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大飛機C919下線 主供模式面臨考驗
- 發佈時間:2015-11-07 07: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國産大飛機C919離飛上藍天又近了一步。11月2日,在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下線。
中國商飛公司董事長金壯龍表示,根據工程發展階段計劃安排,C919計劃于2016年首飛。這一時間節點比此前計劃略有延遲,按照此前計劃,C919將於2015年年底首飛,2017年交付。
C919承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開啟了中國國産大飛機時代,下線之後,C919何時能夠首飛,並完成適航取證投入市場?又能否打破波音空客的壟斷?更重要的是在未來商業化過程中,C919能否經受考驗?
國産大飛機下線
11月2日,在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經過7年的設計研發,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正式下線。按照中國商飛的説法,這標誌著C919首架機的機體大部段對接和機載系統安裝工作正式完成,已經達到可進行地面試驗的狀態,C919大型客機項目工程發展階段研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對此,霍尼韋爾航空航太集團亞太區總裁高博安(Briand Greer)評價稱:“C919飛機的總裝下線不僅僅是中國商飛公司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國乃至全球航空業的重要歷史時刻。”
2006年1月,大型飛機項目被立項為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2008年3月,中國商飛成立,是國家大型飛機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主體,2008年11月,正式啟動了C919項目,並計劃于2015年年底首飛,2016年完成適航證並投放市場。
目前看來,由於總裝時間延遲,這一計劃或將順延。對此,一位中國商飛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中國商飛第一次生産大飛機,按國際標準和中國民航局標準,採用很多新型複合材料和機載系統的一些新技術,肯定會有面臨挑戰和供應商管理的磨合問題。”
金壯龍表示,根據工程發展階段計劃安排,C919大型客機項目後續還將開展航電、飛控、液壓等各系統試驗、機載系統整合試驗和全機靜力試驗;首架機作為試飛飛機,首飛前需要完成系統調試、試飛試驗設備和儀器安裝等工作,計劃于2016年首飛。
金壯龍在下線儀式上給出了2016年首飛的答覆,但對於何時投入市場卻未明確告知。
這主要取決於C919首飛後的試飛時間,首飛後還需要試飛過程,經歷不同天氣狀況的多輪次飛行,才能正式投入客運使用。業內人士表示,在歐美航空工業發達國家,一款新飛機的試飛週期和研製週期是1:1的關係,C919研製花了7年,試飛也需要7年。
不過,由於此前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在ARJ-21飛機試飛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C919試飛時間會大大縮短。中航工業洪都C919項目總工程師鄭和興預測,從首次試飛到試飛結束拿到適航證,“兩年困難,三年可能性比較大”。照此計算,C919將於2020年投放市場。
517張訂單在手
C919飛機是目前中國自主設計製造的最大的商用客機,具有“更安全、更經濟、更舒適、更環保”等特性,基本型混合級佈局158座,全經濟艙佈局168座、高密度佈局174座,標準航程4075公里,增大航程5555公里。按照中國商飛公佈數據,目前,C919大型客機國內外用戶數量為21家,總訂單數達到517架。
在這517張訂單中,以國內航空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為主。其中,國內七家航空公司共訂購了135架, 中國國航 、 東方航空 、 南方航空 、四川航空、河北航空和幸福航空均訂購了20架, 海南航空 訂購了15架。另外,12家國內金融租賃公司訂購了365架;國際航空公司方面,德國普仁航空、泰國都市航空分別簽署了7架和10架的C919購買意向協議。
作為一架國産新型150座級單通道窄體客機,C919 的競爭機型確實是目前國際上最為暢銷的窄體客機波音737系列機型、空客320系列。按照客機巨頭波音和空客的經驗,一個型號的客機銷售量在400架左右時,就能填平研發成本。
業內人士分析,就訂單量而言,C919大飛機達到400架的盈虧平衡點,回收成本並不是太大的問題。C919這一級別的客機售價是每架7000萬~8000萬美元,一般來説,根據民航客機的利潤率,銷售400~500架的時候就能收回研製成本,每架分攤2500萬美元左右的研製費,剩下的則是機身製造和設備採購成本。
不過,C919在交付使用之前,還需要通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適航認證,否則該型飛機只能在國內市場使用。以即將交付的國産ARJ-21支線飛機為例,由於其尚未獲得FAA的適航認證,ARJ-21還不能廣泛投入到全球市場。
考驗“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
對於C919,外界的一個質疑是其國産化率,C919零部件的國産化率目前大約只有不到50%。事實上,中國商飛在成立之初就考慮到這一問題。
C919的設計及供應商管理基本理念是“中國設計、系統整合、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産化”。與國外飛機製造商主要採取直接從供應商處採購零部件的方式不同,C919從立項開始就承擔了更多的“帶動性”作用,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商飛採用了“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基本建成了“以中國商飛公司為核心,聯合中航工業,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中國民機産業體系。
根據供應商的研製能力,C919機體部件主要由國內供應商承制,包括雷達罩、機頭、機身、機翼等等。對於發動機及主要機載系統,則要求國外供應商同國內相關企業開展合資或合作,成立了16家合資企業,涉及航電、飛控、電源、燃油和液壓系統等。
在C919的研製過程中,國內很多單位都參與其中。比如成飛集團負責了C919的機頭製造,而西飛集團負責了關鍵的中機身和機翼製造,而沈飛則負責了包括方向舵在內的垂尾製造。這些集團此前都有長期和空客、波音公司[微網志]進行合作,為外方製造客機部件的經歷。
國外企業則有通用(GE)、霍尼韋爾(Honywell)等16家國際供應商,促成國際供應商與國內企業組建航電、飛控等機載系統的16家合資企業。
霍尼韋爾高博安表示:“我們已經建立了兩個合資企業並培養了超過500余名工程師。”霍尼韋爾與中國商飛合作已久,雙方在ARJ-21和C919等一系列重要項目中都有合作。自2010年起,霍尼韋爾先後獲選為C919提供四項關鍵系統,包括飛行控制系統、機輪和剎車系統、輔助動力裝置及導航系統。
但“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也會面臨考驗。比如,對供應商的管理,對合資企業的管理等等,而一旦面臨供應商延遲交付,整個飛機研製也將隨之延遲。2010年,中國商飛將供應商管理能力列入建立的六大核心能力之一,目前供應商管理團隊有30多人,但是在商飛整個研發團隊中,有300~500人涉及到供應商鏈條中,包括工程研發、品質管理、試航管理,乃至採購部門。
在業內人士看來,C919和高鐵模式有些相像,在國內水準不足以滿足要求的時候,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産品供應商。的確如此,C919在立項之初確實參考了中國高鐵的發展,金壯龍曾對記者比較過中國高鐵和中國汽車産業所走的不同路徑。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與高鐵不同的是,鐵路市場國內相對封閉,而民航市場則是成熟的開放競爭市場。因此C919齣來以後,就不可避免地要直接面對波音737和空客A320這樣成熟機型,即使有國內政策扶持,競爭壓力也遠非高鐵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