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油價走低對産業影響不一 下游油品消費行業受益

  • 發佈時間:2015-08-13 07:07: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王姣  責任編輯:吳起龍

  油價走低對産業影響不一

  原油價格跌回40美元一線,將在A股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受傷”的是上游生産原油的企業,今年上半年中海油服等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即是明證。而受益於成本價格的下跌,對下游有一定議價能力的企業無疑將迎來利好,航空公司就被視為油價下跌的最大贏家。

  油氣開採受傷

  進入2015年後,國際油價未有明顯起色,上半年美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一直在50美元/桶上下變動,最低曾觸及42.03美元,最高上摸至62.58美元/桶,近期又重新跌至42美元/桶左右,給持續在底部徘徊的石油石化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石油預告稱,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2015年一季度原油價格低位震蕩。若2015年二季度價格水準延續低位運作,公司原油價格預期同比降幅較大,預計2015年半年度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將發生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5億元,同比下降82%,創下中石油上市以來最差的首季業績。

  再以中海油為例,儘管公司尚披露二季度財報或業績預告,但已有多家媒體報道,今年上半年,中海油實現營業收入2106.9億元,同比下降31.9%,凈利潤217.6億元,同比下降49.8%。

  油田服務供應商中海油服今年上半年同樣較為“悲情”。公司近日公告稱,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油田服務行業持續低迷,市場情況進一步惡化,公司大型裝備使用率和服務價格進一步下降,相關資産(和商譽)出現減值跡象。受服務價格下降和工作量下降以及資産(和商譽)減值的影響,預計公司2015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80%左右。

  對於下游化工企業而言,分析人士認為,原油價格下降整體利好化工行業,特別是成本不透明同時對下游有一定議價能力的企業。不過,油價下跌對部分産品價格或者毛利與原油價格相關的化工業也不利。如上海石化今年上半年受益於原油加工成本大幅度下降,化工産品毛利上升,預計將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人民幣16.8億元到17.8億元之間。廣匯能源甲醇、煤化工副産品、LNG等主要産品市場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的12.29億元相比,將減少約66%左右。

  交通運輸受益

  硬幣的另一面是,油價持續下跌,對下游油品消費者,特別是交通運輸(航空、航運等)行業卻是極大的利好。

  “美油跌至40美元區間,中國進口原油比上年同期年化節約超過萬億元,比一個月前價格節約近2000億元,運輸業明顯受益;航空燃油費已降至零,平均油價從70跌至50美元,三大航空公司每家可再節省燃油成本約43-54億元,航空成本黃金期有望得到進一步維繫。”中信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指出,恰逢航空旺季,數據顯示航空需求尤其國際線強勁,航空和油運今年業績確定性進一步強化。

  在油價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業績都非常亮眼。數據同時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國航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億元到40億元,同比增長701%到743%;東方航空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億元到37億元,同比增長24900%到26329%;南方航空預計扭虧為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億元到36億元。

  長江證券認為,今年航空業盈利大幅改善,航空公司二季度預計盈利大幅增長。旺季相對於淡季在景氣年份的業績彈性更大,業績增長將成為進一步刺激股價的催化劑。

  再以航運作業的中遠航運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180.78萬元,同比增長3325.59%,主要因素之一即報告期公司持續加大行銷力度,改善船隊結構,同時得益於燃油價格下降,使船隊效益有所改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