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擴大進口獲政策利好 通關一體化改革將延伸內陸

  • 發佈時間:2014-11-07 09:30:51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擴大進口再遇政策“東風”。6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明確,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進口,穩定資源性産品進口、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進口,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提高進口貿易便利化水準,大力發展進口促進平臺,積極參與多雙邊合作。

  專家表示,伴隨美國QE全面退出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範圍的擴大,為我國擴大進口提供良好環境。而“一帶一路”、中韓自貿區、中澳自貿區等多雙邊機制的建立,也將大大減少進口時間和成本,並促進我國高精尖技術的進口,助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內陸地區國際大通道建設等戰略部署,創新多式聯運監管,把區域通關一體化擴大到內陸腹地和沿邊地區,最終將實現全國海關一體化通關。

  穩定資源性産品進口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表示,我國進口商品由資本品、中間品和消費品三大類構成,主要由國內投資、生産配套和消費,以及加工貿易所需進口等因素拉動,進口需求由市場決定。《意見》中的各項政策措施,將著力發揮進口對優化結構和創新升級的促進作用,強調發揮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和繁榮國內市場的作用。

  《意見》指出,繼續鼓勵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進口,加快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進口信貸支援力度,支援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企業開展進口設備融資租賃業務。抓緊修訂完善科教用品和科技開發用品進口稅收政策。

  資源性産品進口方面,《意見》要求,完善國家儲備體系,支援和鼓勵企業建立商業儲備。鼓勵企業加快海外投資,支援境外能源資源開發,鼓勵戰略性資源回運。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適度擴大再生資源進口。

  實際上,目前國際大宗商品正處於價格低谷。“未來一個時期內,中國對資源性商品仍處於‘逢低吸納’態勢,”中國五礦商會副會長于毅接受採訪時表示,與我國産業轉型和結構調整進程相適應,這個大趨勢暫時不會改變。

  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明確,合理增加一般消費品進口。加快與相關國家就水産品、水果、牛羊肉等産品簽訂檢驗檢疫協議,積極推動合格的加工企業和産品備案註冊。支援具備條件的國內流通企業整合進口和國內流通業務,鼓勵國內商業企業經營代理國外品牌。

  實際上,相較于其他産品,我國消費品進口關稅仍然相對較高。有專家解釋,此前國內對消費品進口的阻力來源於,擔憂我國長期依賴進出口消費品不利於國內産業成長,並抑制國內企業出口能力。不過,這幾年內,國內對消費品進口的總體趨勢是越來越開放。

  而對於備受關注的中高端消費品關稅降低的問題,《意見》並未有所回應。對外經貿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寶成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消費市場的活躍除拉動國內進口外,還將刺激本國市場趕超國際企業,應該大踏步繼續降低消費品稅收,並減少非關稅的阻礙,包括質檢標準、報關效率、清關效率等,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這也符合我國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引擎的作用。”

  《意見》也明確,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進口。積極擴大國內急需的諮詢、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生産性服務進口和旅遊進口。加強人員流動、資格互認、行業標準制定等國際磋商與合作。

  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保持較快發展勢頭,但與發達國家差距仍然較大。劉寶成解釋,一直以來,我國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中國防止泡沫經濟的防火牆,對服務貿易的發展有所忽略。隨著國內消費額度不斷下降,對中高端的服務業産生較大需求,也有利於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和升級。

  加快推進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

  在劉寶成看來,目前我國面臨的國際大環境比較利於擴大進口。一方面,美國QE全面退出,人民幣升值壓力減少,相同的金額可以購買更多的商品,有利於擴大進口;另一方面,伴隨人民幣國際化的逐步擴大及中央對外匯管理額度的下放,企業進口可以減少對外匯的依賴。

  國內也正致力於營建便於擴大進口的政策環境。《意見》要求,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加緊在上海自貿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適時調整自動進口許可貨物種類,加快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商品無紙化通關試點,不斷優化海關稅收徵管程式。

  另外,對進口貨物實行24小時和節假日預約通關。《意見》還透露,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省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的基礎上,還將加快推進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工作。繼續完善檢驗檢疫制度,縮短檢驗檢疫時間。

  “與傳統的轉關流程相比,區域通關一體化減少了通關環節,減少企業往返辦理貨物放行手續時間。”商務部上述負責人表示,企業同時可以自主選擇通關地點,自主選擇通關方式。對於跨關區通關的進口貨物,企業可以自行選擇運輸方式,大大縮減物流時間和成本。

  目前,京津冀通關一體化已于7月1日正式實施,長三角海關先行先試、廣東省通關一體化改革均于9月份同步實施。上述負責人透露,未來將創新多式聯運監管,把區域通關一體化擴大到內陸腹地和沿邊地區,最終實現全國海關一體化通關。

  另外,《意見》還明確,大力發展進口促進平臺,積極參與多雙邊合作。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發揮中國與沿線國家各自的比較優勢,挖掘合作潛力,拓展合作領域,抓緊收穫早期成果,鼓勵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加工生産並擴大加工産品進口。(記者 趙曉娜)

  焦點

  汽車“平行進口”進入實施階段

  進口車售價高企有望解決

  11月6日,國務院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這意味著,經過近3個月討論,汽車平行進口試點獲得國務院肯定,將會在上海加速推進。分析指出,一旦汽車平行進口全面鋪開,進口汽車售價高企的問題將得到根本性解決。

  據《意見》第五條的內容,明確要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其中包括調整汽車品牌銷售有關規定,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適時調整自動進口許可貨物種類,加快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商品無紙化通關試點,不斷優化海關稅收徵管程式。

  本次《意見》的出爐是國務院首度發文支援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意見》發佈之後,上海自貿區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將進入了全新的實施階段。

  據悉,“平行進口”指除總經銷商以外,由其他進口商從産品原産地直接進口,其進口渠道與國內授權經銷渠道相平行。不過,汽車平行進口要在上海試點實施,其前提是要修改現有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目前,《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統一規定了汽車品牌的經營預測、網點佈局方案、網路建設進度及建店、軟體和硬體、售後服務標準等等。這便強化了跨國車企在我國市場的壟斷地位,反之逐步將國內沒有品牌授權的進口車貿易公司清理出市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