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中石化連續10年登頂“中企500強”

  • 發佈時間:2014-09-03 08:36:39  來源:新京報  作者:梁薇薇  責任編輯:陳晶

  9月2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佈“2014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揭曉。榜單顯示,中石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分別以29450億元、27593億元和20498億元的營業收入蟬聯前三。

  三家企業規模過萬億

  昨日發佈的2014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中石化、中石油和國家電網名列前三。其中,中石化以29450.75億元的營業收入連續第10次蟬聯第一。

  據了解,2014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達56.6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3.31%。今年入圍門檻由上年的198.7億元提高到了228.6億元。企業的平均營業收入達到1133.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千億元級別的大企業群體進一步擴容,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數量達到134家。其中,已有92家企業進入了2014財富世界500強。

  在134家千億元企業中,2014中國企業500強前三強企業的營業收入規模過2萬億元,但營業收入增幅都明顯下降,營收增幅分別較上年增長了4.0%、2.8%、8.9%,增幅連續兩年明顯下降。

  除了3家萬億級的企業,共有131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1家。從所有制看,131家千億級企業中,共有23家民營企業規模進入“千億元級別”大軍。

  國企民營“六四開”

  從企業數量上,2014中國企業500強上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正好“六四開”:國有企業佔300家,民營企業佔200家。

  雖然從營業收入、資産、利潤、納稅、職工人數等指標看,國有企業毫無疑問是中國企業500強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有專家認為,從大趨勢看,近十年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實現了“國民共進”。

  今年入榜的200家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總額達到11.4萬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了19.88%;凈利潤總額為0.39萬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了17.62%。同時,民營企業每人平均營業收入為215.2萬元/人,這比國有企業每人平均營業收入的173.5萬元/人高出24%。

  同時,從國企和民營的效益看,2013年,300家國有企業的總體績效有所惡化。從虧損面看,300家企業共有42家企業虧損,虧損面為14%,虧損額合計為726.6億元。而200家民營企業的總體績效良好。只有1家虧損,且該公司虧損額大幅減少,虧損額為0.5億元。

  2014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前15名

  名次 企業名稱 營業收入(億元)

  1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29450.75

  2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27593.03

  3 國家電網公司 20498.00

  4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256.37

  5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709.98

  6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063.33

  7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6810.48

  8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 6618.60

  9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494.11

  10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5900.73

  11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5886.91

  12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658.07

  13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5604.44

  14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4974.65

  15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4669.05

  ■ 分析

  國資委官員:國企不改革難成世界一流

  “企業做大了,往往成為做強的障礙。”在昨日召開的2014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改革局副局長王潤秋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國有企業來説,不改革,不可能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主旨發言中亦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説,長期以來按營業收入計算,中國大企業排行榜中前10名基本被國有企業牢牢佔據,如果按照其他綜合競爭力指標計算,可能看到的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結果。“大而不強可能是國有大企業的突出問題。”徐樂江説。

  9月1日,有媒體統計,今年入榜《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榜單”的100家中國企業(含港臺地區)中,有16家公司出現了虧損,均為內地國企,密集分佈在鋼鐵有色行業以及煤炭能源行業。虧損總額達到人民幣377億元。“大而不強”飽受詬病。

  對此,王潤秋表示,虧損有各種原因,包括整個宏觀經濟的情況,但是,首先是企業自身的原因。企業通過並購重組、外延式擴張,盲目做大,這種教訓一再重演,應當引以為戒。大絕不等於強,而且大會誤導強。

  今年入榜的300家國有企業中,共有85家中央企業上榜,10家虧損,同口徑較上年增加1家,虧損面為11.6%,虧損額合計為385.7億元。

  “不改革,不可能成為世界一流。我們的企業真正要成為世界一流,必須讓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能夠自負盈虧;企業領導人能夠真正擔當,具有企業家精神,而這些都需要改革。”王潤秋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