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開最大罰單 如何看待反壟斷案中蒼蠅與老虎

  • 發佈時間:2014-08-21 07:03: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劉世昕 楊傑  責任編輯:陳晶

  發改委開出12億元最大罰單

  如何看待反壟斷案中蒼蠅與老虎

  一份總額為12.354億元的罰單,再次刷新了國家發改委對企業價格壟斷行為處罰的數額最高記錄——今天上午,國家發改委宣佈,對日本住友等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196億元,對日本精工等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4.0344億元。

  此前,國家發改委曾兩次開出過上億元的反價格壟斷罰單,一次是2013年8月,對合生元等6家奶粉企業開出6.9億元罰單;再一次是2013年1月,對LG等6家境外液晶面板企業操作價格進行處罰,經濟制裁總金額為3.53億元。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曄等專家認為,此次國家發改委對12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的處罰有多項之最,比如,處罰的涉案企業最多,有12家之多;處罰的金額最高,有6家企業的處罰額度超過億元,總額高達12億元。

  2012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組建時間最短的部門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頻頻掀起反價格壟斷的風暴,處罰的行業,既有白酒、黃金飾品等與老百姓生活直接相關的消費品,也有液晶面板、汽車配件等工業原材料産品,其最終的結果是,相關産品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由此也引發了民眾的期待,未來的風暴將刮向誰?

  處罰額度佔上年銷售額10%左右時,足以起到震懾作用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説,國家發改委正在對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反價格壟斷的調查。2月召開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就坦言,汽車配件反壟斷問題是全世界不少國家反壟斷執法部門都關注的問題,國家發改委還在做一些週邊調查,尚未正式立案。

  今天的處罰決定則給出了一份清晰的調查結果。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電裝、愛三、三菱電機、三葉、矢崎、古河、住友等8家日本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為減少競爭,在日本頻繁進行雙邊或多邊會談,互相協商價格,多次達成訂單報價協議並予實施。

  價格協商涉及中國市場並獲得訂單的産品包括起動機、交流發電機、節氣閥體、線束等13種。經價格協商的零部件用於本田、豐田、日産、鈴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種車型。

  2000年至2011年6月,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4家軸承生産企業在日本組織召開亞洲研究會,在上海組織召開出口市場會議,討論亞洲地區及中國市場的軸承漲價方針、漲價時機和幅度,交流漲價實施情況。

  這4家軸承企業在中國境內銷售軸承時,依據共同協商的價格或互相交換的漲價資訊,實施了漲價行為。

  國家發改委今天認定,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涉嫌達成並實施了汽車零部件、軸承的價格壟斷協議,違反了我國反壟斷法規定,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不正當地影響了我國汽車零部件及整車、軸承的價格,損害了下游製造商的合法權益和我國消費者利益。

  國家發改委還特別強調,這兩起案件中的企業,違法行為持續時間超過10年,違法情節嚴重,國家發改委依法予以從重處罰。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産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注意到,國家發改委開出的罰單中,對涉案企業按違法情節不同,分別給予上年銷售額4%、6%或8%的處罰。這樣的處罰額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趙佔領説,按照業績的標準,佔企業上一年銷售額1%~10%的鉅額罰款,能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不僅會對被罰企業本身造成壓力,也能為同行業的其他企業敲響警鐘。罰單有利於企業停止壟斷行為,此前,奧迪、賓士等品牌所屬的企業已經開始對其零配件採取降價的策略。

  汽車零配件價格扭曲備受詬病

  在國家發改委今天公佈的調查結果中專門提到,對第一家主動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日立公司,免除處罰。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説,這兩起案件調查難度在於,很多違法事實發生在境外,調查人員無法到實地調查取證。另外,一些操縱價格的會議發生在2000年左右,這些企業的員工許多已經離職,也給取證帶來了困難。但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反價格壟斷部門在白酒、液晶面板、電信領域的重拳出擊也對一些企業起到了威懾作用,一些企業開始在自首和被處罰之間權衡。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説,許多跨國供應商都知道,各國對反壟斷的處罰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免除處罰就相當於給未來帶來收益。所以,有的企業是在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函之前就自首了,有的雖然沒有自首,但在正式調查中,主動配合調查,如實提供資料。

  有報道稱,今年4月2日,日立公司在梳理自身業務、判斷涉嫌違法的情況下,到國家發改委做了主動報告。據介紹,正是日立的自首讓執法人員有可能在隨後的4個月內掌握了12家企業價格壟斷的脈絡。

  今天,日立公司也對外表示,已經接到了國家發改委關於日立汽車系統在部分汽車零部件的銷售上違反了中國反壟斷法的通知。並且進一步解釋説,由於日立汽車系統全面配合國家發改委的調查,並且主動報告並提供重要證據,得以適用減免處罰制度,最終被免除罰款等一切行政處罰。

  王曉曄認為,今天的罰單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對自首和配合調查的企業採取寬恕政策。畢竟企業向政府通告資訊,減少了執法的成本,有理由免除處罰。

  在業界,汽車零配件價格扭曲早就備受詬病。華泰財險副總裁張宗韜介紹説,這幾年,車價一直在下降,但配件價格一直在上漲,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維修成本在不斷提高。今年年初,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協會通過多年的調查,發佈了汽車“零整比”調查,披露了18種常見車型的“整車配件零整比”和“50項易損配件零整比”等數據。研究成果顯示,國內不少車型零配件價格貴得離譜,一款賓士車型零配件總價竟是整車價的12倍。

  張宗韜説,兩家協會也曾把調查結果向國家發改委彙報,或許這些數據給此次調查提供了一些事實依據。

  反壟斷案件裏的蒼蠅和老虎

  12億元的罰單被不少專家認為是我國反壟斷法實施6年來,執法部門出拳最重的一次。趙佔領認為, 儘管反壟斷法已經實施6年,但執法高潮卻是在最近一年才開始掀起。

  作為學者,趙佔領認為,執法部門還應該持續作為。他介紹説,按照職責的劃分,我國負責反壟斷的部門有3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但從各部門的作為來看,國家發改委動作頻頻,商務部也對一些並購行為進行審查,但國家工商總局明顯地作為不足。而壟斷行為中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搭售”、“拒絕交易等行為”都需要國家工商總局發力,不該缺位。

  除了執法機構需要更多作為外,趙佔領還認為,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應該加強透明度。應將調查過程和處分書公開,目前公眾只知道處罰結果,但執法部門依據什麼處罰,也應該給出答案,這樣才能加強對其他企業的指引作用,也能減少外界對“只管外企壟斷”的指責。另外,還有一些新興領域的壟斷也值得監管部門關注,比如網際網路領域的壟斷。

  事實上,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在反價格壟斷領域內的頻頻舉旗也引發了民眾的更多期待。許昆林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是,為什麼反壟斷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為什麼反壟斷不涉及兩桶油……

  許昆林的答覆是,只要存在壟斷問題,不管大小都應該查。比如,國家發改委曾對山東兩家企業壟斷復方利血平原料藥案件進行查處,相比之下,這兩家企業算不得老虎,但他們的行為卻直接損害了千萬患者的利益,而這些患者都屬弱勢群體,這樣的蒼蠅打起來也很必要。

  在許昆林看來,反壟斷案件的查處力度不足並不是執法部門對涉案企業有所畏懼,更多的是執法力量的薄弱,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員只有幾十名,但在不少國家的反壟斷執法機構中,基本配置是上千人。

  也有很多人問許昆林,反壟斷風暴下一個刮向誰?他説,只要有壟斷的問題,都會去調查和處理,沒有設定重點領域。眼下一個客觀原因是執行力量薄弱,很難有更多力量主動出擊,目前舉報的線索也足夠執法人員應付一陣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