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啤酒企業營收“過山車”:20年來首次負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4-07 10:1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志偉  責任編輯:朱苑楨

   隨著各大啤酒企業陸續披露2014年成績單,行業在過去一年的喜怒哀樂也盡收眼底。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華潤創業、青島啤酒等財報進行統計後發現,2014年第四季度各酒企沒有擺脫行業的整體低迷,與上一年同期相比,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並且雪花啤酒單季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去年下半年,啤酒業壓力相當大,上半年還呈現兩位數的增長,下半年則大幅下滑,啤酒行業全年累計産量同比下降0.96%,20多年來首次負增長。”啤酒專家方剛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已經成為啤酒業發展的新常態。

  “過山車”

  回過頭再翻閱啤酒企業2014年中期業績,可謂一片“形勢大好”。

  2014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營收77.57億元,同比增長5.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81億元,同比增長10.3%。公司實現啤酒銷量307萬噸,同比增長4.19%。“保持了銷售收入增長快於銷量增長、利潤增長快於銷售收入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燕京啤酒方面對於中報業績如是概括。

  但在接下來的旺季裏,燕京啤酒的表現並不理想。第三季度,公司營收44.87億元,同比下降0.12%;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3.34億元,同比下降7.28%。

  另據母公司北京控股(00392.HK)最新發佈的財報,燕京啤酒2014年營收151.5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21.08億元,同比下降11.96%。不過根據燕京啤酒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已經達到122.45億元,對於數據之間為何“打架”,燕京啤酒方面向本報記者回應稱“以公司公告為準”。

  與此同時,雪花啤酒和青島啤酒[微網志]在2014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也一起遭遇成長的煩惱。

  本報記者統計得出:青島啤酒2014年第四季度營收33.13億元,同比下降19.2%;虧損1.89億元,與2013年同期相比有所減虧。雪花啤酒2014年第四季度營收50.96億港元,同比下降8.74%;單季虧損2.81億港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拉大,2013年第四季度的虧損額為1.64億港元。

  2014年,雪花啤酒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44.82億港元和7.61億港元,分別同比增長4.5%和下降19.3%。

  華潤創業方面在年報中解釋稱,“去年,整體市場銷量因宏觀經濟放緩而低迷,在第三季度啤酒銷售旺季,長江中下游區域出現涼夏,影響當地銷量,對比2013年同期的炎熱天氣,導致公司啤酒業務整體銷量增長放緩,盈利水準下降。”

  行業的負增長對於啤酒行業來説,雖然不是災難來了,但也是新考驗的開始。方剛介紹,“可以預見的是短期之內行業格局不會有重大變化,但是行業業績開始遭遇爬坡階段。”

  面臨這種新常態,曾主要靠並購方式上規模的雪花啤酒顯然也是有所領悟:“公司將繼續謹慎尋求及評估投資商機,並結合內涵增長,提升市場份額,確保市場領先地位。”

  新常態

  馬跑累了,總是需要放緩或停下來休息,啤酒業也一樣。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1~12月,我國啤酒行業累計産量4921.85萬噸,同比下降0.96%。根據各家啤酒披露的銷量成績可以得出市場份額:雪花啤酒2014年銷量1184.2萬噸,市佔率同比提升一個百分點至24%;青島啤酒銷量915.4萬噸,市佔率增至18.6%;百威英博銷量為714.12萬噸,市佔率已達15.9%。

  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行業間並購後,如今國內前五大啤酒集團(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市場集中度已經接近80%。在標的所剩無幾的情況下,2014年百威英博還收購吉林金士百、江蘇大富豪兩個重要區域品牌,青島啤酒收購大本營市場的淄博綠蘭莎,等等。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告訴本報記者,“總體而言,啤酒行業集中性跑馬圈地已經告一段落,但是仍有部分企業基於區域市場考慮選擇並購或者擴張産能,百威英博、青島啤酒較為明顯。”

  “終端是買來的,消費是灌出來的,市場是搶出來的!”方剛稱,但是,以地面戰為擅長的啤酒行業把重兵集結在渠道壁壘上,龐大的渠道費用與可憐的品牌費用形成了不相稱的對比。

  在這方面,雪花啤酒方面是這麼説的:2014年,面對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公司增加對促銷和市場宣傳費用的投入,但通過發揮集中採購及規模優勢,積極推進精益生産,並致力深化産品結構調整,帶動平均銷售價格上升,以此來舒緩成本上漲壓力。

  目前,我國每人平均啤酒消費量達34.2升/年,已經略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約33升/年。以雪花啤酒為例,截至2014年底,在中國內地經營著超過95間啤酒廠,年産能超過2000萬噸。

  在多位啤酒業人士看來,無論從噸位還是到銷售額,如今啤酒都算是快消品中最大的品類,經過這麼多年的奮馬加鞭,如此大的産能基數很難再現昔日高增長態勢。

  那麼,在新常態下,各家啤酒巨頭何去何從?

  在方剛看來,新常態下的一個關鍵詞就是“調結構”。“一是速度沒了結構在,産品結構從金字塔形的低端結構逐步向中高端轉移,中高端的結構增長將是企業業績增長的主力;二是噸位少了金額在,新常態下,噸位考核的比重將降低,以結構調整為中心的金額考核會登場。”

  方剛還稱,從盈利品類轉入常規品類,從季節性消費到常態化消費,易拉罐啤酒將是接下來行業的一個增長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