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房産 > 正文

字號:  

10月樓市成交創年內新高 部分城市再現高價拿地潮

  • 發佈時間:2014-11-13 18:17: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13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4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全國住宅銷售頹勢已見逆轉。與此同時,10月以來,多城同現土地熱拍。業內人士預計,年末新一輪土地盛宴或將上演。

  10月樓市成交創年內最高,一線城市表現尤為突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的降幅均比前9個月有所收窄。其中,成交面積降幅0.8個百分點,銷售額降幅收窄1個百分點。

  從10月份單月數據來看,商品房銷售面積當月突破1億平方米,降幅比9月減緩8.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亦超過7000億元,降幅比9月減緩8.2個百分點。

  機構數據顯示,作為全國樓市風向標的一線城市表現尤為突出。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發佈研報顯示,10月份的全國市場成交創下了年內最高。其中,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分別出現了17.4%、42.5%、63.1%和52.5%的環比增幅。

  穆迪高級分析師曾啟賢稱,10月全國住宅銷售面積企穩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城市的住宅限購政策已經取消或放寬以及“9.30房貸新政”的出臺。

  此外,各地集中調整公積金政策也“助長”了市場溫度。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調整公積金政策,其調整方向主要是:降低首付、提高額度、放寬二套貸認定、允許異地互貸等。

  樓市回暖難改銷售疲軟大勢,降價跑量仍是房企“去庫存”方式

  雖然“9.30新政”後,房地産市場快速回暖,多家房企銷售有所改善,但中國房地産資訊集團分析師沈曉玲認為,房貸新政雖然有力,但僅年末3個月的效果釋放難改整年的銷售疲軟大勢。從最近房企公佈的數據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距離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依然有很大差距,很多已完成無望。

  據目前已公開10月份銷售數據的21家房企來看,2013年前10個月的銷售目標完成率平均值達到88.3%,而2014年此數據僅為74.2%。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沒有一家企業提前完成2014年度銷售目標,標桿房企金地集團目前僅完成目標的55%。

  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年前三季度市場持續不振是造成業績不力的主要因素。一家大型房企副總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在低迷的市場中,不少房企為加速去庫存化,已經採取降價跑量等促銷方式,加速提升銷售業績,目前房地産市場已整體經歷過一輪降價。在“9.30新政”出臺後,由於多數房企依然執行“以價換量”的主流銷售策略,因而在業績上未有提升。考慮到前三季度已經奠定的銷售壓力,很多企業僅靠最後兩月,恐難完成銷售目標。

  土地成交開始逆轉,部分城市再現高價拿地熱潮

  國家統計局數據同時顯示,1-10月份,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697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而1-9月份下降4.6%;土地成交價款7747億元,增長20.4%,增速提高8.9個百分點。

  中房信發佈研報稱,2014年一季度以後,市場環境逐漸轉弱。房企對後市預期轉向悲觀,對土地價格的預期較低,導致地方政府缺乏推地意願,紛紛捂地“惜售”,土地成交量下降。重點城市中,1-10月上海土地成交的建築面積同比下降33%,廣州下降31%,杭州、重慶和瀋陽分別下降了36%、20%和67%。“9.30新政”後,大多地方政府取消或放鬆限購,對改善型市場的提振明顯。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報告顯示,10月份10大房企新增土地儲備面積總量增幅明顯,達368萬平方米,環比大幅上升275.8%。其中,萬達大舉拿地190萬平方米,綠地拿地121萬平方米。該機構分析稱,隨著商品房成交回暖,龍頭企業已率先開始在土地市場上“抄底”拿地。

  多位業內人士均預計,年末全國土地市場將迎來推地高峰。公開數據顯示,10月部分一、二線城市已再現高價拿地熱潮。如10月22日,深圳今年首塊宅地拍賣即溢價85%,刷新了總價和單價紀錄;同日,上海張江南區宅地以高達93%的溢價率出讓,時隔一月再度刷新區域樓板單價紀錄;取消限購後的首次土地拍賣,南京的兩幅地塊均以高溢價出讓,其中城東宅地以15455元/平方米樓板價創下區域單價新高。

  進入11月,各地政府開始積極推地。廣州近期一口氣出讓19宗地塊,總起拍價超過300億元;上海亦將在年底前推出數幅“重量級”地塊,其中,董家渡地王將於11月17日掛牌交易,底價為248億元的天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