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國際原油低位震蕩 國內油價創下兩年新低

  • 發佈時間:2014-09-03 08:35: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3年4月24日成品油定價新機制運作後第一個調價窗口開啟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經歷了11漲13跌12擱淺,共計36輪調價週期。相比于去年,今年成品油價格已告別了“漲多跌少”的局面。

  國家發改委決定自9月1日24時起下調成品油價格。這是今年第7次下調成品油價格,也是年內首次出現“三連跌”。隨著本次調價的兌現,今年成品油市場已經經歷“4漲7跌”11次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將降至近3年來的最低水準。對於未來走勢,專家分析,傳統的夏季需求高峰即將結束,市場供應充裕會繼續對原油價格構成打壓,但近期國際原油市場利好消息漸有起色,預計短期內原油價格仍將保持窄幅震蕩。

  今年油價“三連跌”

  根據通知,此次我國汽柴油價每噸將分別下調105元和1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08元和0.09元。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市場共經歷了17次調價窗口,其中7次下調、4次上調和6次擱淺。進入7月後,國內汽柴油價格連續經歷了3次下調,7月22日,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出現年內最大幅度下調,其中93號汽油每升下降了0.2元;8月19日93號汽油再降0.15元,兩次累計每升下調幅度為0.35元,此次再降0.09元,3次累計每升下降0.44元。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3年4月24日成品油定價新機制運作後第一個調價窗口開啟以來,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經歷了11漲13跌12擱淺,共計36輪調價週期。相比于去年,今年成品油價格已告別了“漲多跌少”的局面。

  與國際油價聯動增強

  對於此次調價,發改委歸因于8月下旬以來,受全球成品油需求乏力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也表示,此次調價主要反映的是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動,目前國內油價與國際完全掛鉤,國際下跌國內也隨之下跌。

  事實的確如此。從國際形勢上看, 6月份西亞、北非等地緣衝突不斷,令市場對於原油供應中斷的憂慮情緒較重,支撐油價時常出現大幅跳漲。但如今,地緣局勢方面仍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由於全球範圍內的供應充裕,需求疲軟導致供應過剩的現狀,蓋過地緣衝突所帶來的憂慮影響。而且自8月中旬以來,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現狀依舊令油價承壓,同時利比亞、烏克蘭等地緣緊張局勢緩和。因此,國際原油呈現低位震蕩走勢。

  此外,也有分析認為,此次國內油價“三連降”也和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淘汰落後産能及節能減排力度加大以及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下,市場操作風險加大、市場投機需求被極大抑制等諸多利空因素有關。

  韓曉平表示,中國經濟放緩,經濟結構趨於良性發展,石油進口增速不像前幾年那麼強勁。而且由於鐵路運輸成本降低,相對運輸能力提升,煤炭更多轉向鐵路這種快捷、量大的運輸,從而減少了中國的石油消費。此外,中國天然氣交通的加速發展減少了對石油的依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