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部分行業受過剩産能拖累 今年將面臨洗牌

  • 發佈時間:2016-05-03 07:13: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過剩産能拖累 部分行業今年面臨“洗牌”

  “一年之計在於春”,開春本是企業開年謀劃發展的好時節,但一些産能過剩較為嚴重的行業開工率仍較低。《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位於江蘇蘇中泰州市的某鄉鎮採訪發現,這個國內不銹鋼産業配套齊全的明星鄉鎮,不少企業還處於停頓狀態,另有10家左右的“僵屍企業”人去樓空。

  記者近期在江蘇、福建調研了解到,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現象突出,個別行業年初開工率不足。企業中的兩極分化趨勢明顯加大。一些基礎紮實、轉型快的企業仍能保持增長,而前幾年快速擴産能、杠桿較高的企業則普遍陷入困境,一些行業今年可能進入洗牌期。受訪企業家表示,今明兩年是轉型發展關鍵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企業具有指導意義,希望中央能在降低稅負、創造公平環境、政策引導等方面加強制度性設計,為企業長遠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過剩産能拖累行業發展

  受制于宏觀形勢,該鄉鎮1000多家不銹鋼企業去年50%的産能處於過剩狀態,這導致今年初企業開工率僅50%-60%。産能過剩帶來利潤下滑,作為當地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大明不銹鋼有限公司去年近3億元産值,利潤不到2%。

  該鎮不銹鋼綜合物流中心管委會副主任周洪波告訴記者,全國不銹鋼産能超過3700萬噸,但實際需求僅為1600萬噸,産能過剩約60%。10多家“僵屍企業”讓當地政府如鯁在喉。記者走訪的九勝特鋼和峰霞不銹鋼兩家企業,均資不抵債,數千萬元債務無從化解。

  與不銹鋼行業一樣,服裝、印刷等傳統行業也面臨産能過剩、利潤下滑局面。經營服裝行業已30年的揚州虎豹集團公司總經理蔣迎春介紹,去年周邊倒閉的服裝企業不下10家。

  德化縣是我國重要的陶瓷生産地,1700多家陶瓷企業中90%以上是小微企業,八成以上産品外銷。春節過後,正是歐美市場耶誕節訂單的下單季,然而德化陽光創藝股份董事長黃金鼎表示,今年國際市場不好,新接的都是小單,而且種類多、單品量少,反而增加10%以上的生産成本。

  與外貿形勢相比,內需也相對疲軟。德化福傑陶瓷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福文説,往年年底時廠裏的庫存都清得差不多了,但去年企業內銷下降了30%,大量庫存積壓。今年開門訂單也不理想,開機率只有八成,企業已經準備壓縮內銷的比例。

  福建協發光洋陶器有限公司生産高檔日用陶瓷,客戶主要為五星級酒店。公司董事長助理鄭富垚説:“去年國內五星級酒店的訂單一張都沒收到,産品國內銷售額下降三成以上。今年客戶依然沒有新開酒店的計劃,企業只好通過抓外貿來彌補內銷不足。”

  即便在行業形勢回暖的光伏産業,利潤空間也十分有限。“人民幣貶值本來對我們是利好,但國外的客戶也很精明,你貶值了他也要壓價。”福建豪華光電公司董事長林文須説。

  在“世界石材之都”南安市水頭鎮,據當地幹部介紹,今年節後當地企業開工狀況較好,但開機不足,産能過剩在30%以上。記者在當地的海西石材城看到,市場內堆放著大量各色石料,但人車稀少,十分冷清。石材城副總經理陳少健説,受大環境影響,入駐商戶生意較差,為培育市場留住商戶,現在場租費都是“交一年送一年”。

  企業間兩級分化加劇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中的兩極分化趨勢明顯加大。一些基礎紮實、轉型快的企業仍能保持增長,而前幾年快速擴産能、杠桿較高的企業則普遍陷入困境,一些行業今年可能進入洗牌期。

  “我們現在已是滿負荷生産。”泉州德化宏鵬瓷業公司負責人謝錦華説,現在工廠已開始生産針對中秋節的系列産品。通過精細管理降低成本和生産高品質差異化産品,去年這家企業的銷售額逆勢增長45%,預計今年仍將增長40%。

  作為國內最大的水暖産業基地之一,南安市的水暖企業佔據全國六成以上銷售市場。當地的輝煌、申鷺達、中宇、九牧曾享有衛浴行業“四大名企”之稱。然而去年以來,這四家企業的發展卻是冰火兩重天。

  九牧公司近年來持續快速發展,從四家企業中的“老四”一躍成為國內衛浴行業的頭號品牌,去年僅“雙十一”當天就實現2.5億元的線上銷售額,位居天貓建材類銷售冠軍。企業今年不斷加大産品研發和工業設計投入,銷售增長目標預計60%。董事長林孝發表示,九牧正在借機整合國內外的優質資源,力爭與國際品牌展開競爭。

  而另外三家企業去年都遭遇了經營困難。輝煌公司高峰期共有員工4000多人,年産值30億元;去年産值大幅下滑,員工數量減少到不足千人。董事長王建業説,前幾年企業對發展形勢估計過於樂觀,借貸投入大筆資金買地擴産;去年經營環境突變,銀行抽貸,企業立即陷入困難,正尋求股權置換資金。申鷺達和中宇在去年陷入資金鏈困境後,也都在實施並購重組

  南安市發改局局長廖徐偉説,去年南安有28家規模以上企業停産,建材水暖衛浴行業可能要到2018年才有望回暖,在此期間,企業停産、並購現象會比較頻繁。

  轉型升級面臨老問題新煩惱

  今明兩年是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受訪企業均表示,多年積累的老問題待解,同時還有一些新困惑。

  稅負重、融資成本高等老問題依舊突出,成為多年來持續困擾企業的難題。以江蘇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去年該企業盈利1000多萬元,繳稅也達1000萬元。“公司的銷售收入中稅費約佔8%到10%。”董事長林國富告訴記者,歐美國家普遍對機床製造業實行輕稅率政策,我國機床行業的稅率比較高。

  隨著我國經濟地位不斷提高,國內企業“走出去”遭遇政治因素瓶頸。有國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大力倡導企業“走出去”,但歐美等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對我企業實行封鎖,東南亞等國“外熱裏冷”,敵視心理很重,企業在海外開展業務“風高浪急”。

  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的産品賣到了海外80多個國家,有近10億元的海外營收。公司發展部經理徐康介紹:“我們之前在菲律賓承接了一項電網直流改造工程,後受兩國關係影響,菲方甚至不給我們發放工作簽證。”

  國有控股企業由於薪資待遇低,難以留人。國電南自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經海林告訴記者,作為國有企業,每年工資總額增長不允許超過5%。“每天都有獵頭公司給我們核心員工打電話。”經海林告訴記者,長園深瑞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目前緊挨著他們公司建廠,並宣稱凡是跳槽的人,待遇提高1倍。去年,公司有70多位員工離職。

  創新制度設計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困難面前,企業並沒有怨天尤人。當前,受訪企業在精心謀劃未來發展路徑。企業家們紛紛表示,儘管困難重重,但他們對未來有足夠信心。希望政府能夠加強制度性設計,為企業渡過難關創造好的氛圍。

  首先,下硬功夫解決老問題。多家不銹鋼企業表示,稅負高、融資成本高等問題長期困擾企業發展,期盼能有更多減稅舉措。

  第二,搭建平臺跨行業整合資源,推動綠色迴圈經濟發展。業內人士表示,降成本、補短板是鋼鐵、紡織等傳統産業的當務之急,國內很多高技術企業都有相應解決方案,期盼政府能夠有針對性地搭建互通平臺,鼓勵傳統企業使用國內企業節能裝備,這會事半功倍。

  “調整時期,對我們來説,是實現‘彎道超車’的契機。”蔣迎春説,“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這對企業具有指導意義。高端訂制、大眾訂制、團體訂制正成為市場主流,以預售為核心,反向定制以匹配市場需求,是我們的主攻方向。”

  第三,對內營造公平市場環境,對外加強政策扶持。多位受訪企業家告訴記者,我國“走出去”企業遭遇不少阻力,建議對“走出去”企業給予有力政策扶持。

  第四,加大對智慧製造産業的引導與扶持力度。選擇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進行智慧製造技術及創新體系的研發與攻關,助力經濟轉型。

  江蘇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高端機床裝備生産,公司董事長林國富介紹,企業以前都是被動式根據企業需求定制産品,如今正通過加強研發引導用戶採用節能高效裝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