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能源 > 新能源環保 > 正文

字號:  

中國光伏業再遭歐洲暗算 三成光伏商品被指逃稅

  • 發佈時間:2015-05-05 09:17: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責任編輯:朱苑楨

  三年之後,歐洲對中國光伏業的阻擊再度來襲。昨日,有消息稱,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再次提起申訴,指控中國企業企圖規避進口關稅。2012年9 月,歐盟開始對中國企業進行“雙反”調查,最終以徵收三年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收場。業內人士認為,這場鬧劇只是此前歐美“雙反”的延續,中國光伏業應借此 加強協作,提升凝聚力,共同面對國際競爭。

  三成中國光伏商品被指逃稅

  昨日,有消息稱,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指控中國競爭對手將産品通過第三國運往歐洲販賣,企圖規避進口關稅,因此再次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申訴。

  據了解,上月,荷蘭稅務檢查員曾查出一名進口商將光伏板輾轉通過馬來西亞等第三國口岸銷往歐洲,這一行為逃避關稅金額達1200萬歐元,佔總關 稅的65%。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主席、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副主席尼茨施克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30%的中國光伏商品通過第三國運輸的方式逃避歐盟 關稅。

  針對這一事件,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要求歐委會檢討對中國內地最低價格的下限措施。此外,提出申訴的歐洲協會還要求歐委會展開反規避調查並阻斷第三國運送通道。

  目前,歐委會已經對此事進行監測,並提議將被控違規的光伏製造商排除在外。

  兩次“雙反”衝擊我國光伏企業

  實際上,光伏“雙反”的戰火早在2012年就已燃起。2012年9月和11月,歐盟分別對原産于中國的晶體硅光伏組件及關鍵零部件進行反傾銷和 反補貼立案調查。次年12月,歐盟終裁落地,接受121家中國企業做出的價格承諾,並向中國企業徵收為期三年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其中,反傾銷稅為 27.3%-64.9%,反補貼稅率為0-11.5%。

  隨後,美國在2014年1月23日宣佈對中國的光伏産品進行二次“雙反”。直到去年12月16日,二次“雙反”終裁認定中國內地銷往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産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今年1月,美國開始就此徵收“雙反”關稅。

  光伏“雙反”對中國企業影響很大。根據機電商會的統計數據,首次“雙反”後,2012年中國對美的出口額僅為14.02億美元,下降了 42.75%。二次“雙反”初裁後,對美出口量下降了65.9%。經過歐盟和美國“雙反”的衝擊,國內一些出口單一、規模小、産能相對落後的光伏企業紛紛 關門停業。

  值得注意的是,歐委會與中國光伏製造商此前達成的解決方案將在今年12月到期,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表示將在到期前尋求展延,該協會提出的“到期復審”要求可能在今年9月展開。

  此次歐洲“雙反”機遇大於挑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秘書長孟憲淦分析,此次“雙反”只是之前歐美“雙反”的延續。中國光伏業在世界所佔份額達70%,市場競爭力一直在加強,而 歐美企業市場佔有力較弱。對中國固有的偏見及持續的冷戰思維也導致了歐美對中國光伏業的不認可。歐盟再度掀起“雙反”,一方面證明我國的光伏業在國際市場 上競爭實力較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歐洲光伏企業總體實力的衰退。

  面對歐盟再次提出的“雙反”申訴,英利綠色能源首席法務官樊振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已經通過媒體獲知相關消息,但目前的“雙反”並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光伏企業,從公共資訊來看,中國企業的行為並不違法,歐洲協會的指控可能只是造勢的措施之一。

  孟憲淦稱,本次“雙反”對中國光伏業而言並非壞事。我國光伏業可以借此加強自律,提升國際競爭與合作戰略,企業在聯合協作的同時不但能增強自身 的核心競爭力,也能夠增強全行業的凝聚力。此次“雙反”對中國光伏業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