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滬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試運作 三桶油同臺買賣

  • 發佈時間:2015-07-02 08:51:0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師燁東  責任編輯:朱苑楨

  昨日(7月1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正式宣佈投入試運作,這意味著部分管道天然氣(PNG)可以以現貨的方式進行交易,而“三桶油”亦首次實現了在同一平臺進行天然氣交易。

  可以搜尋到的數據顯示,昨日上午,交易中心成交四單天然氣。其中中石油挂出了成交的第一單,總計1400萬立方米,掛牌價為2.6109元/立方米,摘牌方為上海管網。這是我國首單管道天然氣現貨網上交易。

  實現天然氣交易多個第一

  昨日的交易創造了國內天然氣交易史上的多個第一:第一次實現了管道天然氣的線上公開交易;第一次實現了“三桶油”在同一個平臺進行交易;第一次實現了降價交易(中石化的掛牌價低於省份門站價);第一次實現頁巖氣在交易平臺的交易等。

  據了解,交易中心的運營架構為“一個中心、二種模式、三個産品”,運用掛牌(協商)和競價兩種交易模式,對管道天然氣(PNG)、液化天然氣(LNG)以及LNG接收站窗口期三個品種進行交易。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于毅波稱,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能夠反映天然氣的供需特點,對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

  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LNG在國內的買賣較為市場化,而PNG則為銷售壟斷機制為主,需由地方發改委與“三桶油”等共同定價。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運作,可以為天然氣行業建立電子化、市場化、公開化的交易平臺。孫陽説,有益於形成國內自己的天然氣價格指數,推進天然氣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改革。

  頁巖氣拓寬售賣渠道

  在昨日的交易中,中石化以2.58元/立方米的價格掛牌3000萬立方米頁巖氣引發了市場關注。不過截至發稿,記者並沒有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官方網站搜尋到該筆挂單是否成交。

  儘管中石化在頁巖氣的開採上已經實現了規模化,但是以何種價格銷售卻成為了買賣雙方的一個難題。而頁巖氣可以在交易所掛牌進行交易,無疑為頁巖氣銷售增添了一條新的渠道。

  在國內頁巖氣開發最成功的重慶涪陵,中石化最早實現了規模商用。當地天然氣使用大戶建峰化工(000950,SZ)最早使用中石化産出的頁巖氣,但在用氣價格上,建峰化工卻和中石化拉鋸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記者從建峰化工發行的“ST建峰債”債券跟蹤評級報告等公告中發現,建峰化工2014年使用頁巖氣達3.89億立方米,其中2014年一季度採購頁巖氣1.31億立方米,預付款2.77億元。

  據此推算,建峰化工2014年一季度的頁巖氣預付單價已經達到2.11元/立方米,這遠高於同期的天然氣採購價格1.66元/立方米。如果按照預付款結算,超過天然氣價格20%多的成本將增加建峰化工經營壓力。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認為,價格過高並不利於頁巖氣的推廣使用。而在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對頁巖氣而言,不僅是拓寬了銷售渠道,更重要的是能發現市場可接受的價格,長遠來看,利於頁巖氣的推廣使用及市場化。

  天然氣價格市場化可期

  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王寶偉昨日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啟動儀式上表示,“未來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深化天然氣價格的改革,積極穩妥放開競爭性環節的天然氣價格”。

  孫陽認為,國內LNG現貨市場已經形成良好的市場機制,買賣雙方直接供需制約,價格隨行就市,但是管道天然氣的交易並不夠市場化。今年4月,發改委規定天然氣直供用戶可與上游商談價格,並將這部分氣量引入上海石油交易中心,以市場化的價格採購部分天然氣,這將以小帶大逐步打破壟斷,倒逼天然氣價格改革。

  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是國內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的,安迅思能源與策略研究總監李莉説,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快慢要看交易中心試點的交易情況,如果交易的價格與數量都有不錯的態勢,改革方能提速。

  在昨日已經成交的4單中,包括“三桶油”在內,出現的買賣雙方都是交易中心的股東(上海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由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

  現在買賣雙方集結在一個平臺上,資訊與市場交流的參與方不能只是交易中心的股東,需要出現股東以外公司的身影。李莉告訴記者,需要先把國內的天然氣現貨市場盤活,做到真正讓市場來發現價格,逐步提升交易量,而後才能更好地推進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才能實現影響亞太天然氣市場等長遠目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