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京冀碳排跨區交易近一年 東方石化"賣碳"獲利50萬

  • 發佈時間:2015-10-28 09:18:3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林艷  責任編輯:吳起龍

  作為全國首個跨區碳交易市場,北京與承德跨區域碳排交易試點經過近一年的試點運作,兩地碳交易目前有了實質性進展。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了解到,本市東方石化、眉州東坡等重點碳排企業,通過購買承德的碳匯項目,不僅實現碳排“履約”任務,還有企業已開始在碳市場上實現盈利。

  京冀碳匯交易7萬噸

  2013年11月,本市開啟碳交易市場,要求百餘家重點碳排單位必須嚴格“履約”。所謂的“履約”指的是,重點排放單位每年會獲得由政府下發的一定數量的碳排放配額,各家必須按照這一數額控制自己的碳排放總量,如果超額排放則需在碳交易市場花錢向別家購買配額。未履約者,將以碳交易市場3-5倍的價格進行懲處。

  為了拓寬企業的履約渠道,降低履約成本,北京又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碳排放權抵消”的管理辦法,其中有一個抵消方式是,企業通過購買投資節能減排的碳匯造林項目,從而置換到新的碳排配額,這些配額可以用於“履約”,也可以用於交易。

  去年年底,京冀兩地啟動了跨區的碳排交易試點,這也是全國首個跨區碳市,北京、河北兩地在碳配額的管理、交易方式等方面,完全實現無差異的“一體化”。自跨區市場開放以來,河北承德市開始利用自身優勢,優先開發了林業碳匯項目,其中豐寧千松壩林場碳匯造林一期項目,被核定為可用於抵消16萬噸以上的碳排放量。這些可以用來抵消的碳排量,意味著碳排企業可以來“買碳”,林業碳匯項目業主通過“賣碳”實現創收。

  據了解,這一碳匯項目在北京市環交所掛牌交易當天,就有北京企業購買了3450噸,成交額達13萬餘元,成為首單成交的京冀跨區域碳匯項目。市環交所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北京碳市場已累計實現京冀碳匯交易7萬噸,碳匯項目的業主創收超過250萬元。

  東方石化“賣碳”賺了50萬元

  購買承德碳匯的企業中,北京東方石化有限公司算是一大“買家”,今年他們通過購買5萬噸的林業碳匯,實現了50萬元左右的盈利。

  “我們從2012年開始,進行了4輪的生産調整,不斷地停掉很多高耗能的設備。2013年碳交易開市以來,我們又開始進行碳資源管理,讓‘碳資源’轉換成‘碳資産’,以出售富裕的碳配額,為企業創造效益。”東方石化財務部主任周專政介紹了東方石化如何在碳交易市場中獲利的“秘訣”。

  周專政表示,由於東方石化一直嚴格控制著碳排放量,因此企業的碳排放量與“履約”配額基本一致,而之所以考慮購買碳匯,則是經過嚴格的論證和商業計算,他們通過購買5萬噸碳匯,用於抵消相應的碳排量後,從而將富裕出的碳配額出售,以實現碳收益。據透露,東方石化購入碳匯的均價為36元/噸,而售出碳配額的均價則達46元/噸,因此實現了50萬元左右的盈利。

  北京碳均價跌至40元

  與2013年開市價每噸50元相比,近來北京碳價有所下跌。據環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碳均價維持在40元/噸左右。“這還是在反映一個供求關係問題。頭一年很多企業還在適應碳交易市場,像去年有一段時間價格漲得比較厲害,因為大家都集中到履約期才購買碳配額,因此短時間容易‘爆發’。但今年企業都更熟悉履約內容,以及碳交易市場運作,所以有些就提前來買碳配額了。”據市環交所相關負責人分析,目前北京碳市場的價格為全國七個試點城市中最高,但市場一直較為穩定、健康。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碳交易市場經過兩年的運轉,目前碳排企業的“履約”情況以及交易市場越來越穩定。去年曾有10余家企業因為未“履約”,被開了高額罰單,但今年所有企業都履行了各自碳排控制的任務,“履約”率達10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