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低油價或衝擊頁巖氣産業 我國開採成本高於美國

  • 發佈時間:2015-01-09 10:32: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傳統石油生産國沙特的日子最近不太好過,國際油價已經跌到了70美元一桶,相比6月時的價格,降幅達到40%。新一期的《經濟學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北達科他州和德克薩斯州的頁巖氣開發商。” 其封面的漫畫也更生動地展現了這個事實:背靠背的阿拉伯酋長和美國工人各自手持油槍,用輕蔑的余光瞄著對方,一副劍拔弩張的架勢。

  頁巖氣企業的來勢洶洶讓人再次想起了美國一直標榜的“頁巖氣革命”,外界也一直有“陰謀論”的猜測。那麼,頁巖氣是否真是美國精心策劃的“大陰謀”?面對沙特的“打折促銷”,頁巖氣産業又能扛多久呢?

  “60美元”油價或成頁巖油企業可承受下限

  《經濟學人》的文章指出:OPEC成員國想縮減産量,借此將油價拉上去。但沙烏地阿拉伯似乎想採用另一種戰術:坐看油價下跌,將高生産成本的頁巖油企業擠出石油界。針對這種態勢,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表示,歐佩克本身是一個“保價聯盟”,但現在其內部對於是否減産的回答也不一致,這是因為各個成員的産油成本也不一樣。另一方面,美國頁巖氣的開採減少了自己對世界原油的依賴,其開採成本也會隨著技術進步而降低。“所以説某一方什麼時候‘扛不住’,要取決於競爭的過程。目前來看,各方正在趨向達到一個新的平衡,而這個平衡大約將出現在50~60美元每桶的水準上。”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教授林伯強認為,目前的低油價是暫時的,但如果持續1~2年,就會對頁巖氣産業産生較大的衝擊。至於頁巖氣産業可以承受的油價下限,他的估計是“60美元”。

  美國頁巖氣“陰謀論”沒有根據

  2012年,美國頁巖氣産業顯示出了頹勢,許多企業瀕臨破産。《紐約時報》、《外交政策》等媒體曾先後提出質疑,甚至將頁巖氣産業下一個“兩房危機”。他們認為,美國頁巖氣産業掩蓋了巨大資源遞減率(一些氣井的壽命往往只有一至兩年)這一隱患。

  國內媒體和業界人士也有“頁巖氣革命是美國試圖讓中國接盤的陰謀”、“向中國兜售頁巖氣是為了能夠讓資本解套,也使我國的轉型資金都套在頁巖氣上”的聲音。

  林伯強則認為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美國僅僅去年一年開採並使用的頁巖氣已經達到3000億立方!而我國歷史上所有的開採量才1600億立方,還不及美國一年的量。這是一個極大的數量差,人家已經有了那麼巨大的投入和産出,陰謀論也就是無稽之談了。”

  周鳳起也表示,外界確實流傳各種“陰謀論”的説法,但這些並不是主流,油價下跌也是遵循客觀經濟學規律的。

  我國頁巖氣産業還有很長路要走

  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nergy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此前的估計,中國頁巖氣儲量為31.57萬億立方米,佔全世界總量15%,居全球之首。但另一方面,我國頁巖氣資源的分佈很分散,而且地質結構複雜,不利於大規模集中開採。

  周鳳起強調,真正對産量有意義的並不是地質儲量,而是探明的可開採儲量,實際的産能還取決於生産規劃、管道建設等眾多因素。我國的地質結構與美國大不相同,頁巖氣在美國的地下埋藏較淺,其開採成本也低於我國。

  另一方面,雖然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已累計投資200億元,鑽井達到400口。但對於頁巖氣開採的目標也並未定得太高,根據《頁巖氣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力爭達到頁巖氣年開採量為600億至1000億立方米,這與美國的産量相比仍然是個很小的數字。因此,周鳳起認為,頁巖氣在我國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只能説有一定的期望,目前來説,油價大跌也並不會對我國的頁巖氣産業産生什麼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