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新能源車開打 本土車企大施拳腳
- 發佈時間:2015-07-20 09:02:52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新華社
新能源車的戰火從來都未熄滅,關於未來新能源車屬於那種類型的爭論也從未停止。近日,中國本土品牌吉利、長城也加入了戰役,研究的方向也不再僅限于電動車。吉利集團斥資4550萬美元收購冰島碳迴圈國際公司,要在甲醇燃料技術領域位於世界領先地位,而長城則要打造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鏈。本土車企要在新能源領域大施拳腳。
吉利投資方向:甲醇汽車
善於抄底的吉利CEO李書福又開始了海外收購的步伐。這一回,不同於此前收購沃爾沃是為了提升品牌和銷量,7月3日該集團斥資45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2億元)收購冰島碳迴圈國際公司,則是為了在新能源領域大展拳腳。在此之前,吉利還收購了英國錳銅控股100%的股權,以及英國一家電動車研究公司Emerald Automotive。這一系列動作,都是為了甲醇能源汽車。
從技術的角度來説,甲醇汽車其實並不是個新鮮玩意兒,由於甲醇主要從煤和天然氣中提取,甲醇汽車在我國産煤大戶的山西、陜西、貴州、甘肅等多個省市都開展了試點。現在,根據甲醇的純度和比例不同,在中國市場上試點推廣的甲醇汽車燃料分為M85和M100(不摻汽柴油,只有甲醇和少量添加劑)為主,另外還有一種甲醇靈活燃料汽車FFV,這種汽車可以使用任何比例搭配的甲醇和汽油混合燃料。由此可見,跟純電動車相比,這種類型的車沒有里程焦慮,燃料添加也跟加汽油一樣方便快捷,在使用方式上與汽柴油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跟乙醇汽車、氫燃料電池車相比,它是從煤和天然氣中提取的,成本低廉,原料獲取也方便,在價格上有很大優勢。
那麼,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吉利從2005年開始研發甲醇汽車,當時國內並沒有哪家整車企業從事相關研發,目前,吉利甲醇汽車英倫SC7的銷售城市集中在我國4省1市,包括山西晉中、陜西寶雞、貴州貴陽、甘肅蘭州以及上海。在這個領域上來説,吉利絕對處於國內領先水準。不過,一些國際巨頭,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研發甲醇汽車,例如福特、沃爾沃、大眾等,都曾量産過甲醇汽車,在美國市場還曾有過大規模推廣,但由於政府政策、成本等多個問題,美國市場最終是放棄了甲醇汽車。
而吉利此次收購的冰島這家企業,于2006年成立,運營著世界首家可再生清潔甲醇工廠,在可再生清潔能源和採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潔甲醇燃料技術領域世界領先。
投資回報
其實吉利並沒有説明其預期的投資回報能有多大,但很顯然的是,開發投放一個新興的新能源車,可不僅僅是企業的事兒,國家的基礎建設還得跟上。此外,我國雖説是産煤大國,但煤與石油一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因此甲醇汽車也不太可能是終極産品,而跟混合動力一樣,是過渡期間的産品。因此,吉利能賭的,也就是純電動車還未有徹底突破的這段時間,此外,甲醇汽車由於成本低廉,續航力久,或將以可遠距離運輸的公共、工程用車的方式,作為電動車的補充。
長城投資方向:重壓電動車
從6月19日開始停牌的長城汽車,將近1個月後拋出了一個龐大的定增計劃。7月10日,據長城汽車公告顯示,將以不低於每股43.41元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38700.76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68億元,用於打造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包括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新能源智慧變速器項目、新能源汽車電機及電機控制器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項目以及智慧汽車研發項目。
從公告中可以看出,本次募資的50.8億元將用於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40億元將用於年産50萬台新能源智慧變速器項目,17億元將用於年産50萬套新能源汽車電機及電機控制器項目,10億元將用於年産100萬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項目,50.2億元將用於智慧汽車研發項目。
據悉,長城汽車在兩年內規劃了9款新車來支撐新能源車産品線,轎車、商用車、MPV和SUV等車型均有涉及,希望能夠在2020年實現新能源車累積銷量40萬輛的成績,到2025年累積銷量希望突破200輛的規模!
投資回報
相對於國內在電動車領域做得比較出色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企業,長城汽車在電動車領域算是後來者,首款純電動車移動EV也才上市幾個月而已,作為一個“小弟”,此次重金押寶電動車,可謂是個冒險之舉。
長城目前的優勢在於SUV車型,已經做到了本土品牌的老大,不過在新能源車領域,它不論是在電池、電機技術上,還是在充電設施建設上,都沒有優勢,相當於“從零開始”。因此,長城不論是購買成熟技術,還是自行研發,都得要加速前進才能夠趕得上前者的步伐。不過好在國家目前對電動車還是比較支援的,國家能源局7月6日表示,由他們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規劃于7月底發佈。
他山之石 日本三大車企:聯手支援氫氣站
日本三大汽車企業豐田、日産及本田汽車公司跟日本政府一同押寶氫燃料電池車。據悉,三大車企將聯合投資6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來支援日本氫氣站的建設與運營,未來,3家公司將共同承擔燃氣、石油批發等基建公司運營氫氣站的部分費用等。
日本在氫燃料電池車領域也走在了前面。此前,本田、寶馬都推出過氫燃料電池車,但由於成本高昂,所以一直都只推出了幾輛試驗車用於租賃。自豐田宣佈其氫燃料電池車技術可大幅削減95%的成本,這個領域才正式開始走進公眾的視野。豐田于2014年12月在日本國內率先發售燃料電池車“MIRAI”,售價72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7.8萬元),日本政府補貼後,實際價格5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7.1萬元),今年初,該車又走進了美國市場,預計金秋開售。本田也將於2016年3月在日本發售燃料電池車,日産或于2017年發售。
氫燃料電池車在使用上與汽柴油車無異,加氫只需要3~5分鐘,續航能力與一般汽柴油車相當,由於排放只有少量的水,絕對節能環保,因此被稱之為是終極新能源車。不過,基礎設施還是阻礙氫燃料電池車發展的一大障礙,氫燃料生産成本也還沒到消費者可支付的程度,因此日本才舉全國之力來全力發展,為的就是在未來競爭中佔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