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美國7億桶石油儲備:每年運營成本超過2億美元

  • 發佈時間:2015-07-13 09:43:0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美戰略儲備動用史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以直接銷售的方式向市場投放了 3300 萬桶儲備原油,主要用於滿足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的石油消耗;

  1995年10月13日至1998年11月6日,動用總量2823.70萬桶,主要用於緩解美國政府財政預算赤字;

  2000年9月22日至2001年3月30日,動用總量3000萬桶,主要用於緩解美國東北部冬季取暖用油緊張;

  2005年9月2日至2006年1月6日,動用總量1620萬桶,主要用於應對由於颶風卡特裏娜襲擊墨西哥灣所導致的油田大規模停産;

  2008年8月8日至2008年12月26日,動用總量539.10萬桶,主要用於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所導致的國際油價震蕩;

  2011年7月17日至2011年8月31日,動用總量3000萬桶,主要用於穩定由利比亞政局更疊所帶來的國際油價波動;

  2014年3月,美國決定釋放戰略石油儲備500萬桶。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再臨7億桶滿倉大關,意味著什麼?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最新公佈的美國石油庫存數據,截至6月14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4.67927億桶,戰略石油儲備達到6.92944億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指標從今年開始一直是正增長。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2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3.82393億桶,戰略石油儲備是6.90961億桶。

  稍早前,美國能源部長歐內斯特·J·莫尼斯稱,戰略石油儲備不僅限于應對美國供應突發事件,還應該用來緩解全球價格衝擊,“不斷攀升的原油産量為美國如何利用儲備提供更多靈活性”。

  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近幾個月的兩個反向動作看,這樣的表態非比尋常。

  為何此時增儲備

  第一個疑點,按常理,美國原油産量不斷增加,政府並不需要增加石油儲備;第二個疑點,現在油價便宜,如果收購石油,索性量大一點,但是美國買的量很小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異動是在兩條戰線上。

  2014年9月,正值烏克蘭局勢緊張之時,美國政府意外宣佈進行測試性釋油,賣價在100美元/桶。儘管美國方面聲稱,該決定只是為測試美國石油系統應對石油供應中斷等突發事件的能力,但當時克裏米亞獨立公投在即,不少市場分析人士依然猜測這一解釋很可能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此後,國際油價開始鬆動,隨著歐佩克決定不減産,油價一瀉千里。

  2015年1月以來,美國逐步買入原油,買價在100美元/桶。美國原油價格資訊服務公司(Oil Price Information Service)首席原油分析師湯姆·克洛茲(Tom Kloza)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事實上,美國並不需要更多的石油儲備”。

  莫尼斯的話不符合市場常規思維。當前,石油鑽探成本下降,美國本土原油産量不斷提高,石油對外依賴程度不斷降低,而國際石油價格目前乃至中長期都將處於低位,從商業角度來看,此時不斷增加石油儲備似乎是“多此一舉”。

  在一篇名為《美國政府為什麼增加戰略石油儲備》的文章中,作者保羅·奧斯科(Paul Ausick)指出:“美國能源部通過這一措施,在有意無意中抬高原油價格。”

  不過,這一次,美國政府增加油儲對油價的作用尚不完全明確。湯姆·克洛茲認為,美國近期增加的購油量是微小的,並沒有大到足以影響交易。期貨、現貨市場和衍生工具每天都經歷數十億桶原油貿易。幾百萬桶的變化對於全球和美國的油價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但可以看到,美國石油儲備的增加能夠使得運往美國的離岸原油改變行程,運往其他受到供應中斷影響嚴重的國家。”高級全球投資策略師、經濟學人智庫顧問博德(Burdin Hickok)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這是莫尼斯之所以提出重新審視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原因。”

  石油儲備放在哪

  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的德克薩斯州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灌裝在500多個鹽穹中,為此,美國政府用於戰略石油儲備投資共約200億美元,其中40億用來修建儲油設施,160億用來採購石油

  據記者了解,美國的石油儲備主要包括國家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國家戰略儲備歸國家所有,政府決策,以保障石油穩定供給為主要目的。而企業商業儲備則完全歸企業所有,自主經營,以保障企業生産和盈利為主要目的。

  一般來説,美國企業商業儲備的建設和運營完全是由企業獨立決策並組織實施的。企業沒有法律規定的石油儲備義務,政府也無權直接干預企業的相關行為。企業完全根據自身實力和市場供求決定石油儲備量和投放時機。

  政府以戰略石油儲備為主,主要由美國能源部掌管。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國。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國家戰略儲備制度始於20世紀20年代。1923年,美國建立了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為美國海軍提供燃油儲備,從而開啟了國家石油儲備的先例。從1944年到1956年,美國時任內政部長哈諾德·伊克斯、美國國家礦産資源政策委員會,以及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均提出了建立國家戰略儲備體系的構想,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1973 年 10 月,中東第四次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援者美國,拿起“石油武器”,採取減産、禁運、提價、增加本國參與股權和國有化等措施,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開展了一場震動世界的石油鬥爭。國際基準油價由1973年的 3.011美元提高到 1974 年1月1日的 11.651 美元,飆升了將近3倍。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全球石油供給減少了7.1%。當時美國的原油進口占國內石油消費比例已經由1947年的8.1%上升為36.1%,美國不僅面臨更大的供應缺口,還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嚴峻的經濟形勢:全國工業生産總量下降14%,GDP 出現了6%的負增長,失業率達到9%。

  1975年,為了應對中東戰爭所導致的石油危機,美國時任總統福特于1975年12月22日簽署了《能源政策和儲備法》,並正式批准建設美國國家戰略儲備體系。該體系從1976年開始建設,1977年7月21日正式開始儲備石油,最終形成的儲備能力為7億桶。

  美國國家戰略儲備基地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的德克薩斯州以及路易斯安那州。主要儲存在5個地方:德克薩斯州Bryan Mound(存儲能力為2.26億桶)、Big Hill(1.6億桶),路易斯安那州West Hackberry(2.19億桶)、Bayou Choctaw(7500萬桶)、Weeks Island(7200億桶),總存儲能力7.5億桶。這些儲備基地既臨近碼頭,又距大型煉廠不遠,還有發達的管道設施可以快捷地把儲油傳輸到用戶手中。

  在這些地區,集中分佈著500多個鹽穹(鹽礦開採後留下的礦洞,體積巨大且密封良好),靠近石油化工産業帶。鹽穹儲油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低的石油儲藏技術,一項統計顯示,在美國修建鹽穹儲庫的成本大約是每桶容積1.5 美元;每桶儲備石油的日常運作和維護費用是 25 美分。如果採用地上儲罐設施,每桶容量的設施投入需要15—18 美元,至少是鹽穹的10倍。美國政府用於戰略石油儲備投資共約200億美元,其中40億用來修建儲油設施,160億用來採購石油。

  戰略儲備怎麼用

  收儲決策均由能源部,財政部以及白宮預算辦公室共同擬定,由總統提出,經國會批准後委託能源部戰略石油儲備辦公室通過市場化公開競標的方式組織實施

  戰略儲備的主要經濟作用是通過向市場釋放儲備油來減輕市場心理壓力,從而降低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可能,達到減輕石油供應對整體經濟衝擊的程度。

  據美國能源部的分析,石油價格增長1倍,GDP將下降2.5%左右;每桶石油價格上升10 美元,將給美國經濟造成500億美元/年的損失,經濟增長率將減少約0.5個百分點。美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制度的目的,正是為了供應美國在危急時刻的燃油需求。

  美國國家戰略儲備所有的收儲決策均由能源部、財政部以及白宮預算辦公室共同擬定,由總統提出,經國會批准後委託能源部戰略石油儲備辦公室通過市場化公開競標的方式組織實施。

  《能源政策與儲備法》對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有著嚴格的條件限制,目前有三種釋放模式,只在總統認定出現了“嚴重能源供應中斷”情況,能發佈全部釋放的命令;在國際或國內有可能出現大範圍、長時間的石油供應短缺,避免或減少因供應短缺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時,採取限量釋放措施;能源部長有權對戰略石油儲備進行試驗銷售。試驗銷售主要是對戰略石油儲備體系的運轉和銷售程式進行測試,試驗銷售總量不能超過500萬桶,可以是市場銷售方式,也可以向公司進行石油借貸或交換。

  作為經濟崩潰的緩衝計劃,儲備石油曾多次被用來“救急”美國國內市場。

  據外媒4月報道,美國奧巴馬政府希望獲得更大的國會授權,以便能動用緊急石油儲備來抑制國際油價飆升。一些觀點認為,如今美國政府增加石油儲備,是由於美國已經預期中東將發生嚴重的石油危機,而屆時,美國可能會替代中東成為主要的石油供應方。

  “的確,無論何時,霍爾木茲海峽都被認為將威脅到全球油價。但美國政府基於中東地區不穩定增加戰略石油儲備是不可能的,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目前接近飽和。在葉門和敘利亞目前不穩定的條件下有可能導致石油中斷,不過,如今的擔憂要比幾個月前少一些。”博德認為。

  是否還有存在價值

  美國企業油儲足夠應對各種危機,戰略石油儲備看起來有些多餘,而且每年運營成本超過2億美元

  美國《巴倫週刊》在5月發表報道指出,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是“山姆大叔的蠢決定”。該文認為,美國政府花費納稅人高昂的代價,其實是為自己的政治仕途“掘金”。“一樁無用之事竟然能夠使兩黨人士達成罕見一致”。報道指出,400億美元的戰略石油儲備,其每年運營成本超過2億美元。

  奧巴馬政府還希望動用15億到20億美元來的升級石油儲備基礎設施。而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在4月份舉行的聽證會上,竟然未有一句反對。

  報道認為,企業油儲現在能夠應對福特總統所設想的那種供應中斷。戰略石油儲備其實是多餘的。根據在禁運後立即簽署了的國際條約,美國的公共和企業儲備必須能夠足夠支撐經濟90天,以備不時之需。在2014年,戰略石油儲備能夠支撐106天,企業儲備還有141天額外的儲備。無論如何,正如卡托研究所的彼得·范·多倫所説,“政府不應該參與進大宗商品業務。 ”

  前美國白宮預算管理局長官肯·格羅次(Ken Glozer)認為,政府應該出售戰略石油儲備,所得款項用於彌補本財年高達4860億美元的赤字。按目前市場價計算,美國當下的戰略石油儲備總值達到410億美元左右。在一年之前油價尚未下跌之時,這一數額甚至達到700億美元。但機會已經溜走了。

  戰略石油儲備的擁護者聲稱,這是為了避免禁運,戰爭,颶風或其他事件造成國內外能源供應中斷而需要採取的保險政策。依照法律,戰略石油儲備只能用於能源價格的急劇上升而發生的“嚴重”的能源中斷。但是法規非常模糊,范·多倫認為,“任何供應方面導致的油價上升幾乎都可以被解釋為一個嚴重的能源供應中斷。”

  現在,以澄清法規的名義,美國能源部已提議允許總統,在嚴峻的能源危機的情況下,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來對抗預期中石油産品價格上升。批評人士説,這種改變將使總統削弱市場的力量,並在任何他願意的時候來降低能源價格

  “石油儲備是一個並不完善的概念,特別是在目前超過1000萬桶/天原油生産能力的情況下。在颶風天氣等意外情況下,石油儲備是有價值的,煉油廠能夠在離岸生産和運輸出現障礙時仍獲得石油供應。我認為,未來十年,美國的石油儲備在5億桶以下是可行的。而且,如果美國幾個月內需要油的話,許多被關閉的頁巖鑽機可以立即重新啟動。”湯姆·克洛茲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會不會解禁石油出口

  出口禁令至少在2016年還將保留,未來兩年內取消多數原油出口禁令的概率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石油不能用於出口。這一原油出口禁令可追溯到1973年10月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當時,歐佩克組織為打擊對手以色列及其盟友國家,宣佈實施石油禁運,引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這次浩劫使美國開始反思,從政府、社會到企業、學者一致認為,必須儘快減少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制定新的能源政策來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

  1975年,美國國會通過《能源政策和節能法》,該法案賦予政府處理能源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授權總統控制國內和國際石油供應。1976年頒布的《出口管理法案》進一步加強對原油出口的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其石油出口禁令並不受關注,因為美國出口石油被認為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然而,北美頁巖油氣繁榮開始改變這種情況——隨著石油産量飆升以及石油消費停滯,美國原油進口驟降。

  去年底,原油出口政策已出現了鬆動的跡象。美國商務部首次明確了凝析油出口的具體規定,該石油品種只對原油進行了少量的加工。這一政策變化使得殼牌等公司得以名正言順地對外出口凝析油。

  近期持續增長的本地原油供應,讓石油大佬更加坐不住。今年3月,包括康菲公司首席執行官蘭斯·雷恩(Ryan Lance)在內的10多位石油企業高管一同飛赴華盛頓,試圖遊説白宮官員和立法者放鬆石油出口管制,美國的這項能源政策已持續40多年。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原油出口生産者(Producers for American Crude Oil Exports)中的11家成員企業,參與了此次遊説。

  湯姆·克洛茲告訴記者, 出口禁令至少在2016年還將保留。政策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漏洞,使一些輕質油(或重質油)得以出口。但由於一些政治因素,取消出口禁令仍然非常艱難,因為還有合作寡頭歐佩克的存在。一些認為美國已經在為了追求海上石油自由流動而引發的數次戰爭中耗費巨大的人,也會反對利伯維爾場的發展。最後,出口禁令的取消幾乎肯定會導致政策層對戰略儲備石油的再度考慮。

  美銀美林公司在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中預計,美國未來兩年內取消多數原油出口禁令的概率超過50%。根據報告,美國國內汽油價格大跌為解決美國取消原油出口禁令問題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同時,鋻於美國國會目前由共和黨完全掌控,取消禁令的任何法案更有可能獲得通過。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行銷、加工及可再生能源代理副總裁Tor Martin Anfinnsen在4月時曾表示,如果美國解除原油出口限制,那麼全球供應可能增加,並短暫地壓低全球石油價格,“至少在取得新的平衡點前,油價將下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