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主産國欲穩産量 國際油價不確定性猶存
- 發佈時間:2016-02-18 10:55:37 來源:蘭州晚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資料圖片
世界主要石油生産國卡達、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委內瑞拉4國能源高官16日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閉門會議,就油價問題進行磋商,最終同意將原油産量穩定在2016年1月份水準,以期延緩油價下跌趨勢。
卡達能源和工業大臣、現任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主席薩達、沙特石油大臣納伊米、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委內瑞拉石油和礦業部長皮諾會後舉行了聯合記者招待會。
薩達説,相關國家應就油價問題在歐佩克內部及非歐佩克産油國之間進行密集磋商,同時也和伊朗、伊拉克兩個産油大國進行溝通,以穩定全球油價,這不僅將使産油國獲益,也有益於全球經濟發展。
皮諾説,他將於17日與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部長舉行會談,就穩定石油産量問題進行溝通,以説服兩伊接受穩定産量的建議。
納伊米也同意將石油産量穩定在1月份的水準,但同時表示:“價格問題應交給市場,由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納伊米還否認油價下滑拖累了沙特經濟,強調“沙特經濟是強有力的”,因為沙特經濟來源多樣化。
然而,根據沙特政府公佈的2015年財政報告,去年沙特財政支出9750億里亞爾(1美元約為3.75里亞爾),收入6080億里亞爾,年度財政赤字高達3670億里亞爾,創歷史新高。由於介入葉門軍事衝突,沙特軍費開支也非常巨大。
作為富國的卡達,其經濟形勢也不樂觀,僅去年便在石油生産領域裁減員工約5000人,原本預算內進行的基建項目超過半數因資金問題停建或緩建。
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出口,深受油價下跌之苦,經濟陷入負增長。一些分析人士認為,4個主要産油國決定聚首多哈,實為經濟形勢所迫。儘管4國經討價還價得以妥協,就穩定石油産量達成一致,但全球油價是否能就此穩定下來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
首先,各國在石油市場份額上的較量依然存在。全球原油産量急劇增加,主要原因是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為搶佔市場份額擴大生産。卡達大學經濟學教授阿卜杜拉·薩利赫説,沙特是原油增産的積極推動者,其主要目的是爭奪石油市場份額。經過本次閉門會議的“較量”,沙特和卡達放棄原來的“增産”立場,俄羅斯和委內瑞拉也改變了原來的“限産保價”立場,雙方各退一步方才最終得以達成“凍結”産量協議。但各方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卻不可能就此終止。
其次,協議能否獲得其他主要産油國的認同也存變數。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伊朗和伊拉克此前曾表示,要提高原油産量以發展本國經濟,兩伊能否接受穩定産量的協議尚未可知。另外,美國和尼日利亞等主要石油生産國也未必願意按照這4個國家的音律起舞。阿卜杜拉認為,油價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政治關係對經濟決策的影響不容小覷。俄羅斯和沙特在敘利亞問題上存在深刻矛盾,短期內難以調和,雙方在多哈就油價問題達成的一致能夠持續多久,令人懷疑。而與沙特有矛盾的伊朗、伊拉克是否願意按照沙特的意願調整石油政策,也難預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