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業結構調整“定向”: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 發佈時間:2014-09-05 09:02: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馬巾坷
9月4日召開的北京市農業結構調整工作部署會上釋放出強烈信號,北京市委、市政府即將下發意見,明確今後一段時期到“十三五”期間,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將立足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説,農業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調整史,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北京的農業要與首都功能定位和市民需求緊密結合。今年初,按照中央領導視察工作時的指示精神,北京市明確提出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並努力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圍繞這個定位,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迎來了調結構、轉方式的契機,未來發展將以節水富民、提質增效為目標,按照京津冀協同、農林水結合、城與鄉互動、種養業協調的思路,堅持“量水發展、生態優先、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的原則,全面提升都市型現代農業應急保障、生態休閒和科技示範水準。
會議佈置工作時提出此次結構調整,要調出新方式,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合作為紐帶;調成高效益,提高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率和資源利用率;調到可持續,時刻不能忽視佔GDP不足1%的農業的巨大價值,不能小看除政府和市場外大自然的重要作用,不能缺少富含文化底蘊和鄉愁的農林水資源。
結構調整將以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為突破口,針對北京缺水現狀,按照“地下水管起來、雨洪水蓄起來、再生水用起來”的原則,推進設施節水、農藝節水、機制節水、科技節水。到2020年努力實現農業用新水從去年的7億立方米左右下降到5億立方米左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進一步提高,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同時通過大力發展林業,預計增加森林資源38萬畝以上。
具體的結構調整方案將按照“調糧、保菜、做精畜牧水産業”的要求推進,將地下水嚴重超採區和重要水源保護區定為重點控制區域,區域內逐步有序退出高耗水作物種植,採用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果則果、宜休耕則休耕的方式恢復水源涵養功能;暫不能退出的發展旱作農業或種植生態作物;不再新增加菜田,已有菜田在採取嚴格節水措施前提下予以保留;規模畜禽養殖場實現節水、迴圈、健康養殖,未達到規模生産的散戶養殖有序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