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三桶油新帥新考驗:左手反腐 右手改革

  • 發佈時間:2015-05-05 07:19:5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師燁東  責任編輯:朱苑楨

  深陷反腐旋渦並面臨經營壓力的“三桶油”,昨日(5月4日)先後宣佈換帥,三位繼任者都是石油體系內技術出身的“圈內人”。

  即將年滿63歲的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卸任,由此前從中石油調至中海油擔任董事長的王宜林接任;超齡“服役”的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由同樣中石油出身的王玉普接任;中海油總經理楊華則接替王宜林成為中海油集團董事長。

  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儘管從石油行業內挑選繼任者是穩妥的選擇,但是對於未來擁有很大改革期許的三家公司,市場還需要在領導班子中看到更多“驚喜”。另外,社會各界對石油領域的腐敗問題深惡痛絕,如何重塑“三桶油”的社會形象,也是對新帥們不小的考驗。

  三位業內技術派接班

  資産總額相加超過5萬億元的“三桶油”,昨日先後宣佈換帥。

  下午3點15分,中石化率先在其官方微網志宣佈,2015年5月4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京清宣佈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主要領導變動的決定:王玉普同志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傅成玉同志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到齡退出領導班子。董事長職務的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程式辦理。

  隨後,中石油與中海油亦分別在官網刊出消息,王宜林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周吉平同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到齡退出領導班子;楊華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王宜林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三位接班人的簡歷,三位繼任者皆為1982年從石油學院畢業,屬於技術派的油氣行業“圈內人”。

  王宜林1982年畢業于華東石油學院(中國石油大學)勘探係石油地質勘探專業,並擁有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系礦産普查與勘探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

  1996年6月,王宜林擔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瑪依市)黨委常委、副局長兼勘探總地質師;2003年12月,王宜林成為中石油高層,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8年後,王宜林調到中海油,擔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擔任中海油董事長的楊華,與王宜林同樣1982年畢業于華東石油學院,其就讀的專業為開發係採油,擁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歷。

  楊華自1982年8月參加工作,歷任中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開發部經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外發展部副總地質師、副經理兼海外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等;2010年4月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副總經理,並成為中海油黨組成員;2011年8月,楊華就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

  接任傅成玉的王玉普1982年從大慶石油學院礦機專業畢業後,一直在大慶石油管理局任職,從技術員一直做到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2009年,王玉普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隨後又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及中國工程院任職,直至當前回到石油系統內。

  在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看來,石油是專業性比較強的行業,因此從石油行業內部來選擇“三桶油”新掌門人,是最為穩妥的做法。但是“三桶油”未來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深化改革,因此在其他領導班子的選擇上,“三桶油”並不一定需要懂油氣業務的人選,而是需要一些有創新思維的領導,來推動未來改革的深化。

  改革意識重於業務能力

  去年以來,石油領域成為反腐重災區,“三桶油”已經有多位高管被查,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受影響較大,包括兩家公司總經理在內多位高管被查。截至目前,兩家公司的總經理職位仍處於空缺狀態。

  除此以外,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也令中上游業務體量龐大的“三桶油”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剛剛公佈的一季報顯示,中石油和中石化凈利潤下滑都超過了80%,中海油同樣大幅下滑超過30%。

  “短期來看,三位繼任者的主要任務就是應對反腐對公司帶來的影響,以及當前國際油價低迷下如何穩定業績。”廈門大學教授林伯強分析道,“長期來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繼續推進,是需要新的繼任者更多考慮的問題。目前三家公司在這方面做的工作其實並不夠多。”

  對於三家公司來説,由於此前發展軌跡、業務內容、改革程度不盡相同,因此如何深化改革,有共性問題,亦有各自需要面臨的問題。

  中石化此前一直是改革的“排頭兵”。從去年開始,中石化率先推進向非油業務為主業的轉變。此前傅成玉曾表示,中石化未來將以非油品業務為主營業務,從油品提供商向綜合服務商轉變。

  安迅思研究與策略中心總監李莉認為,中石化的主要壓力,是改革是否能繼續下去。“傅成玉思維很活躍,比較有活力,在其推動下,中石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改革較為領先。現在中石化的混改是在往創新的方向去走的,因此改革能否延續下去,將成為中石化繼任者的考驗。”

  在韓曉平看來,相較于中石化,中石油的改革步伐緩慢,而其當前需要放開市場,以及補充對資本市場更為熟悉的人。“中國的油氣資源,超過67%掌握在中石油手裏。中石油需要開放市場,讓更很多的企業投入這一行業,從而釋放活力,解放資源。”韓曉平分析道。

  林伯強認為,目前“三桶油”面臨的共性問題,是現在難以像之前一樣繼續單一地規模擴張,因此必須深化混合改革。“幾十年來,石油行業的民企與國企不能同步成長,導致行業內的民營企業非常微小。這些企業未來如何與‘三桶油’混合,是他們面臨的共同難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