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貨幣政策穩健中偏寬鬆 降息降準仍有空間
- 發佈時間:2015-05-08 10:43:44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國家資訊中心發展研究部戰略規劃研究室主任高輝清
連連“出拳” 央行貨幣政策留幾手?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分析稱,貨幣政策在穩健中要偏寬鬆,降息降準仍有空間
2014年11月以來,兩次降息、兩次降準、公開市場操作近期靜默(4月21日-5月7日),一系列貨幣政策連連“出拳”。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公開表示,今年將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央行手中有包括定向再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各種流動性調節工具,足以維持合理的流動性,保持貨幣和信貸的平穩增長。
在馬駿看來,在貨幣供應量保持連續、穩定的同時,貨幣政策也需要根據宏觀經濟條件的實際情況和變化進行預調微調。
貨幣政策工具作為重要的宏觀調控的工具,在最近的降準中釋放了1.5萬億元左右的流動性後,還會有新的動作嗎?政策又會何時到底?
工具1
繼續降準?年內仍有空間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在準備金率水準依然較高的情況下,年記憶體準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存款準備金制度從1984年建立至今,經歷了幾十次調整。最低水準出現在1999年,為6%;最高水準出現在2011年,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上調至21.5%。是否動用存款準備金工具與我國經濟形勢、國際收支和基礎貨幣供應等因素相關。
央行4月19日宣佈從20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有針對性地實施定向降準。這是2008年11月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釋放超過萬億元流動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過去較長時期內,經濟高速發展,資本流入加大,我國面臨國際收支“雙順差”、基礎貨幣偏多的格局。外匯佔款大幅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因此需要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對衝銀行體系偏多的那部分流動性,避免通脹壓力增大。
連平稱,從今年來看,降準仍有空間。在網際網路金融持續吸收銀行活期存款,外匯佔款趨勢性放緩,加上金融脫媒加快、股市活躍分流存款,銀行存款增速不斷下降,負債成本上升壓力不減。在準備金率水準依然較高的情況下,年記憶體準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工具2
仍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既然超預期下調一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確實暫時不需要公開市場來進一步注入流動性。”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稱。
通過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和減少,影響市場利率水準,是公開市場操作的目標。日前,央行兩個月來首次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貨幣政策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政策放鬆的方向大家已經沒有太大的分歧,因為經濟下行的壓力確實很大,貨幣政策在穩健的大前提下將更為積極地操作。
“除了降準降息這種政策操作之外,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是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降準也是鬆綁基礎貨幣,所以他們目的是一樣的。”謝亞軒説,一定程度上可以講,公開市場操作和降準之間是有替代性的。既然超預期下調一個百分點的準備金率,確實暫時不需要公開市場來進一步注入流動性。
謝亞軒強調,央行只是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並且沒有做反向的操作,很明顯政策的方向是一致的,未來還是公開市場操作和準備金的調整互相配合。
工具3
還會降息?年內將有一次
謝亞軒預計,年內將降息一次,但很有可能這次降息會配合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完成,也就是存款利率上限的放開。
當銀行降息時,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會減少,所以降息會導致資金從銀行流出,存款變為投資或消費,從而增加資金流動性,謝亞軒解釋。
近期的兩次降息是2014年11月22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3個月之後央行再次宣佈降息。
連平認為降息與否要看經濟運作情況,在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刺激下,若PPI下行得到逐步改善,經濟運作企穩回升,未來降息的可能性就不大;若經濟運作仍不見好轉,PPI進一步下行,通縮風險加大,則近期可能再次小幅降息。
謝亞軒預計,年內將降息一次,但很有可能這次降息會配合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完成,也就是存款利率上限的放開。
- 對話:“降準、降息都未見底”
國家資訊中心發展研究部高輝清認為,貨幣政策在穩健中要偏寬鬆
“當前貨幣政策大基調沒變”
新京報: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降息、降準各一次,當前貨幣政策發生重大轉向了嗎?
高輝清:貨幣政策是宏觀調控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這些年來整個宏觀調控政策沒有特別大的變化。簡單歸結,首先底線思維是保底;其次不鼓勵刺激高速增長,必須讓經濟為改革騰出空間。近幾年宏觀調控的中心思想都是圍繞這個思路開展的。到今年為止,這樣一個大的基調沒變。
新京報:你對目前經濟形勢是如何判斷的,貨幣政策還應如何配合調控?近期降息降準空間如何?政策何時見底?
高輝清:近期央行的降息是出於保障經濟增長的必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貨幣政策要服務於實體經濟,央行的降息需要為經濟增長營造必要的環境。
如果按照一季度7%增長,二季度可能7%以下,要全年達到7%以上比較困難,這就需要各項宏觀調控的政策實施中,在穩健中要偏寬鬆。
就單獨某一個政策來説操作的空間肯定是有限的,一個政策什麼時候見底,當前情況下取決於兩點:第一就是經濟有無穩住,如果穩住了寬鬆的政策就不需要繼續寬鬆;第二個標準就是經濟有無明顯增長,因為政策本身有一個操作空間的問題,有可能經濟沒有明顯上升態勢情況下,政策已經用到底了,這樣情況也是存在的。
現在看的話,上述兩個政策都未到底,也就説降準、降息都沒有到底。
“最好的方式是讓牛市漲慢一點”
新京報:如何在寬鬆貨幣政策和資産泡沫中間尋求平衡?
高輝清:因為資本有一個追逐效益的特點,作為宏觀調控必須考慮這個問題。如果尋求良性協同發展的格局,最好的方式就是讓牛市漲慢一點。
比如説現在儘量多鼓勵企業上市,實際就是把錢轉到實體經濟裏面了。錢多就鼓勵上市,讓快牛轉慢牛,尤其多鼓勵創業型企業上市,多鼓勵有利於兼併重組的國企改革,而這些動作實際就是在支援實體經濟。
首先,靠其他手段實現國有企業改制、兼併重組等成本大,效率也低,通過資本市場價格因素介入,既可以讓效率提高實際也是對實體經濟的支援。
其次,多發新股票,多讓成長性的企業獲得資本的支援,通過這些方式,一是使得過多資金不至於形成泡沫,第二確實獲得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
新京報:中長期的調結構與短期經濟修復之間的博弈,該如何把握?
高輝清:中長期調結構與短期經濟修復實際上在不同時間段裏面,關係是不一樣的。一開始調結構往往對經濟實際增長是一個逆勢作用,當結構調到一定的時候,對經濟是推動作用。而現在正好處在兩者之間,可能對經濟有抑製作用,短期有推動作用的這樣一個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