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科技 > 正文

字號:  

“北斗”手機有望明年初飛入掌中

  • 發佈時間:2014-11-04 15:36:00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馬亞寧  責任編輯:陳晶

  16顆“北斗”衛星已上天,導航信號何時飛入百姓手機?記者昨天從“2014上海國際導航産業與科技發展論壇”上獲悉,“北斗”導航的關鍵器件“北斗”手機晶片有望于明年初上市,將改變目前手機導航由美國研發的GPS系統壟斷的現狀。

  漁業導航、城市管理、應急救援……我國自主開發的“北斗”導航系統正遍地開花得到廣泛應用,可普通百姓依然覺得“北斗遠在天邊”。究其原因,障礙就在一塊肉眼幾乎看不見的小晶片。目前,手機使用的大多是高通、MTK等公司提供的採用GPS技術的40奈米晶片,而國産“北斗”晶片最小也有55奈米。這15奈米的微小差距,不僅讓手機排線變得跼踀,更讓耗電量激增,用GPS晶片的手機可正常使用8小時,而用“北斗”晶片的手機1小時就會關機。因此,“北斗”遲遲沒有飛入百姓掌中。

  早在2010年,上海市科委就對“北斗”産業化做了佈局,其中“必須突破”的核心器件就包括“北斗”晶片。

  市科委有關負責人昨日透露,國産40奈米級“北斗”射頻晶片已經取得技術突破,今年底明年初即將問世,預計明年安裝于部分國産手機。一旦打破“技術堅冰”進入手機市場,“北斗”導航系統將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據介紹,截至今年9月,我國行動通訊用戶達12.7億,去年我國國內手機産品達14.6億部,佔全球總量81%,其中99%的位置服務市場被GPS佔據。“由於前期投入的補貼巨大,再加上技術水準與GPS相當,上市後的‘北斗’手機晶片將有不小的價格優勢。”

  選擇GPS還是“北斗”手機晶片是個市場行為,誰的功耗低、定位準確、性價比高,誰就能勝出。但面對GPS在手機導航市場的一枝獨秀,即將問世的“北斗”也有技術“撒手锏”—— “短報文”功能。它能在沒有移動、電信服務商的地區,通過衛星傳出短消息,也就是即使是沒有手機信號的地方,“北斗”晶片手機依然可與衛星直接通信,告知家人親友自己在哪,這對於戶外生存,野外旅行等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目前,“北斗”的這一功能已經在中國漁船作業中得到應用,極大增強了安全保障,給漁民多開通了一條“通信生命線”。

  到2020年,“北斗”將完成35顆衛星覆蓋,屆時其全球定位服務領域的優勢將充分發揮出來,服務水準將不低於GPS。而且,“北斗”還能通過建設一批地面基站,增強定位精度到小于1米,相當於其定位功能可精確到門牌號碼。

  據悉,阿里巴巴參與建設的“北斗”高精度地基增強系統將全面鋪開,建成後能實現“北斗”導航的亞米級服務,若用戶在高架上開車導航,“北斗”甚至能幫您分辨出應該開左、中、右哪根車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