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對話新國企】改革攻堅戰應該怎麼打?

  • 發佈時間:2016-03-18 14:31: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國企出了這樣一道考題。在經濟轉型調結構時期,國企更成為改革中重要的主體。

  兩會期間,由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指導,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小新)、《國資報告》雜誌主辦了【對話新國企,加油“十三五”】系列訪談,邀請十幾位央企老總縱論國企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提質增效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董事長周明春把“提質增效”分開理解:“提質”是要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為客戶提供最優的服務;“增效”是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謀劃企業的業務發展和管理提升,確保國有資産的保值增值,要做到近期效益和遠期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周明春透露,“中國航油的計劃是,今年的商品銷量比上年增長5%,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初步計劃要增長10%以上,通過實實在在的業績和數字,為國民經濟的穩增長髮揮應有作用。”

  “‘提質增效’是當前國家對國有企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戰略性任務,我們今年的工作主題就是‘提質增效練內功,改革創新促發展’。”中國黃金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宋鑫介紹了中國黃金機制增效的成績單,包括:在現有的礦山冶煉企業深入推進優化‘五率’、降低‘五費’,降本增效,全方位改進提升、挖掘潛力,兩年就挖出8個億的效益;提出全流程的成本管控,把成本領先戰略上升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在保證建設項目基本功能不減少的前提下,通過設計上的優化來降低投資,兩年來已經優化節約投資54億元。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提質增效”是企業的必然選擇。宋鑫説,沒有大力度的降成本、“提質增效”,中國黃金集團不會有今天的發展成績。在企業管理領域,中國黃金正在改變過去在高金價下形成的“粗放管理”慣性思維,全方位地提升管理的精度和深度。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與去産能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五冶董事長、黨委書記程並強認為,去産能有個很重要的任務,要大力打擊假冒偽劣産品。他指出,在去産能過程中,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妥善處理好職工安置,保證社會穩定。

  “武鋼作為國有企業,有責任、有義務要把我們所有的員工都要妥善安排好。這就是武鋼現在在做的事情。”對於人員的安置,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國強認為出路很多:第一個途徑是,在法定退休年齡5年之內的、沒有工作能力或者沒有工作願望的員工,可以離開崗位等待退休;第二個途徑是把相關的多元産業做大,吸納從鋼鐵主業退下來的一部分職工;第三個途徑是與地方政府、其他用工企業進行對接,幫助職工尋找崗位。

  馬國強深知武鋼面臨的困境。“很多單位有用工需求,但同時有很多人沒有工作。”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矛盾,他認為原因在於長期以來國企員工收入水準高,用這樣的收入水準到社會上去找工作,存在難度。“ 要讓每一位有工作意願的武鋼人都有工作可做 ”,馬國強用一句話回應了社會對武鋼“裁員”的疑問。

  馬國強認為,鋼鐵行業産能過剩是一個公認的事實。“我們一方面産能過剩,另一方面,2015年我們仍然進口了接近1200萬噸鋼材。”他説,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創新。

  馬國強説,鋼鐵企業除了要滿足既有消費,還應該創造新的需求。“比如這次城市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大力推廣裝配型鋼結構住宅。我們現在修路、修橋、蓋樓還用到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如果鋼鐵企業有信心也有能力讓將來的橋、樓都用上鋼結構,這對鋼鐵行業、鋼鐵企業來説無疑是利好。這是我們要創造的需求。”

  同在産能過剩的鋼鐵行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研董事長、黨委書記才讓持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生存只有一條路,就是轉變模式,升級換代,轉型升級,要向節能降耗、環保方向走,要在我國的稀缺品種、尚不能生産的品種和高端製品上下功夫。本質上看,都是適應新需求、更精準地把握市場的變化。

  關鍵詞:創新驅動與轉型升級

  全國人大工表、新興際華董事長劉明忠認為,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因為目前企業裏的産品品質、品種、服務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這個是錯位的,必須在創新上下工夫。

  新興際華在轉型升級上堅持“以我為主,但也要吸引外援”。劉明忠説,我們中國在設備上沒有問題,但是在工藝技術上有差距,把技術引進中國能彌補我們的差距。不僅在産品結構上進行改變,在産權結構、産業結構上都要進行改變。“”“要在人才上去適應、在組織架構上去適應,不斷接近市場,走出一條現代化、國際化的路子。”

  “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兩會期間,公眾對“網際網路+”,特別是智慧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等興趣極高。在這一領域,“航太雲網”是航太科工的最新嘗試。全國政協委員、航太科工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魏毅寅介紹説,“航太雲網是應用平臺戰略的平臺公司,它的基本理念是開放共用,把創新放在最關鍵的位置,把協調作為應用中和各個方面處理好各種關係的要素,是一種綠色的發展方式。”“航太雲網不僅能夠提升企業製造能力、産品的科技含量,適應消費的特徵需求,讓企業能夠更好地轉型升級,還可以將國家的整體工業資源向全球開放,建成國際性的工業網際網路,促進企業‘走出去’。”

  對於創新、轉型中的企業,人才戰略顯得格外重要。魏毅寅認為,企業要通過激勵作用給科研人員、創新主體提供足夠的政策環境,讓他們有積極性去做;同時也要給予榮譽、給予相應的精神上以及物質上的獎勵,成果轉化之後帶來的效益和個人利益掛鉤,讓更多的科研人員投入到創新研究中。

  關鍵詞:國企改革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要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

  劉明忠説,國務院國資委2003年成立,從2005年就開始抓董事會的選聘,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解決現代企業制度裏最主要的法人治理結構的問題。

  新興際華的方法是讓外部董事多於內部董事。劉明忠介紹:“我們集團有9個董事,5個是外部的,4個是內部的。這些外部董事是經過外部董事專家委員會選拔出來的,他們既是決策上的專家,又是經營上的老師,是各個行業的佼佼者。這給我們新興際華在持續發展上注入了活力。”

  一連串數字就是最好的證明。“從2005年到2015年,我們的營業收入從100多億元發展到2037億元,利潤和資産規模保持每年兩位數的增幅,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今年,國企兼併重組、混合所有製成為改革的重中之重。

  江西省國資委副主任鄭高清介紹,近年來,江西省國資委圍繞優化國資佈局、激發國企活力,與央企、世界500強等企業深化合作,完成了五大集團的戰略重組。“我們深知國有企業間的整合、重組,不是簡單的‘離婚’‘結婚’,而是通過市場手段,撬動資源的有效配置,推動資源、資産、資本向優勢企業集中。”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産會不會流失?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説,“中國建材對3家上市公司加大了規範的混合力度,以北新建材為例,過去是一股獨大的公司,如今引入非公資本的股東,既擴大了企業規模,增加了盈利,同時使企業更加多元化,管理更加規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