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市場格局生變 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 發佈時間:2016-03-12 00:26: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王文舉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多位代表委員指出,“三醫聯動改革”深入推進將加速“健康中國”戰略的落地。在他們看來,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在70%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是“三醫聯動改革”的重中之重,醫藥行業、醫藥市場或發生重大變革。
醫保支付改革牽一髮動全身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多名醫衛界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醫改這項錯綜複雜的工程中,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被視為關乎醫改成敗的核心環節。醫改首先應該改醫保。醫保在“三醫聯動改革”中發揮著關鍵的杠桿作用,對醫療衛生體制起著牽一髮動全身的作用。通過支付方式的改革,可以帶動醫改的發展,也將重塑醫藥市場的格局。
“當前我國醫保支付實行按服務項目付費,醫療費用全部由醫保部門買單,醫院則無需承擔費用。”全國政協常委陳紹軍説,這種支付方式容易導致“誘導需求”。因為醫院多提供服務項目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而沒有控製成本、改進績效的積極性,容易造成過度診療,增加醫療費用,也加劇醫保資金的負擔。
要改變當前“按服務項目付費”方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應往哪個方向發展?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稱,支付方式改革的總體思路是“限額包乾、費用封頂、節約成本”。
“這一思路的核心要義在於控制醫保費用。”全國政協委員、西藏奇正藏藥集團董事長雷菊芳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稱,今後可能實施醫保總額預付或者按病種付費的支付方式。總額預付是指在事前規定醫療機構在一段時間內的總支付數額。按病種付費是指將不同的醫療服務根據疾病類別進行打包,然後根據病種進行支付。以分娩為例,支付方規定正常分娩的支付額度比如是5000元,則該5000元包括所有與分娩相關的服務。
雷菊芳表示,上述兩種支付方式將使得醫院有充足的動力控制藥品和醫療服務的價格,因為超出額度的部分將由醫院承擔。與此同時,藥品和醫療服務也將從醫院的收入項轉變為成本項。這一轉變將顛覆醫院以往的盈利模式,無論是總額預付還是按病種付費,都會使得醫院需要盡可能提高醫保資金結余,以防止費用超標。
“這就意味著,醫院用藥結構將發生重大改變。”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對醫院終端帶來的影響,將會延伸到醫藥産業鏈的各個環節。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還存在很多“幻象”。在“帶金銷售”,也就是銷售提成的影響之下,很多擁有較大“操作空間”的藥品成為醫院的首選。今後用藥市場將會面臨“斷崖式”調整,療效好的藥品將成為市場主導;而輔助藥、營養藥等,尤其是靠高額的臨床行銷來拉動藥品銷量的藥品市場將會萎縮。
于明德認為,在此趨勢下,醫藥産業自上而下的變化勢必來臨。對於藥企來説,其受到的影響和衝擊必然是巨大的。一是調整産品結構,轉變研發策略,瞄準高性價比及療效獨特的品種;二是“帶金銷售”難以通行,專業化的學術推廣將成為主流模式;三是更加重視産品品質,確保療效。
分級診療利好醫療器械行業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認為,開展分級診療試點非常有必要,這是解決群眾“看病難”的當務之急。
所謂分級診療,就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各有所長,逐步實現專業化,將大中型醫院承擔的一般門診、康復和護理等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健康進家庭、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格局。大醫院由此可“減負”,沒有簡單病例的重復,可將主要精力放在疑難危重疾病方面,有利於醫學水準的進步。基層醫療機構可獲得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人,大量的病例也有利於基層醫療機構水準的提高。
全國政協委員、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健表示,推行分級診療的當務之急是加強基層人才隊伍的建設,基層人才是分級診療的“牛鼻子”。
北京天朝盛源醫藥投資公司總經理韓藝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試點與推行,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將成為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國縣鄉兩級醫療機構的器械配置水準較低,設備較為陳舊老化,需更新換代。
“分級診療目的之一是基層首診,這就要求基層醫療機構可以應對常規檢查檢驗,基層醫療機構原本在該類器械上就處於一個匱乏狀態,這次改革勢必大力補充基層醫療機構在該類器械上的缺口,故檢查檢驗類、常規大型器械或開啟巨大市場空間。”韓藝勇説,基層患者中多為常見的慢性病、老年病等,所以家庭類醫療器械、養老療養類醫療器械在這輪分級診療改革中將迎利好。
改革藥品審批提升藥品品質
由於涉及用藥安全、藥品品質,改革藥品審批制度受到高度關注。國務院在2015年8月印發《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明確了“提高藥品審批標準、推進仿製藥品質一致性評價、加快創新藥審評審批”等12項改革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認為,藥品一致性評價可以倒逼企業提升品質、保證人民用藥安全、提升醫藥産業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業內普遍認為,開展仿製藥品質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有助提升我國制藥行業整體水準,佔我國用藥市場大比例的仿製藥將迎來洗牌。
仿製藥一致性評價要求仿製藥需與原研藥在藥學等效性、生物等效性和治療等效性等方面達到一致,因此,以往仿製藥企業那種簡單的複製發展模式將行不通,而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反覆進行等效性實驗,進一步加強對原研藥各項指標、技術與工藝的再研究。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目前中國近17萬個藥品批准文號中95%以上均為仿製藥。業內資深人士認為,此次一致性評價或直接導致藥品文號消亡至現有數量的10%-20%,中國近5000家制藥企業中約3000家化藥仿製藥企業將直面嚴峻的行業整合拐點。
全國人大代表、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表示,仿製藥一致性評價是藥審改革的重要內容,在提高藥品品質、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的同時,也是解決醫藥行業産能過剩的一個途徑,對行業整體水準提高有很大促進作用,業界洗牌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