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推一批重大工程 釋放出加速穩增長信號

  • 發佈時間:2014-11-20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國家發改委日前明確將重大工程建設作為定向調控的重要抓手。在具體實施中共有七個重大工程包,分別是資訊電網油氣等重大網路工程、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産資源保障工程。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取消核準的項目包括鋼鐵、有色、水泥、化肥等産能過剩行業。筆者認為,這七個重大工程包是“補短板”的工程,對於穩增長、調結構、推升級具有關鍵作用。

  首先,把重大工程建設作為定向調控的重要抓手釋放出加速穩增長的信號。

  今年經濟運作表現出下行壓力,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7.3%,低於全年增長目標,經濟放緩意味著在今年剩下的不到一個月半時間裏,穩增長可能回到首要位置,定向調控必將加碼。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對外貿易增長乏力,國內消費的拉動作用正在增強,但仍不足以使經濟增長保持在目標區間內,因此定向調控一批重大工程投資將成為穩增長的重磅武器。

  以交通工程為例,有數據顯示,在10月16日到11月5日這21天的時間裏,國家發改委先後批復了16條鐵路和5個機場共21個基建項目,這些項目總投資達6933.74億元。這將顯著拉動經濟增長。

  今年以來依靠定向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對衝了投資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10個月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5.9%,創近13年來新低,雖然增速放緩,但定向調控對衝了固定資産投資的放緩,不僅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加快,前10個月同比增長22.6%,增速比前9個月提高0.4個百分點,而且鐵路投資增速更是明顯,今年前三季度鐵路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較上半年加快14.5個百分點。

  其次,健康養老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尚不存在産能過剩,這些重大工程投資不會導致産能過剩,相反一定程度上會成為疏通産能過剩行業的渠道。

  目前我國産能利用率為78.7%,處於較低水準,許多行業負債率上升,利潤水準下降。這説明,當前我國産能過剩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凸顯化解産能過剩的進程緩慢而艱難。

  此次國家發改委對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項目放權,完全由企業自己拍腦袋決定項目投資並不會擴大過剩行業的産能,目前倒逼過剩産能退出的市場環境初步形成,市場會倒逼企業抑制過剩産能。

  數據顯示,鋼鐵行業前9個月銷售收入利潤率為0.71%,電解鋁為負3.73%,基本上是微利或者是不賺錢了,因此企業擴大産能的意願明顯減弱,投資更趨於理性,上述七個重大工程包可以優化産業結構使過剩行業的投資轉移,更多投向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的項目。

  當然,鋼鐵等項目放權這並不意味著要把化解産能過剩的事情完全撒手交給市場,而是要圍繞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長效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