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三分之一P2P倒閉 自融拆標或成行業“潛規則”

  • 發佈時間:2015-11-04 07:50: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據網貸之家發佈的《中國P2P網貸行業2015年10月月報》顯示,10月份新增問題平臺47家,高於歷史同期水準。今年前十個月,新增P2P問題平臺數已高達711家。

  通過梳理記者發現,截至目前,P2P問題平臺數已累計至1078家,而我國從事P2P業務的公司共有約3000家。由此看來,高達三分之一的平臺出現問題或倒閉。

  一位P2P從業者向記者坦言,行業出現問題原因很簡單,就是市場上沒有那麼多優質資産可以投資,導致平臺不得不通過虛構項目進行自融來付息,實現資金流通。目前甚至可以説沒有任何一家平臺是完全不存在自融情況的,只是自融程度不同罷了。他表示,絕大多數平臺為了吸引客戶,往往通過拆標將大額融資標分拆成小額融資標,再標榜“小額、安全”原則來誤導投資者。

  “事實上,就是由於行業早期的‘三無狀態’和野蠻生長導致了目前的狀況。”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網貸作為金融的一個分支,其風險爆發具有滯後性。

  紫馬財行創始人唐學慶對此表示贊同,並稱早期由於沒有準入門檻,一批人涌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圈錢”甚至“騙錢”,從而形成人人畏懼的“雷”。

  “另外,目前實體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很多實體企業生存艱難,加之大部分P2P網貸資産品質低於傳統金融機構,因此,如果P2P借款所涉實體企業出現風險,那麼P2P網貸將首當其衝受到波及。”民信貸總經理唐武告訴記者。

  金融工場董事長魏薇則認為,行業高風險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部分從業者缺乏對網際網路金融的深刻認知,沒有理解其橫跨網際網路和金融兩大領域,對從業者的素質要求極高,而錯誤地以為這是進入金融行業的捷徑。

  另者,設置資金池也是導致P2P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錢包金服相關負責人坦言,很多平臺在沒有借款項目時就開始吸引投資者投資,或投資金額遠大於借款金額,這樣就産生了資金池,而一旦平臺無法儘快找到借款項目,就很容易導致資金鏈斷裂,致使平臺倒閉。

  不過,金蛋理財CEO鄧巍表示,從行業角度來看跑路問題,更應該關注金額,即跑路平臺所涉及資金量在行業中佔比多少。僅從問題平臺數量上來説跑路現象不夠客觀。目前來看,大部分跑路平臺總體體量依舊偏小。

  “不過,即便如此,仍應當注意防範系統性風險。當金融出現問題後,平臺是很難用經營所得利潤或股權投資人的錢去覆蓋壞賬的。”鄧巍補充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