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箭在弦上 油氣改革的國內外環境都已具備
- 發佈時間:2015-12-22 08: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油氣改革的國內外環境都已具備
五中全會對油氣行業改革的總體設計
中共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十三五”發展將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展開。“十三五”期間,我國要“推動低碳迴圈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油氣行業體制改革是建立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環節。根據國務院發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油氣改革以放開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基本實現市場化為目標,要點涉及:
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電力、石油、天然氣、交通運輸、電信等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
改革能源體制,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
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地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有序開放開採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
推動低碳迴圈發展。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中國能源研究會政策研究中心專家認為,“十三五”油氣行業改革的核心在於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破除壟斷,全面提升油氣行業的市場化程度。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改革的首要任務是確立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能源體制改革與價格改革是當前油氣行業需要首先處理的問題。
巴黎氣候大會對油氣行業改革的要求
在11月30日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這彰顯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信心。
巴黎氣候大會正式達成了史上第一份全球減排協定,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巴黎協定》要求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人類活動排放與自然吸收之間的平衡”,意味著留給化石能源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這對油氣行業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中國正在完善國家制度建設並出臺一系列政策來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和《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的出臺,為未來5年全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源結構轉型譜好了基調。
未來5年,除天然氣外,煤、石油等傳統化石燃料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將持續下降,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則將明顯上升,在2030年時達到中國在其自主行動計劃中提出的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的目標。
自主行動計劃中還突出強調了一系列行動措施,包括可再生能源使用和節能措施,關閉火力發電廠以及高耗能工廠,轉而使用更加清潔的天然氣等。涉及油氣行業的內容包括:1.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到2020年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0%以上,煤層氣産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2.鼓勵開發使用新能源車船等低碳環保交通運輸工具,提升燃油品質,推廣新型替代燃料;3.加強放空天然氣和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
鋻於越發嚴峻的氣候危機,全球規模最大的十家石油天然氣公司首席執行官日前在巴黎發表宣言,集體支援在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1)期間締結切實有效的氣候協議。這十大公司的油氣産量佔全球産量的近1/5,供應全球近10%的能源。
其實,對傳統油氣公司而言,更重要的因素是技術的迅速發展。如果像碳捕獲和儲存(CCS)這樣的技術能夠迅猛發展,各方都將受益。國際能源署(IEA)表示,2050年前,除非CCS技術能夠被廣泛應用,否則全球超過1/3已探明儲量的化石燃料可能會被拒絕開採以保證氣候安全。
最後,油氣行業的決策者們應確保氣候承諾及其執行方式符合長期的低碳發展戰略和目標,而不是採取臨時舉措。不管日後各國的氣候承諾如何發展、改變、執行,此次油氣行業的轉型都將是永久性的,且必須與2℃的目標相結合。
中國能源轉型
中國的能源系統向清潔、低碳的方向轉型是中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源,油氣行業在“十三五”規劃和巴黎氣候大會雙重改革動力的推動下如何轉型,是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一)IEA觀點:
IEA預測,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將從當前的80%降到2030年的75%左右。按能源類型具體來説,煤需求的增長在2020年以後會進入穩定階段;石油需求的增長率下降,絕對數仍緩慢上升,在2030年達到9900萬桶/天,比當前高約9%;天然氣的需求量則有較顯著增長,到2030年的需求量將比當前高約30%。作為煤和石油的替代能源,天然氣的結構性增長導致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減少,但仍不及可再生能源的減排潛力;屆時可再生能源會成為電力部門的基本負荷來源。
IEA在新政策情境(NewPoliciesScenario)、當前政策情境(CurrentPoliciesScenario)和2℃氣候目標情境(450Scenario)(圖1)下預測了中國原油和天然氣消費量的走勢。其中原油在新政策情境和當前政策情境下都會上升,而在氣候目標情境下則會先上升後下降。相比來説,天然氣的增長勢頭較快,且不論是在哪種情境下,增長趨勢都沒有受到影響。
根據IEA測算數據,2040年中國原油、天然氣需求量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均顯著低於世界平均水準,其中天然氣的差距大於原油。在三種情境中,新政策情境和當前政策情境下中國原油、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差距很大,而在氣候目標情境內則差距較小,因為在此情境下,所有國家的化石燃料使用需求都受到顯著抑制。
(二)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觀點:
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提供的圖2顯示了2010年至2050年中國能源結構的巨大變化。其中油氣領域的變化也極為顯著。
從圖中看出,中國化石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顯著下降到40%以內。而核能、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則將從2010年的不足15%升至50%以上。
(三)彭博新能源財經觀點: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預測認為,煤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將從2013年的68%降到2020年的62%以內。原油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也將持續下降。而天然氣的比例則穩步上升。在2030年,化石燃料在能源結構中的總比例不會超過80%。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在2020年升至15%,在2030年達到20%以上。
以上多種觀點的聲音一致表明:中國將面臨深刻的能源結構轉型,而油氣行業的巨大變革也已箭在弦上。
(作者係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