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通信企業要創新轉型 佈局專利技術是命脈

  • 發佈時間:2015-12-04 22: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專利技術已成為通信行業企業發展的命脈。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市場,除耐心自建專利數據庫,也可採取專利合作、技術委託等方式,與世界先進技術企業攜手進行産品研發共建。近日,知名通信企業華為便向其全球合作夥伴中的佼佼者頒發了“2015年度核心夥伴獎”。

  專利申請意願與日俱增

  華為的年度核心夥伴大會,是表彰那些為華為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産品的全球公司。他們的産品滿足了華為的專業化需求,用自身的專利技術、品質和製造能力以支援華為的發展。正是通信行業對於專利的高度依賴,促成了華為與眾多國際企業的強強聯手。

  移動互聯時代下傳統電信運營商正面臨轉型,必須有足夠耐心去獲取自己的專利技術,“這個工作是很具體,需要很長時間來積累的。”近日,中國移動前董事長王建宙接受採訪時如是説。其實,不僅僅是移動、電信等運營商要“積累”專利,整個通訊行業近些年的發展都證明了專利技術的佈局是企業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命脈。

  近年來,除移動等運營商因政策保護外,傳統通信市場尤其是手機市場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華為、小米、中興、魅族等國産手機廠商強勢崛起。這背後,各家企業對專利技術的佈局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記者日前從國家智慧財産權局了解到,2014年全年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共受理髮明專利申請92.8萬件,同比增長12.5%,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同時,據聯合國機構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公佈的數據,華為以3442件的國際專利申請數超越日本松下,成為2014年申請專利最多的公司。中興通訊排第三,申請數為2179件。

  國內專利保護力度越來越大

  自主研發讓“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但通信行業企業要邁出國門走向海外,還需要有真能力才可撬動新興市場。這其中,專利等智慧財産權問題是一道必須邁過的坎。

  愛立信當初在印度市場對小米的指控就是針對專利問題。印度法院的禁令,為小米在該國市場商業計劃製造了不小障礙。而小米麵臨的專利紛爭不只發生在國外,在國內小米也曾連續遭遇專利糾紛。

  應該看到,隨著我國相關立法的不斷完善,國內的專利保護力度也越來越大,企業的專利等智慧財産權保護意識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於通信企業,專利的完整佈局已成為發展的首要任務。

  “華為不僅在産品的開發上投入了很多力量,更多投入在關鍵技術的研究上,消費者所能看到的一款産品的研發只是冰山上的一角,我們還有冰面以下的大量資源投入在未來的技術上”,華為相關負責人稱,華為不僅自行開發,還與眾多國外先進技術企業進行合作。

  選擇創新遠優於模倣

  以光器件供應商為例,2015年度華為的核心夥伴之一就是世界知名通信企業NeoPhotonics公司。NeoPhotonics 公司是一家美國的高科技企業, 其在中國的子公司是註冊于深圳的新飛通光電。

  NeoPhotonics 是PIC(光子積體電路)器件、 模組及子系統領先的設計者和製造商,在這些領域建立了完整的專利技術體系,這些專利技術産品應用於頻寬密集型、高速通信網路,它們可以使通信網路實現低成本高速數據傳輸並有效地分配頻寬。

  NeoPhotonics公司在全球及中國擁有眾多專利,諸如其中的“用於整合光路的機械射束控制”和“利用可變寬度凹槽的無熱AWG和低功耗AWG”等專利技術(在中國獨家授權給新飛通光電使用),便可以為華為等通訊企業解決多信道的光路傳輸問題。該技術可高效解決光信號在復用和分用時受到溫度影響的不穩定問題,還可顯著降低産品功耗,極大的降低成本。

  這些源自於國外企業的先進專利技術和産品,也為華為等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了技術支援。該類企業不但引領了本領域的技術發展,同時也在專利佈局和保護等方面為國內企業提供了成功樣本和追趕榜樣。

  諸如上述的華為與“核心夥伴”的合作模式,便是中國通信企業建構自身專利體系的捷徑之一。對於中國企業來説,在發展中選擇通過自主研發、收購專利或國際合作,應遠優於搭便車的模倣、抄襲。隨著每年工科畢業生數量的強勁增長,自主創新應該是中國正在走上且長遠追求的道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