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生物醫藥産業迎來專利懸崖期利好

  • 發佈時間:2015-03-03 09:39:49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2014年,在持續的藥品降價和醫保控費等政策的影響下,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仍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平安證券的預測結果顯示,生物醫藥領域2014年實現收入和利潤增速13.95%和11.82%,成為為數不多的遠超GDP增速的行業之一。

  政策利好,刺激行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生物醫藥産業的支援力度,特別是國務院出臺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將生物産業確定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為行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國生物醫藥産業産值從0.6萬億元躍升至1.6萬億元。

  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介紹,在連續的利好政策因素驅動下,中國生物醫藥市場將不斷擴容。業內人士預測,未來5—1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將保持12%—20%左右的年增長速度,到“十二五”末,産業規模將達3.6萬億元水準。

  “中長期看我國醫藥行業擁有巨大發展空間。我國醫療支出明顯低於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發展和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支出將迅速加大。另外,人口老齡化等原因也將繼續提升醫藥行業的需求。”安信證券研究員指出。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每人平均醫療支出僅為139美元,而日本和英國的這一數字則是中國的22和30倍。據預測,2020年,我國生物醫藥市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生物醫藥市場。這些數字都説明,中國生物醫藥産業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特別是隨著老齡化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和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市場對生物醫藥産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近年來,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大幅上升。以糖尿病為例,2012年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約為9200萬,預計到2030年還將增加4000萬。

  對此,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執行會長付明仲曾在第69屆藥交會上預測,中國生物醫藥産業未來有望形成6000億—8000億元的市場。

  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醫療改革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快速推進,國家隊大健康産業投入也將延續快速增長趨勢,這都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市場估值上千億

  “一個成百上千億的市場正擺在我們面前。”天津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專職副院長史晉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幾年來,一些重要生物技術産品專利在歐美將紛紛到期,屆時將迎來專利懸崖,這為我國生物技術藥物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據介紹,所謂“專利懸崖期”是指,2012—2020年期間,全球有600余種藥在中國的專利將相繼到期。據不完全統計,這些藥品目前的市場總值約為2590億美元。據記者了解,在中國整個生物醫藥産業當中,目前仍是以仿製藥為主導,佔比約為95%。因此藥物專利技術集中到期,為中國生物醫藥産業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遇。

  北京科貝源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增江也告訴記者,生物類似物是我國生物制藥表現最為活躍的領域,是CRO快速發展的要素之一。數據顯示,2013年的全球十大暢銷藥物中,有7個是生物製劑,而在2019年之前,包括赫賽汀、恩利、賴脯胰島素、美羅華、阿法達貝泊汀、類克等暢銷藥物專利也會相繼到期,給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不過業內人士同樣指出,雖然機遇已擺在了面前,但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仍存在多重瓶頸有待突破。記者了解到,現階段在生物製劑市場上,跨國制藥企業佔據壟斷性地位,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通過多年專利佈局,已經形成一系列專利壁壘,成為中國企業在行業發展中不得不面對的巨大障礙。

  特別是同化學制藥不同,生物制藥牽涉到的技術複雜、藥物結構十分敏感脆弱,因此在生物制藥領域生産仿製藥的難度也很大。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企業自身研發能力不足,即使國外藥物專利到期,也很難在市場中分到蛋糕。

  從本土中小型生物技術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天津勝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勝華坦言,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尤其是創業型企業還面臨著很多壓力。沒有拳頭産品、企業規模小、産業化程度低下等問題均在阻礙國內生物藥企發展。來源:中國企業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