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北京市醫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醫療機構不規範的診療行為,包括大處方、過度檢查等“吃掉”了大量醫保基金,造成醫保基金緊張。
改革舉措:本市將建立多層次、多元化、全覆蓋的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儘快形成以基本醫保為主體,商業保險、企業保險、醫療互助為補充,醫療救助、應急救治兜底的醫療保障安全網。
韓曉芳認為,政府的責任是“保基本”,即滿足群眾基本醫療保障。政府履行“保基本”責任,可以直接舉辦醫療機構,給患者提供相應的基本醫療服務,也可以為患者購買比較合適的優質基本醫療服務。改革提出財政逐步增加對醫保的投入,可以讓患者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醫療機構只有爭取到病人,才能獲得醫保補償,有利於激勵醫療機構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一個確定的重要思路是,今後醫保也必須按分級診療的要求,配套實施,引導患者往下走,“小病、慢病都應該在社區,醫保政策也要向它傾斜”。現在本市也有所區分,大醫院報銷比例低,到基層報銷比例會很高,這個檔次、差距會越來越大,鼓勵患者到基層看病。下一步,財政、醫保、價格、人才、藥物等各項政策措施都要圍繞建立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制度,聯合發力。
關鍵詞:就近康復
病人可社區就近康復
本市將構建大型醫院、專業機構、基層醫療機構緊密結合、有序銜接的康復護理體系。“這樣不僅能緩解大型醫院住院難,也能改善重大疾病患者康復水準和生活品質。”韓曉芳説,現在大醫院不注重臨床的康復,病人手術完後就出院,但實際上臨床康復非常重要。
政府也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康復護理機構。一些城區二級醫院資源利用率不高,完全可直接轉型,與大醫院合作轉為康復護理醫院,也可以吸引社會資本進來轉型。
醫改·留住好醫生
關鍵詞:人事薪酬
醫生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
現象:目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是“單位人”管理模式,就職單位承擔了職工的培養、薪酬、福利、基本保障以及醫療責任等,僵化的人事制度使得人員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想要的人進不來,閒人、懶人出不去,人力資源短缺與資源浪費並存,多點執業要取得實質性推進難度較大,主要原因還是人力資源不活。
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使得醫生收入與培養時間長、投入高、執業風險大的職業特點不相稱;存在“大鍋飯”幹好幹壞差不多,編制內外不平等,同崗不同酬等現象。而嚴格控制的工資總額制度,使醫療機構增加服務、改善供給的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改革舉措:韓曉芳介紹説,今後本市將改革公立醫療機構人事管理制度,將醫務人員基本社會保障納入全市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創新編制管理制度,實行崗位管理,同崗同酬同待遇。此外,本市還將逐步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建立全職兼職等多種用工形式並存的用人制度。同時,健全醫療執業保險。
另外,在分級就診的同時也要解決醫生的薪酬問題。從目前來看,大醫院和基層醫生的薪酬差在2至3倍,這不利於把人才吸引到社區基層。而在國外,社區與大醫院的薪酬相差無幾,有時候甚至基層更高。首先要讓好醫生願意去,患者才會願意去。
關鍵詞:價格調整
提高醫療服務價格
降藥品和檢查價格
現象:北京市已有十多年沒有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一方面,醫療服務價格極低,不能體現醫務人員勞動價值;另一方面,藥品、耗材、檢查等有很多價格水分,而且還存在過度檢查、大處方等“以藥養醫”“以檢查養醫”問題。
改革舉措:據韓曉芳介紹,北京將改革醫療服務價格,總體原則是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充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思路,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降低藥品、耗材和檢查價格。改革後,將從利益機制上遏制過度用藥、過度檢查、過度使用高值耗材等現象,提高醫療品質與安全,合理減輕患者就醫負擔。
同時,本市將探索按病種定價、打包定價、醫保談判定價等新型醫藥價格管理方式。實行分類管理,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同時,加快藥品和醫用設備耗材等流通領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