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能源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近年棄水損失上萬億 核電建設迎爆發期

  • 發佈時間:2015-06-06 10: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宋亞芬  責任編輯:王文舉

  

  重型柴油車污染嚴重,因此亟需加強環保升級。從今年6月1日起,北京已開始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第五階段排放標準,希望此舉可為北京帶來更多藍天。

  中國水資源豐富,但水資源分佈不平衡,水資源還面臨浪費嚴重、污染等嚴重威脅。環保部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20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地下水水質較差和極差級佔比超六成。另外,近年來中國雖然修建了好幾座水電站,但水電發展仍顧慮重重,近年棄水損失上萬億。

  核電方面,目前正在迎來一個證券化浪潮。繼中廣核去年上市之後,另一巨頭中核也在本週登陸A股,計劃募集資金135.8億元。而國電投成立之後首要工作是把國家核電和中電投兩家公司的核電業務整合到一起,並計劃整體打包上市。

  6月1日京華時報:國家核電與中電投正式合併 將規劃核電業務上市

  繼南車北車之後又一宗大型央企合併告成。上週末,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投”)雙雙宣佈正式合併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電投”)。國家核電一把手王炳華出任國電投的董事長,而中電投一把手陸啟洲則到齡卸任。至此,國電投將與中核、中廣核形成國內核電領域三足鼎立的局面。

  國電投成立,意味著一家橫跨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等多個領域的新巨頭誕生,根據王炳華此前透露的資訊,國電投總資産將超過7000億元,年營收將超過2000億元。國電投也將原先國內核電領域由中核、中廣核雙雄爭霸的格局改變為三足鼎立。

  據了解,國家核電擁有出色的核電技術。其擁有從美國引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並在該技術的基礎上打造了功率更大的升級版——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CAP1400。這兩種技術將成為日後中國核電的主導機型。此外國家核電還擁有上海核工院、國核工程公司等國內頂尖的核電技術設計和工程承建能力。不過國家核電缺少一塊核電運營牌照。而作為國內五大發電集團最末的中電投則擁有核電運營資質,其從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時繼承了原國家電力公司所有的核電資産,包括多個內陸和沿海廠址資源,是中核和中廣核之外,國內第三張核電運營牌照的擁有者。兩家合併之後被認為優勢可以得到很好的互補。

  

  圖片來源:中國環境報

  6月1日 中國環境報:北京今起實施重型柴油車國五標準

  北京市環保局近日對外公佈,北京將從今年6月1日起開始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第五階段排放標準,預計實施後單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削減40%左右。

  此外,為進一步減輕細顆粒物(PM2.5)污染,配合重型柴油車第五階段排放標準實施,北京市要求從2016年6月1日起,全市行政區域內使用的新增重型柴油車(公交車、環衛車、旅遊車、郵政車、渣土車、班車、校車、機場巴士等)要選用安裝壁流式顆粒捕集器(DPF)的車型。國內研究機構和發動機企業研究分析表明,安裝凈化效率高的壁流式顆粒捕集器可以降低90%以上顆粒物的排放品質和個數。

  北京市規定,自2015年8月1日起,對不符合第五階段排放標準的車型將不予辦理環保手續。凡在2015年8月1日前已購買的(以購車正式發票日期為準)和已從外省市轉出遷往本市的(以機動車登記證書的轉移登記日期為準)第四階段排放標準重型柴油車,還可繼續辦理環保手續。同時按照“新車新標準、老車老標準”的管理原則,對市場銷售新車和在京首次申領牌照的機動車實施新標準,車主正在使用的在用車,不受新標準實施的限制,但仍須達到老標準的排放限值。此外,按照正在實施的2015年~2016年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方案,對使用6年及以上、提前1年及以上報廢的車輛補助車均8000元,特別是重型柴油車最高補助達21500元,若報廢老舊機動車的車主更換新車,汽車生産企業還將按照平均標準不低於政府補助的原則再給予車主購置新車獎勵。

  

  圖片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6月2日 中國經濟週刊:中國水電發展顧慮重重 近年棄水損失上萬億

  大而強是今天中國水電的實情。

  目前,全球裝機容量前十位的水電站,中國就有5座;全球單機容量70萬千瓦及以上的巨型水電機組,超過一半在中國。

  然而,在國內部分地區,水電的消納和開發依舊存在很大問題,“棄水電量”大、開發難度高、移民安置困難等阻礙行業健康發展。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佈的《水電基地棄水問題駐點四川監管報告》披露,2014年四川調峰棄水電量達96.8億千瓦時,佔豐水期水電發電量的14.93%。報告認為,導致四川水電站棄水發電的原因包括水電發展過快、當地電力需求增長緩慢、發電外送能力不足、汛期火電依然發電等原因。據悉,我國另一水電大省雲南棄水現象更為嚴重。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為,“所謂水電站棄水指的是原本應經過水輪機用來發電的水流卻從泄水設施流走了。以目前水電平均上網電價每度0.3元計算,四川2014年就流走了29億元人民幣,這是相對於水電開發企業的損失,如果從可再生資源不利用也不能保存只能流逝的角度看,相對於那些優先開發、充分利用水電的發達國家,我國近些年的棄水損失不是幾百億,而是上萬億!”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李菊根代表水電行業向國家呼籲:“如果沒有新的政策支援,沒有劃清開發企業和地方政府的責任邊界,不能妥善處理好開發和保護的關係,不能解決好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優先調度,未來我國西部的水電開發可能放緩步伐,甚至面臨停滯不前的局面。”

  

  6月3日 中國新聞網:核電建設迎爆發期 或引爆千億市場

  繼去年中廣核在香港上市之後,第二家以核能發電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中國核電也即將走入資本市場。分析認為,企業競相上市搶灘資本市場是我國核電建設迎來爆發期的一個縮影。而隨著中國核電規模的迅猛擴張,與核電建設相關的市場也將被引爆。

  自中國出現嚴重霧霾天氣以來,各種新能源、清潔能源備受青睞,核電作為效率較高的發電形式也再次迎來發展的春天。隨著我國核電建設的重啟,核電建設迎來高潮。據悉,我國核電在建規模世界第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我國核電在運機組要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

  而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介紹,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預計年內將有6至8台機組開工建設,有8台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作,將成為投入商業運作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成為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而按照規劃,未來五年內,中國需再開工建設40台核電機組,至少需投入6000億元。

  據悉,中核和中廣核的資産負債率都已逼近75%的央企資産監管紅線,巨大的資金需求迫使各大核電企業加快進軍資本市場的步伐。去年,中廣核在香港成功上市。而在今年6月2日,中國核電也正式在上交所開啟它的IPO之旅。據媒體報道,中國核建也在衝刺IPO。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寧分析認為,上市是公司融資的重要方式,預計中國核電規模將有迅猛擴張。“而隨著核電行業的加速,與之相配套的相關産業也將迎來快速發展。”

  據了解,在核電站固定資産投資中核電設備投資佔50%左右,是核電投資最主要的環節。核電設備包括核島、常規島和輔助設備三部分,分別佔電站總投資的23%,15%和12%。如果按照12000元/千瓦造價計算,一套100萬千瓦核電機組的總造價為120億元。按上述比例計算核島投資為27.6億,常規島投資為18億元,輔助設備為14.4億元。

  

  6月4日 新京報:環保部:地下水超六成較差和極差

  環保部今日發佈《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20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結果顯示,較差和極差級監測點佔比超六成。

  公報稱,32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取水總量為332.55億噸,達標水量為319.89億噸,佔96.2%。

  另外,2014年,全國20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工作,監測點總數為4896個,其中國家級監測點1000個。水質為優良級的監測點比例為10.8%,良好級的監測點比例為25.9%,較好級的監測點比例為1.8%,較差級的監測點比例為45.4%,極差級的監測點比例為16.1%。

  分析稱,主要超標指標為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鐵、錳、“三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和氨氮)、氟化物、硫酸鹽等,個別監測點有砷、鉛、六價鉻、鎘等重(類)金屬超標現象。(中新網能源頻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