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香港藥店90%抗癌藥賣給內地遊客

  • 發佈時間:2015-10-28 09:32:18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據美媒稱,香港龍城大藥房簡直成了入境內地遊客的“朝聖地”,出售的産品從藥品到染眉毛和睫毛的膏應有盡有。即便如此,在全市突然涌現出大量龍城大藥房的“山寨版”時,這家夫妻老婆店的店主依然一下慌了陣腳。

  近年來,以這家有60年曆史的老店命名的藥店——但並非其附屬藥房出現在香港的旅遊黃金區,混跡于一連串小藥房之中,這些黃金地段距路易威登和香奈兒這樣的大牌專賣店僅幾分鐘的路程。這些較小藥房常常霓虹閃爍,為出售的免稅藥品做廣告。

  報道稱,其貨架陳列的商品中包括Muscle Rub(美國基柏強力肌肉鎮痛摩擦膏)、止痛藥、壯陽劑和中藥。但是如果你私下裏打探,許多藥店也會賣給你其他一些東西:抗癌和治療丙肝的藥品——無需出示處方。

  多年來,香港以內地購物者在古馳和普拉達等奢侈品專門店選購最新款之地著稱。現在,處方藥成為它的另一個亮點。

  每次赴港都購藥 品質有保障

  報道稱,諸如美國吉利德科技公司治療丙肝的新藥索非布韋片(Sovaldi)、瑞士羅氏控股公司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Her?ceptin),這些藥在內地要麼買不到,要麼就更加昂貴。許多內地遊客更願意在香港買藥,因為他們認為香港的品質可能更有保證。

  一位陳姓的52歲婦女在尖沙咀説:“每次的赴港購物行我都會來這裡,總有人讓我替他們買藥。我們都知道香港的東西品質更好。”她買了大量化粧品和洗髮香波。

  在她的購物清單上最緊要的是治療肝癌的藥品多吉美(Nexa?var),但是她沒有處方。她準備在尖沙咀的數十家藥房轉轉,求購這個由拜耳公司生産的藥。陳女士説,她以往買過類似的藥品,相當容易,説話間,她一手拿著套著萊茵石套的蘋果手機,一邊在將她買的東西往帶輪的旅行箱中裝。在她的清單上還有:勞力士表。

  報道稱,生活方式的改變使中國成為癌症高發的國家,像陳女士這樣的內地購物者都是過境來尋購便宜的藥品。世界衛生組織説,每年中國都新增300萬癌症病例。估計中國丙肝發病人數在1300萬到4400萬之間:躋身世界發病率最高國家之列。

  內地藥價飛漲 患者轉港淘藥

  報道稱,香港的這一跨境貿易也凸顯出內地處方藥市場面臨的問題,按照研究公司弗羅斯特-沙利文公司的估計,該市場去年的總銷售額達1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9年將增加一倍。

  甚至當管理機構施壓要求降低藥品價格時,內地患者支付的一些治療費依然屬於全球最高的行列。藥品供應鏈很複雜,弗羅斯特-沙利文公司的顧問尼爾·王(音)估計,分銷系統各級有5%到7%的加價,從而推高了藥品的價格。據王説,此外,在中國對進口藥品的稅收加起來達到17%,而香港對進口藥品不徵稅。與此同時,冗長的新藥及其專利的審批過程使國外一些最新的“重磅藥品”進不來中國內地。

  無論是美國吉利德科技公司的索非布韋片還是雅培生命公司的Viekira Pak兩種可以治療丙肝的藥品,都尚未在內地獲得銷售許可,即便這些公司已經做了登記申請。這兩種藥品都在香港獲准銷售,香港實行的是另一套審批程式。

  重名聲小藥店得以存活

  報道稱,近年來,圍繞食品安全發生了一系列醜聞,其中包括2008年導致死亡事件的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牛奶,之後許多中國人更加信任海外購買的藥品了。因此,甚至在香港零售額急劇下滑的時候,這些藥品的銷售幫助香港旅遊區的一些小藥店得以存活下來。

  其運作流程如下:一名客人進店,尋購某種藥品——或拿著藥瓶的照片。店裏的工作人員查閱療程,打幾通電話,查看庫存,並提供報價。店員要求半額支付或全額支付。許多店家只收現金,少數也接受信用卡。

  記者尋訪了香港的40家藥店,發現有幾家願意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出售Viekira Pak、赫賽汀、索非布韋片、拜耳公司治療肝癌的多吉美以及諾華公司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有些藥店報出的價格要比那些內地藥店標出的價格便宜,一些在內地買不到的藥品的收費是依據美國的定價來收的。一家藥店願意以其2800美元/療程的價格出售索非布韋片,這只是美國84000美元/療程的很少一部分,這引起人們對該藥店出售的這款藥品的懷疑。

  真正的龍城大藥房説,它只向那些持有香港醫療機構處方的消費者出售藥品。這一點從一些剛剛光顧該店買藥的消費者那裏得到了證實。

  龍城大藥房還説,它接到了誤去了冒名分店的消費者的投訴,他們最終都花了大量的冤枉錢。經理鄺女士説:“我們所有的一切就是品牌,我們感覺它受到了玷污。儘管我們曾經投訴,但冒牌店仍繼續涌現。”

  真正的龍城大藥房在門外挂出大幅黃色醒目聲明:本店僅此一家,別無分店,分公司。

  香港衛生署通過電郵回答記者提問時説,特區政府定期對各藥房進行檢查,還購買並檢查處方藥以打擊藥品的非法銷售。從2011年到2014年,衛生署對藥店進行了4775次檢查,認定67家非法出售處方藥違規。據衛生署説,一旦定罪,香港對非法持有並出售處方藥的最大處罰是罰款10萬港幣(1.3萬美元),刑期兩年。聲譽好90%的抗癌藥賣內地客

  報道稱,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有出售優質保健産品的美譽,許多做合法生意的藥店都變得興隆發達。香港首富李嘉誠掌控的連鎖藥店屈臣氏在全城擁有的分店超過200家,並且還在繼續增加。該公司通過電郵説:“在屈臣氏,我們只向擁有醫生處方的消費者或病患出售處方藥,並且我們的註冊藥劑師將對每一筆銷售進行徹底核查。”

  但是另有些藥房並不遵守這些規定。8月13日,政府資助的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公開點名了7家藥店,稱這些藥房存在“可恥的經營行為”,並聲稱這些藥店損害了香港作為“購物天堂”的聲譽。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估計,香港藥店銷售的90%的抗癌藥品都賣給了內地遊客,因為香港本地的大部分病患都可以從醫院或者他們的醫生那裏獲得供應(在內地和香港,醫生除了開處方外還可以發藥。)

  報道稱,在提到開在香港一些高租金街區的那些家庭經營的小零售藥店時,崔俊明説:“它們如何能夠生存下來,並支付藥劑師和店面租金的費用呢?你認為僅靠出售衛生紙、配方奶粉、洗髮香波它們就能維持下來嗎?當然不是。”

  羅氏(制藥)公司的女發言人尼娜·施瓦布-豪青格説,在香港它的主要客戶是醫院管理局和腫瘤學家,雖然該公司對市場需求實行監控,如發現“任何不尋常的活動”都會提醒當局關注。諾華公司發言人德莫特·多爾蒂在電郵中説,該公司“決心要防止我們的所有産品被分流和仿製,以保護所有國家病患的安全。”拜耳公司發言人奧利弗·倫納對這種觀點表示支援説:“我們生産處方藥,那些需要醫生出具處方的藥品。”

  雅培生命公司女發言人阿德爾·因方特在電郵中説,該公司認為,各藥店會按照香港的規定,僅向出示了醫生處方的病人出售Viekira Pak。吉利德科技公司女發言人新力婭·蔡(音)在電郵中説,該公司的這款藥品自7月1日在香港上市以來,只作為處方藥銷售,主要是通過胃腸專科醫生和肝臟病學家銷售的,她還説該公司正努力讓大陸的病患能夠買到這種藥。

  香港一個霧氣騰騰的週五,一位李姓的大陸婦女説,她剛剛支付了購買赫賽汀的定金,是為河北省的表親買的。這種藥花了她2萬港幣(約1.6萬人民幣),她可以明天來取藥。他們給她開出的價格是內地某些地方該藥價格的30%。

  報道稱,她站在紐約時代廣場香港版的彌敦道上説:“當我們得知她得了癌症時,我調整了我此次香港行的日程,提前到這裡來了 。這關乎生死,因此我們當然將盡一切所能為她爭取最好的治療。”

抗癌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雙成藥業 6.29 9.96%
2 貝達藥業 68.99 3.59%
3 東富龍 8.74 2.82%
4 沃森生物 22.00 2.28%
5 泰合健康 8.36 2.2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岳陽興長 11.68 -3.95%
2 恒瑞醫藥 84.87 -2.46%
3 星普醫科 23.60 -2.40%
4 安科生物 27.81 -2.01%
5 豐原藥業 8.26 -1.6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