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多措施治理審批難 鼓勵強化網際網路思維
- 發佈時間:2015-01-08 00: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孔彬彬
“説實話,大多數審批事項都可以實現網上辦理,這是解放生産力啊!各地方、各部門完全有條件實現這一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説。
昨日(1月7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規範和改進行政審批的措施、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他還鼓勵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強化“網際網路思維”。
會議認為,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審批“沉疴”,著力規範和改進行政審批行為,治理“審批難”,是在不斷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解決“審批多”基礎上,政府自我革命的進一步深化。
李克強指出,簡政放權改革要給政府削權,把不該有的審批事項堅決取消、下放到位;同時,對於那些確實需要保留的審批事項,還要規範流程,構建一個“行政權力的法治化系統”。
行政審批攻“多”再克“難”
2014年以來,國務院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完成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00項以上”目標。
在解決“審批多”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審批難”問題也同時受到重視。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正處在一個發展並向現代性社會邁進的過程中,所謂政府職能轉變,主要是指要減少過去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尚未改變的、對市場或社會過多介入的事項。
“這並非是説政府不要搞行政審批,恰恰相反,該搞的行政審批,應當繼續搞,因為它是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手段,是政府權力的一個重要表現。”竹立家説。
基於此,提高必要審批的行政效率顯得尤為關鍵。
2015年1月初,李克強在廣東調研考察期間,主持召開外向型企業座談會。一位企業負責人向總理訴苦:企業的出口退稅手續,一旦涉及到跨省辦理,發函回復常常遇到辦理人員“拖拖拉拉”,本來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手續,經常需要半年甚至一年。
“好像多拖幾天不辦,就顯得自己‘權力很大’。實在沒必要貪戀這個權力嘛!”常務會議上,總理重提此事時表示,“審批的過程完全可以加快,也應該加快。否則政府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更稱不上是現代政府。”
按照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表述,治理“審批難”是推進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關鍵一環,有利於提高行政效能,促進行政權力法治化,防止權力尋租,營造便利創業創新的營商環境,激發社會活力和創造力。
其實,有些地區已經走在改革前列。2014年5月,天津濱海新區在全國率先成立行政審批局,通過“一顆印章管審批”的體制改革,向投資貿易便利化邁出關鍵一步。
“審批人員減少了75%,使政府運作的成本極大降低。”審批局局長張鐵軍介紹,政府將降低的運作成本反饋給社會,減少了1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為申請人減輕了更多的負擔。
多項措施提高審批效率
按照依法行政、公開公正、便民高效、嚴格問責的原則,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多項措施。
首先是推行“一口受理”。承擔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全面實行“一個窗口”對外統一受理,申請量大的要安排專門場所,對每一個審批事項都要編制服務指南,列明申請條件、基本流程、示範文本等,不讓地方、企業和群眾摸不清門、跑累了腿。
其次是實行“限時辦理”。建立受理單制度和辦理時限承諾制,各部門受理申請要出具受理單,依法依規明確辦結時限,不得以任何理由自行延長審批時限,防止審批事項久拖不決。
會議還提出要探索對多部門審批事項實行一個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協同的 “一條龍”審批或並聯審批,讓審批提速。
河北某市行政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實現並聯審批除相關部門打破利益藩籬,提高辦事效率外,大數據的作用十分明顯,各部門共用審批材料和資訊後,就能更好實現並行辦理。
國務院還強調審批需嚴格 “規範辦理”。各部門要對承擔的每項審批事項制定工作細則,明確審查內容、要點和標準等,嚴禁擅自抬高或降低審批門檻,避免隨意裁量。
據記者了解,天津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就有一個名為 《審批標準化流程》冊子,上面細緻記錄著相關審批工作員所負責的多條審批細則,通過標準化減少自由裁量權。
按照會議要求,未來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外,所有審批的受理、進展、結果等資訊都要公開。各部門要切實履行對申請人的告知義務,及時提供諮詢服務。強化內部督查和社會監督,建立申請人評議制度。杜絕暗箱操作,給群眾一個“明白”。
會議強調,各部門要積極推行網上預受理、預審查,加強國務院部門間、中央和地方間資訊資源共用,盡可能讓地方、企業減少為審批奔波,切實方便群眾。
李克強鼓勵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強化“網際網路思維”。
“説實話,大多數審批事項都可以實現網上辦理,這是解放生産力啊!各地方、各部門完全有條件實現這一點。”李克強説,“而政府真正要加強的工作就是事中事後監管:對審批者實地抽樣調查,同時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我剛到深圳考察過一家新開業的網際網路銀行,他們不用網店、不用信貸員,僅依靠生物識別技術、大數據分析就能實現網上直接放貸,這是一種革命性的經營方式。政府改革也要有這樣的膽量和氣魄!”總理説。
《《《
相關連結
李克強成為榮譽會員 一家創業公司火了
“好,我再為你們添把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説。一語擲地,總理成為了柴火創客空間這家企業2015年的首位榮譽會員。
2015年元旦期間,李克強前往廣東考察,眾多的創意創造與小微金融等企業成為總理訪問的對象。1月4日,李克強到訪柴火創客空間,並在空間負責人的邀請下作出上述允諾。
柴火創客空間管理員李歐亞回憶起當時與總理見面的情景仍然很激動。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柴火作為一個公益性的交流平臺,點燃了創新的種子,同時草根創客創業使得科技平民化,便於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總理也稱讚柴火創客空間的奇思妙想和豐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活力。這種活力和創造,將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不熄引擎。
而回顧2014年國務院部署的各項工作以及總理在公開場合的表態,可以發現,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支援力度也是空前之大。
總理探訪時連説五個“好”
據李歐亞回憶,除親自體驗了現場一些創客團隊們的項目之外,李克強總理還對空間內的其他項目裝置連連稱讚,感嘆“眾人合在一起,智慧就不是一星半點了”,並建議大型科研機構不要閉門造車,要學習民間創新,聆聽市場需求。
據在場工作人員回憶,在介紹柴火創客空間內的造物吧是如何為大眾和青少年提供低門檻的産品服務,並讓大眾從對創客的概念認知到大眾創新的轉化時,李克強對此連説五個“好”。
更讓李歐亞印象深刻的是,總理在參觀時問及運營是否存在困難,特別創客資本如何來,是否通過貸款。總理説,政府得扶持一把。
當前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傳統增長動力減弱,必須著力推動面向市場需求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發展增添新動力。李克強表示,特別是要注重走活體制機制創新這著棋,推動金融改革邁出新步伐,發展民營銀行和普惠金融,促進生産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産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集聚,讓眾多“創客”自由創業、能夠成業,使千千萬萬小微企業成長壯大、活力迸發。
總理的探訪給柴火創客空間帶來了極大的關注度。“申請加入柴火QQ群的人數每天都在暴漲。”一位柴火創客的工作人員説。
“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總理能夠來到柴火,對我們是一種極大的支援,同時,對創新創業也是極大的支援。”李歐亞告訴記者。
國家支援創新創業力度空前
與柴火創客空間蓬勃發展相同的是,全國各類的小微企業在2014年出現了井噴式增長,這與國家部署的一系列支援小微企業與創新創業發展的政策密切相關。
2014年,國務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達300多項。同時,一系列減稅減負政策推動了新一輪創業潮。
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3月1日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施以來,新設立企業數量大幅增長,3月至11月,全國新登記註冊市場主體1004.71萬戶,其中企業286.62萬戶。
在創業的火種被引燃後,正如總理所説,“要使它越燒越旺。不僅要讓企業 ‘生出來’,還要讓他們‘活下去’、‘活得好’!”
對此,2014年9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簡政放權、稅收減免、融資支援、財政支援、專項資金和資訊支援等政策幫助創業火種越燒越旺。
最直觀的資訊是,從2014年10月1日起,月銷售額3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將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在此之前,這項稅收減免措施僅面向月銷售額2萬元以下的企業。
李克強説,從眼前看,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戰場”,是頂住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一招”;從長遠看,通過扶持小微企業,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也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招”。
2014年1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普遍性降費,即將減負重點放在面向企業的各種收費上。並且,將以往對小微企業的“偏愛”擴展到整個企業面。會議列出了四項具體減費措施,預計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400多億元。
政府與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都非常重要,儘管這兩者定位與使命不同。政府更強調宏觀,強調政策引領與環境的營造。而企業是創新的真正主體,是最重要的環節。工信部電子情報研究所副所長萬鵬遠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因此更要用自身資源來引導促進創新與創業,推動企業自身發展並促進宏觀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