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視力缺陷致經濟損失約佔GDP3%

  • 發佈時間:2015-06-10 09:37:05  來源:健康報  作者:譚 嘉  責任編輯:朱苑楨

  近日,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李玲教授研究團隊在京發佈《國民健康視覺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和遠視的患病人數大約為5億,其中近視總患病人數為4.5億,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高達3000萬。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患病率都超過70%,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居世界第一位。保守估計,2012年,各類視力缺陷導致的社會經濟成本高達5600億元。國民視力缺陷已經成為我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國家視覺健康政策亟待調整。

  近年來,我國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一方面,隨著屈光不正快速低齡化,近視成為影響當代和未來人口素質的“國病”。另一方面,白內障和老視早發等老年性視力缺陷患病年齡提前,給社會造成沉重負擔。研究者將裸眼遠(近)視力減退至低於0.8定義為視力缺陷,保守估計,2012年各類視力缺陷導致的社會經濟成本佔GDP的比例高達1.1%。算上視覺健康對生命品質的損失,佔GDP的比例達到2.93%。如果進一步考慮視覺健康損害對公共安全、教育水準、家庭幸福以及産業發展的長期影響,視覺損害所帶來的社會經濟成本將會更高。若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預計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增長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將達7億。

  李玲建議,國家層面應建立國民視覺健康決策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在操作層面,將視覺健康保障與醫療衛生政策銜接,將覆蓋全人群的初級視覺健康保健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並建立終身的視覺健康檔案,尤其是青少年屈光發育檔案;實施貧困地區兒童視力健康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為適齡貧困兒童提供預防保健、合理配鏡及疾病治療等服務;探索醫保資金購買視覺健康服務試點。同時,要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培養眼科與視光學科的各類人才,促進國民視覺健康配套政策的落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