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環保 > 正文

字號:  

環境保護稅立法有望提速 已理出稅收徵管流程

  • 發佈時間:2014-11-05 07: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近期密集釋放的政策信號顯示,環境保護稅立法進程提速。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以“依法治國”為主題,使環境保護稅立法預期再度升溫。近期有媒體報道,財政部會同環境保護部、國家稅務總局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已形成環境保護稅法草案稿並報送國務院。

  “面對突出的環境問題,我國政府不斷地出臺各項應對舉措,但仍然停留在政策層面,環境保護稅如果開徵將從法律層面規範企業更加環保。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産能嚴重過剩行業在開徵環保稅後,將受到影響。”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應做的是切實保障環境保護稅的合法性、強制性,加強監督管理,落實環境保護稅的徵收。

  “環境保護稅的立法,將加速落後過剩産能的淘汰,表明瞭國家對環境治理的決心。與此同時,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的行業正面臨越來越沉重的環境壓力和環保責任,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的行業需求日益突出。”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環境保護徵稅對象特殊,徵管流程複雜,已經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調研,初步梳理出環境保護稅徵管流程,完成了國際經驗收集整理和初步的數據測算工作。

  “環境保護稅完成立法後,對於能耗大、污染排放較重的企業而言,其所承擔的成本就要提高,負擔也加重,從而使得外在成本內部化,由此迫使企業改善技術,加強管理,降低能耗,減少污染。”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蘇明表示,徵收環境保護稅可以提高政府籌集環境治理資金的收入水準,從而使政府加大環境治理的投入力度,改善環境污染狀況。如果經過一個時期,企業排污減少了,環境改善了,政府籌資會隨之降低,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現階段制定並開徵環境保護稅,以及建立環保稅收體系基本條件已具備。”對於環境保護稅的徵收標準和稅率劃定問題,一些環保部門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建議,對造成不同污染程度的企業區別對待,徵收不同的稅賦,培養企業減少污染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稅收資金如何分配才能調動各方積極性這一問題,蘇明認為,環境保護稅是地方稅,應以地方為主,但中央還應佔有一定的分配比例。我國的排污收費90%歸地方政府,10%歸中央,所以從政策連續性的角度講,費改稅之後,中央集中10%左右的資金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地方之間做一些調劑,適當地發揮調節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