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房産 > 正文

字號:  

如何化解商業地産過剩困局?

  • 發佈時間:2015-08-12 15:5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8月12日電商業地産經歷了十年的高速發展,目前已經到達了相當龐大的規模,有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商業地産開發總量已達到5.64億平方米。

  體量巨大,隨之出現的産能過剩問題也不容小覷。“目前國內各主要城市商業地産供過於求,短期內供應消化壓力較大。”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的報告指出,商業地産開始面臨産能過剩的威脅,泡沫化傾向越加顯著,市場空置率增高的風險加大,商業地産觸地就賺、拿地就贏的時代將一去不返。

  如何化解商業地産面臨的風險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每一個物業,都要主動找到他的真實需求。”在説到如何化解商業地産産能過剩的問題時,陽光100集團常務副總裁范小衝如此表示。

  從被動到主動,不僅是思維的轉變,更要有切實的行動,目前已有很多房地産開發商從自身做起了“文章”,如從粗放式向精細化,從銷售型向持有型,從單純購物到體驗休閒,從重開發到重經營。

  未來十年商業地産的發展將更加主動地迎合市場的需求。目前,部分商業地産開發商已經做出了改變。以市場上出現的兩類“Work”創新為例,其中包括以“WeWork”為原型的SOHO3Q、“Urwork”模式和駿豪地産的“iWORKS”模式,這兩種模式均在滿足不同用戶商業需求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雖然都是work模式,但SOHO3Q和“Urwork”都是針對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提供的靈活辦公環境,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協助運營的服務。與之相比,針對高端客戶群體的駿豪“iWORKS”跳出了傳統work模式,不僅滿足了成熟企業內部創新、創業的需求,還滿足了不同客戶群體交流以及企業創新發展的需要。從“重開發”向“重運營”的轉變,駿豪地産正是在做這樣的探索,開創了一種新的模式,並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從經濟學角度而言,所謂的産能過剩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商業地産需要重新審視商業地産未來發展的基礎上,苦練內功,加強運營和管理團隊的建設以提升自己商業平臺的資産管理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