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我國煤炭行業産能家底基本摸清 總規模為57億噸

  • 發佈時間:2016-01-12 09:11: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在近日舉行的煤科總院煤炭戰略規劃研究院成立一週年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透露,根據有關部門近期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煤礦總規模為57億噸。

  根據統計,在57億噸的産能規模中,正常生産及改造的煤礦39億噸,停産煤礦3.08億噸,新建改擴建煤礦14.96億噸,其中約8億噸屬於未經核準的違規項目。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市場拉動、地方政府的推動下,一些煤炭企業未經審批建設了一大批大型煤礦;一些煤礦規避政府審批,批小建大,或在建設設計中不顧資源約束違規設計,盲目擴大生産能力,煤礦投産後超設計能力生産的問題突出。

  此次摸清煤炭産能的家底,可以為推進煤炭産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煤炭市場形勢急轉直下,其根本癥結在煤炭産能過快擴張和釋放,産能過剩愈演愈烈。自2006年以來,全國煤炭投資累計完成3.6萬億元,累計新增産能近30億噸。其中,“十二五”期間累計投資2.35萬億元,年均投資近5000億元。

  在煤炭産能快速擴張的背後,煤炭消費需求則明顯放緩。2000年以來,我國煤炭消費經歷了由低迷向加速,再到低速的過程。其中,煤炭消費由2000年的13.6億噸,增加到2013年的42.4億噸,增長212.8%。不過,近幾年,煤炭需求大幅下降。2014年全國煤炭消費同比下降2.9%,2015年預計下降4%左右。

  正是由於供給和需求不合拍,導致我國煤炭産能過剩愈演愈烈。2016年,我國經濟穩定發展仍面臨多重困難和多方面挑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環境治理等多重因素疊加,預計煤炭需求將進一步減少。加之國內産能釋放和進口煤保持高位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市場供大於求矛盾還將十分突出。

  抑制煤炭産能快速擴張和化解過剩産能,成為煤炭産業當前最棘手的任務。姜智敏指出,今後一個時期,推動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慧化開採和清潔高效低碳集約化利用,是做好煤炭這篇文章的關鍵所在。而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則是優化煤炭産業結構。

  姜智敏分析説,目前,我國有規模以上煤炭企業6850家,煤礦1.08萬處,平均單井生産能力不到35萬噸/年。其中,小煤礦7000多處(9萬噸以下煤礦5400多個),産量不到20%,安全事故佔70%以上;前4家企業的産量比重仍然比主要發達國家低,生産集中度低沒有實質改變。

  此外,多數煤炭企業“一煤獨大”問題突出,高灰高硫低值煤佔有較大比例,煤炭深加工轉化面臨諸多問題;一些小煤礦仍是非機械化開採,改造起來難度大,有的根本無法改造。

  “今後一段時間,我國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切入點,三年暫停審批新建項目、調整制度工作日、關閉退出煤礦4900處,全國煤礦數量控制在5000處左右,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和轉型升級,使煤炭産業結構更加合理,進一步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姜智敏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