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山西多家大型煤企減員分流 煤礦工無奈告別金飯碗

  • 發佈時間:2016-02-18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編者按:煤價大跌、油價大跌、鋼價大跌……當學者專家圍繞不斷走低的價格數字來剖析預測宏觀經濟之時,對於相關企業的一線員工而言,則意味著或許會失去“飯碗”。

  從2012年開始,煤炭行業苦苦掙扎,卻仍舊沒有脫離“苦海”。不管是煤企還是煤礦工人,嘗過了“煤炭黃金十年”所帶來的甜,如今也意識到,不經歷改革的陣痛,煤炭行業恐怕難以走出困境。

  今年以來,隨著煤炭行業開啟供給側改革去産能,煤企從自身“開刀”,開始實施減員分流等措施來降本增效。對煤礦工人來説,這也意味著將離開曾經的“金飯碗”,或坦然面對轉崗分流,或積極主動去尋找新出路。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晉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等山西大煤炭集團已經開始實施減員分流和停薪留職等措施,隨著供給側改革去産能的推進,未來還將有不少煤企開啟減員分流以及兼併重組

  踏上轉型之路

  這個春節,山西煤礦工人梁鵬心情頗為沉重。

  梁鵬所在的煤礦年前實施轉崗分流,他也不幸成為其中的一員。因為煤礦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

  在“煤炭黃金十年”,只要説起在煤企工作“都讓眾人羨慕不已。尤其在山西、內蒙古等煤礦集中地,很多人畢業以後都爭著搶著去煤企工作。”

  “因為只要進了煤企,基本上就等於拿到‘金飯碗’。”張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是這種情況從2012年開始出現轉變,工資每年都在降,不少人被轉崗分流,也有人主動離職。

  張強是屬於主動離職的那批人。張強看到了煤炭行業下行的趨勢,選擇向別的行業轉型。

  “這也是順應歷史趨勢。”儘管很無奈,但張強還是慶倖自己的選擇,如今老同事們有的在等待轉崗分流,有的在尋找新的出路。

  同樣,在山西一家煤礦工作了近十年的趙磊,説起近一年沒發工資的事兒,已經頗為淡定。從去年七八月份開始,身邊已經有很多同事被轉崗分流,也有人離職去做小生意。

  被動轉崗分流或是主動離開煤礦,正在成為山西煤礦工人所面臨的一個必然選擇。

  2016年1月4日至5日,李克強總理在太原考察時表示,煤炭行業是山西的支柱産業,要根據市場需要,主動壓産減量,嚴控新增産能,政府要促進富餘職工轉崗就業。

  煤企的人員安置成為煤炭行業去産能過程中最為重要也最為複雜的一個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晉煤集團古書院礦提出員工分流方案,包括“通過對口支援新建礦井、積極託管整合礦井、成立專業化隊伍對外開展煤炭專業化服務等途徑分流。地面人員主要通過發展多經産業和地面生活服務産業,促進正式工替代臨時性、替代性崗位員工等途徑實現轉崗分流。”

  具體來看,古書院礦向晟泰公司轉崗員工近900人,180名員工離崗,解決了千余人的轉崗分流問題。細則來年,則是向部分煤業公司輸出和派駐人員370余人,結合萬德福超市戰略擴張的用人需求,在自願報名的同時將水暖科39周歲以下女工全部轉崗。同時,該礦撤銷大車隊、矸井隊,將員工轉崗至古書院工貿公司。截至目前,多經産業分流總人數達到532人。

  實際上,由於煤炭行業陷入困境,早在2014年晉煤集團就下發了《晉煤集團關於下達減員分流指標的通知》,要求各單位結合集團給本單位制定的減員分流指標,安排實施好減員分流工作,通過減員分流實現降本增效、人員負增長。

  晉煤集團總經理李鴻雙表示,隨著井下資源枯竭,産業轉型、人員轉崗是古礦面臨的最大難題。要緊跟國家未來産能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産業。

  多家煤企“動刀”

  實際上,除了晉煤集團,潞安集團、焦煤集團等都下發了轉崗分流、停薪留職、提前離崗等管理辦法,來降本增效。

  2015年,山西焦煤集團也進行了人員縮減的改革,撤銷了8個業務不飽滿、職能相近、重復設置的機構,轉崗分流1萬餘人。

  去年年底,山西焦煤集團公司部署2016年度轉崗分流安置工程,要求堅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完成山西焦煤集團公司三年轉崗分流四大指標,落實好山西焦煤集團公司的各項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實施轉崗分流安置工程。

  山西作為煤炭大省,必然是減員分流的重點區域。

  有山西煤企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幾年一直硬撐著,儘管工資也不斷下降,但即便貸款也要給工人發工資,作為國企,不到最後一步,是不會減員分流的。煤價太低,很多煤炭生産出來就是虧損的。

  從2012年煤價開始下跌,經過了多年的掙扎,不管是煤企還是煤礦工人,都已經認識到,煤炭行業到了“動刀”的時刻,如果説曾經還抱有一絲希望,但如今大家也都開始意識到,短時間內煤炭行業並不能走出困境。

  《證券日報》記者在對多個煤礦以及煤礦工人的採訪中了解到,煤企以及煤礦工人對於減員分流都抱有支援的態度。

  “大環境都不好,很多人都暫時服從了減員分流的安排。”趙磊最開始從一個司機進入煤礦做地面工作,真心覺得這是一份好工作。但現在,他也考慮去其他行業看一看。

  而除了山西各大煤礦集團開始減員分流,為了推動煤炭行業去産能,自從去年開始,龍煤集團也開啟了大規模的減員分流工作。

  此外,為了應對煤炭市場的困境,1月11日,兗礦集團發佈的《兗礦集團有限公司關於2016年減員增效工作的意見》指出,為進一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控制用工數量,兗礦集團將按照“三年減員分流 2萬人”的總體目標,2016年減少分流各類用工6500人,力爭7000人,節支降本增效8億元(目前兗礦集團有總員工10.5萬人)。

  根據煤炭行業去産能的相關意見,已經把職工安置作為化解過剩産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隨著細則的逐步出臺,這也意味著,將會有更多的煤企加入減員分流的大軍。

  上述煤企高管還表示:“一些尚且盈利的煤企都在通過減員分流來降低成本,虧損的煤企預計今年將關閉不少煤礦,尤其是資源枯竭的老礦,下一步也會啟動減員、轉崗和分流等措施。”

  煤炭行業大整合開啟

  煤炭行業去産能的有關意見在年前已經出臺,“十三五”首年,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後續將不斷有政策細則出臺。除了減員分流,兼併重組也將成為今年煤炭行業的關鍵詞。

  2016年2月5日,國務院發文《國務院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産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援, 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因地制宜、分類處置。

  在業內看來,去除5億噸,整合5億噸,未來煤炭行業的集中度將大幅提高,過剩産能的下降幅度和産能集中度提升空間或將大於鋼鐵。合計10億噸産能易主,相當於將目前煤炭行業産能集中度在3年-5年內提高近20%。

  同時,意見還鼓勵大型煤炭企業兼併重組中小型企業,利用3年時間,力爭單一煤炭企業生産規模全部達到300萬噸/年以上。

  分析師認為,該舉措將促進行業整合,將有效促進各地區煤炭企業的兼併重組,甚至將會引發新一輪的煤炭資源大整合。

  此外,從2016年起,3年內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産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産能核增項目;確需新建煤礦的,一律實行減量置換。從2016年開始,按全年作業時間不超過276個工作日重新確定煤礦産能,原則上法定節假日和週日不安排生産。

  上述煤企高管還認為,採取市場倒逼的方式,整合10億噸産能,停止新建煤礦,也必然會促進煤企加速減員分流以及煤企之間的兼併重組。

  出口透露政策導向

  除了行業即將出現的大整合,擴大出口也成了煤炭行業改變現狀的一個辦法。

  2月15日,海關總署發佈最新進出口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中國出口煤及褐煤61萬噸,同比激增173%;環比2015年12月份增加38.6%。

  某煤炭貿易商認為,1月份中國煤炭出口量同比大增,一方面是由於2015年同期基數過低,另一方面與神華主動重啟出口業務有關;同時,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預期對中國煤炭出口也有一定的幫助。

  去年12月9日,神華對日本東北電力集團出口67480噸煤炭,本次出口貿易在天津煤碼頭通過東北電力“美奈美”號外輪裝運。

  據了解,東北電力集團是日本五大電力集團之一,是神華在當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形勢下新爭取的市場客戶。

  安迅思分析師鄧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神華重啟出口將代表著一種政策導向:中國正鼓勵煤炭出口。如果神華能夠恢復出口,可以緩解一部分國內産能過剩的壓力。

  需要一提的是,中國煤炭出口量自2003年以來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取消出口退稅並徵收關稅。雖然去年12月財政部宣佈,從2015年1月1日起,所有煤種的出口關稅從10%下調至3%。

  儘管現時中國煤炭生産和運輸成本仍要高於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現階段中國煤炭出口仍不具備價格優勢。但是展望未來,由於中國煤炭行業産能過剩的狀況仍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未來通過出口來化解一部分過剩産能或是大勢所趨。

  同時,煤炭進口方面,2016年1月份中國進口煤及褐煤1523萬噸,同比下降9.2%;環比2015年12月份則下降13.7%。而單月進口量1523萬噸,為2012年1月份以來第三低的單月進口量。

  鄧舜還認為,1月份中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和環比均有所下滑,主要與中國市場整體需求不景氣有關,業界在2015年煤價幾乎單邊下跌之際,採購心態十分謹慎,導致進口煤炭到貨量持續低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