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個稅遞延型養老險政策漸近 養老金融需求望井噴

  • 發佈時間:2015-12-04 07:33: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時近年末,市場正靜待影響保險業格局的另一隻“靴子”落地。繼商業健康險稅收優惠試點政策推出後,業界普遍預期,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險的相關試點方案有望于12月出臺。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部分保險公司已經開始與相關機構洽談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險試點方案推出後的合作事宜。

  分析人士認為,稅收遞延政策將成為完善養老産業中最大的制度紅利,為保險業通過承保端服務養老消費人群,以及通過投資端對接相應設施建設帶來多重機遇。以保險産品形式為主導的養老服務鏈條打通後,保險公司投資力度有望加強,養老産業金融需求可能因此出現“井噴”。

  商業養老險稅優方案臨近

  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王祖繼表示,保監會作為主要的政策執行主體,在個稅遞延的制度安排、産品設計、流程等相關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新“國十條”也提出,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試點,明確規定2015年內啟動試點工作。

  權威人士透露,目前監管層正抓緊時間完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險相關試點方案以及履行發佈前的必要流程,爭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前啟動試點。方案發佈後,將對保險業構成重大實質性利好,進一步提升保險産品服務功能。

  這令壽險企業進一步感受到“暖意”。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商業健康險稅收優惠政策明晰之後,壽險公司出現了近年來相關産品設計和運營最佳的“窗口期”。未來,隨著養老險稅延政策出臺,通過稅收對行業承保結構的適度優化調整,保險業能夠對服務養老産業發揮更大的金融支援作用。

  據某保監局人士表示,將個人投保養老保險的資金直接從個人所得中應納稅額減掉,待到領取養老保險金時再根據相關政策來計算個人所得稅,緩解投保人計稅壓力的效果較為明顯。雖然政策推出初期效果未必立竿見影,但對商業養老保險長遠發展、整合養老保險“三支柱”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拓展商業保險空間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11月29日發佈的《2015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大中城市報告》顯示,大中城市職工養老儲備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企業年金計劃和各種商業性保險是職工養老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調查顯示參加企業年金計劃的職工人數比例僅為33.5%,購買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人數佔比僅為41.3%。報告認為,提高職工養老儲備水準的根本出路在於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尤其是儘快推出“稅延個人養老賬戶”,讓職工自己參加賬戶投資增值。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中國養老金改革仍然任重道遠,很多問題還需要儘快達成共識,推出所有解決方案。其中,進一步完善“多層次”體系,加快發展“第三支柱”尤為迫切。所謂“第三支柱”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建立和實施“個人養老賬戶”,這是中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領域,需要通力合作、頂層設計,至少應明確個人養老稅優政策的標的物、人群範圍、實施載體等相關內容。

  資本市場也有望因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險而增添新的活力。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原總裁楊超認為,中國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稅延政策能夠刺激養老金市場發展,為專業金融機構帶來更大的業務發展空間,為資本市場發展引入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和長期穩定的投資資金,必將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發展。

  保險公司枕戈待旦

  據了解,部分保險公司已經開始與相關機構洽談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險試點方案推出後的合作事宜。業內人士表示,對於一些積極介入且已有資源積累的保險公司,打造養老産業服務閉環圈將成為一種戰略選擇,相關機構有望整合多方資源搶佔産業鏈的上下游機會。

  某大型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設計適應稅收遞延政策的養老險産品已成為業務部門關注的重點,目前多家公司均在研究産品方案,而與外部機構合作的洽談也在進行當中。待相關政策落地後,保險公司將進一步深度介入養老産業,整合資源儘快搶佔市場。

  實際上,養老産業相關的服務領域正成為眼下資金對接的熱門標的,在醫藥服務、養老地産、數據資訊平臺等領域,保險、房地産、旅遊等多個行業的市場主體都在尋求機會以求“分得一杯羹”。

  分析人士認為,稅收遞延政策將成為完善養老産業中最大的制度紅利,為保險業通過承保端服務養老消費人群,以及通過投資端對接相應設施建設帶來多重機遇。以保險産品形式為主導的養老服務鏈條打通後,保險公司投資力度有望加強,養老産業金融需求可能因此出現“井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