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補貼大幅降低引發“罷工” 滴滴們何以解燒錢之困

  • 發佈時間:2016-04-23 07:45:34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正當滴滴打車宣佈目前公司運營的400個城市中,已有近300個城市盈利、即將進入全面盈利關鍵時期,滴滴、優步司機萬人罷工事件,揭開了網路約車當前高額補貼的假像。

  4月19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多名滴滴和優步司機處證實,為應對近期滴滴和優步將司機端的高額補貼砍掉了一半多的現狀,從4月15日傍晚開始,北京地區首次上演滴滴、優步司機萬人大罷工。

  此前靠燒錢持續做大的網路約車市場似乎正經歷去補貼化蛻變,其發展模式也正遭遇持續擴張的瓶頸。自稱將要全面盈利的滴滴模式可持續嗎?而在滴滴、優步“溫水煮蛙式”悄然降低獎勵變化的背後,此前一直靠“分享經濟”講故事的滴滴和優步似乎正在發生改變。

  降補貼引發罷工

  “2015年滴滴和優步補貼力度很大,因為網路約車普通車起步均價是1.5元,低於計程車的2.3元,加上平臺提走約23%,司機的大部分收入靠訂單完成獎和高峰時段的翻倍溢價,總體核算下來高於計程車司機。”一位王姓司機師傅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司機的收入結構分為三部分,每筆訂單的提成收入 + 訂單完成獎勵 + 高峰時段翻倍溢價。然而2016年春節後,這一現狀發生了很大改變。

  “不但滴滴全天2倍的獎勵改成了高峰時獎勵,僅僅只有1.2倍,且優步從此前的3倍獎到了晚高峰基本沒獎勵。”一位劉姓司機師傅告訴記者,滴滴的訂單完成獎從原來的22單獎勵200元下降到了90元,優步則從原來的周完成85單,獎勵 7000元變成了22單獎勵100 元。

  《華夏時報》記者就該事件分別採訪優步和滴滴,不過截至記者發稿並沒有收到優步方面的官方回復。

  滴滴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罷工事件確實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北京有少數快車司機因刷單被處罰或者其他原因對平臺産生誤解和不滿,進而訴諸於一些較為不理智的手段,並且通過微信群、短信等手段強行要求甚至威脅其他正常運營的司機也參與其組織的行動,以乘客身份下單並惡意取消一星投訴等方式表達不滿情緒。目前,滴滴平臺正積極和合法訴求的司機進行溝通,也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24小時對平臺進行實時掃描監控,對受到惡意刷單影響的車主,平臺會及時處理並保證其不受影響。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説,滴滴和優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都是此前打著培養用戶習慣的理由,通過燒錢高補貼的方式搶市場份額留下的隱患問題,而現在補貼減少了,此前隱藏的問題都來了。

  操之過急的提成模式

  如果説訂單抽成是打車軟體盈利的終點,那麼對於僅僅培育了兩年的網路打車市場,目前看起來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特別是滴滴和優步多是以私家車為主的合作市場經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正因為雙方是合作的關係,這就導致司機的忠誠度完全取決於平臺回報率,如果司機無法從平臺獲得預期的收入,自然會出現流失。由於滴滴和優步這種特殊的運營方式,才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金改善用戶體驗,提高用戶粘度,若操之過急,此番“集體停運”事件或許會再度發生。

  目前在中國市場的網路約車運營模式中,滴滴除了向用戶提供補貼,還會對乘客的打車費用進行提成,除流量利潤之外,最大的收益就是訂單提成。雖然優步此前聲稱在美國市場已盈利,但在中國市場這種模式能否照搬也存在很大的疑問。

  此前外媒報道,一份未曾公開的財務文檔顯示,在今年2月,Uber在美國平均每單能夠賺取19美分的利潤。不過,值得深究的是,優步的這一財務計算方式並不包括利息、稅務以及股權獎勵支出。另據2015年前三季度的財務報表顯示,優步在全球總計虧損17億美元,實現營收12億美元。

  一直以來,靠高額補貼搶佔市場份額的商業模式就受到業內的質疑。有業內人士認為,打車平臺通過補貼的方式來維持市場低價,並不是一種合理的價格機制,如果補貼無法維持,那麼乘客和司機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反彈。

  此外,這種靠燒錢大賺份額的方式政府也不認可。2015年10月10日,交通運輸部公開徵求意見的《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強調,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提供運營服務,造成不正當競爭。

  為轉型悄然鋪墊?

  值得思考的是,在遭遇罷工後的4月18日,滴滴突然高調推出“夥伴創業計劃”,該計劃顯示,首批准備面向北京、廣州、深圳、武漢和成都五地招募10萬車主。據了解,參與創業夥伴僅需繳納最高2萬元的保證金,即可通過與滴滴合作的汽車廠商領取一輛汽車,與勞務公司簽訂勞務合同後正式成為滴滴夥伴上路接單。

  “滴滴此舉其實是應對萬人罷工推出的政策,其目的是培養自己的車隊和司機,補充一些因補貼逐漸降低而導致不與公司合作的司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同時也是滴滴打車今後更有力的增強企業控制力的佈局,為未來的轉型做鋪墊。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滴滴打車的這種方式好像是向易到用車的“混合經濟”模式傾斜,最後可能全部轉向神州模式,畢竟從多家網路打車平臺的發展來看,神州模式似乎顯得更符合市場規律。

  而對於上述人士的觀點,記者沒有得到滴滴的官方回復。

  推行“夥伴創業計劃”的滴滴打車,能否通過該模式的發展,真正從盈利的困境中走出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