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美國油庫庫存見底 原油或遭隱形逼倉

  • 發佈時間:2014-09-09 08:42: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庫欣,一座位於美國中西部俄克拉荷馬州的不起眼的小鎮,卻是全美名副其實的“能源血庫”,高聳的原油儲罐是這裡獨特的風景線,其罐容約6000萬桶,接近全美總量的10%,雖然曾經作為石油重鎮的庫欣目前已經不再産油,但它的儲油罐和管道卻保留了下來,並逐漸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原油貿易集散地和管道運輸的轉机樞紐。

  更為重要的是,庫欣也是美國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WTI)的交割基準地,其庫存變化對美國原油價格走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並牽動著無數投資者的心,一些高科技公司如Genscape等運用紅外遙感,衛星航拍等多種手段覬覦庫欣的儲罐,就是為了能夠讓他們的客戶早于EIA報告提前獲悉庫欣的庫存狀況,從而得到巨大的資訊優勢,可以説,得益於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期貨交割點的設置,庫欣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北美能源“心臟”。

  庫欣與管道的故事

  自2010年以來,隨著美國頁巖油産量快速增長以及加拿大Keystone管道一期二期的開通上線,來自美國北部的頁巖油與加拿大的油砂油不斷涌入美國中西部地區(PADD2)和庫欣,而該地區從歷史上一直屬於原油凈流入地,缺乏外輸管道,因此持續的“北油南下”令原油供給大大超出了當地煉廠的消化能力,導致了庫存持續積累,庫欣原油庫存在2011年時創出了4000萬桶的歷史新高,這也拉開了WTI對布倫特貼水的序幕。

  不過,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隨著WTI對LLS(路易斯安娜輕質低硫原油,美灣輕質低硫油基準)的貼水擴大至30美元/桶,巨大的地理套利空間刺激了運輸環節的投資,逆轉老管道以及新建新的外輸管道開始有利可圖,2011年11月,加拿大管道公司Enbridge購入seaway管道50%的股份,這是當時唯一一條由美灣輸送原油到庫欣的北向管道,運力為15萬桶/日,為了打通“北油南下”瓶頸,Enbridge宣佈逆轉該管線的運輸方向,並於2012年5月改造完成,在2013年進一步將seaway的運能提高至40萬桶/日,seaway管道逆轉並擴容後,大大緩解了庫欣原油淤堵的狀況,隨著庫存原油不斷轉移至美灣,WTI對LLS貼水迅速收窄,再加上2014年1月份由庫欣輸油至美灣的Keystone南段管道正式上線,中西部地區的原油外輸瓶頸被徹底打通,WTI-LLS的價差被鎖定在了2美元/桶左右的管輸成本上。

  “隱形”逼倉?

  今年以來,庫欣原油庫存由年初的4000萬桶下降到了最低1800萬桶,跌幅超過50%,創2008年以來的庫存新低,這也引發了市場對WTI期貨發生“擠倉”的擔憂。

  而事實上,也正是由於庫欣可供交割貨源的短缺,8月份以及9月份交割的WTI合約均在到期前出現了異常波動,但由於隱藏在油價的下跌過程當中,較難被一般投資者察覺,但從三個方面可以觀察到這種異動。

  第一是從到期日前的近次月合約價差上,8月合約到期日前一週,WTI近次月價差(8月-9月)飆升至1.8美元/桶,是2008年以來最高的近月升水,9月合約到期日前,WTI近次月價差(9月-10月)一週內再度飆升至2.5美元/桶,這在WTI月差的歷史波動當中極為罕見。

  第二是牌價方面。所謂牌價(Posting-plus price),是美國原油現貨市場所特有的現貨報價,美國煉廠通常每日在工廠門口張貼自己希望購入的原油價格,因此也叫牌價,一般而言,牌價以WTI首行期貨價格加減升貼水給出,反映煉廠對WTI現貨的購買意願,由普氏、阿格斯等報價機構蒐集統計,牌價可以説是WTI現貨價格一種表現形式,從歷史情況來看,牌價對WTI近月合約升水通常在5美元以下,而今年8、9月份以來,隨著庫欣庫存不斷創出歷史新低,導致了牌價升水大幅飆升,8月WTI到期日前,牌價升水飆升至8美元/桶,9月WTI到期日前,牌價飆升至6美元,這反映出庫欣可供交割油種在8月份時出現的短缺延續到了9月份。

  第三,在WTI近月合約每月22日左右到期後,原油現貨商通常會在場外市場進行3天的現貨展期交易,為22—25日的現貨交易定價,這一價格通常是以新的近月合約加減價差給出,稱為展期價差,它也是期貨到期以後,近次月價差的延伸,同樣能夠反映現貨的緊缺程度,8月份展期價差高達3美元/桶,9月份也達到了2.5美元/桶,也明顯高於歷史同期水準。

  WTI到期日前異常的波動均指向了庫欣可供交割庫存不足,庫欣作為北美“能源血庫”,庫存告急無疑將導致其地位岌岌可危,同時也影響WTI期貨合約價差結構以及正常運作,那麼現在的問題變成了,是什麼原因導致庫欣庫存的持續下降,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多久?

  “能源血庫”或“缺血”

  事實上,庫欣是美國眾多管道的交匯點,其庫存升降由原油流入量與流出量所決定,流入量大於流出量,庫存積累,反之則庫存下降,筆者認為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對庫欣庫存進行分析,首先流入庫欣的輕質油主要來自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前文提到的“北油南下”。

  另外一個方向是所謂的“南油北上”。而從庫欣流出的角度來看,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中西部當地的煉廠,二是美灣地區煉廠。目前而言,相對於布倫特,LLS、WTI等國內輕質油均呈現貼水狀態,因此美國本土煉廠可以享受到低廉的原料成本,但成品油價格卻與國際市場接軌,較高的裂解利潤刺激美國煉廠維持高開工率,這導致WTI期貨維持較強的反向結構,這樣的市場結構往往會鼓勵市場出清庫存,因此在庫欣儲存有原油的現貨商們會儘快將自己手上的原油售出,這也是今年庫欣原油持續流向美灣的主要原因。因此,只要WTI對布倫特維持貼水,其反向的市場結構就很難改變,進而抑制庫欣庫存回建。

  今年年初以來庫欣流出動力大於流入,導致其庫存持續回落至可操作庫存極限1800萬桶,這是當地油庫維持正常運作的最低庫存量,從目前來看,庫欣庫存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已經有限,市場普遍預期在9月份煉廠進入傳統檢修季的背景下,庫欣庫存的拐點已經出現,但筆者預期,在“北油南下”的兩條新管道上線之前,北美“能源血庫”很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的“缺血”狀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