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國家發改委約談17煤企 違法違規煤礦一律停産

  • 發佈時間:2015-03-20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3月13-14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煤礦安監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聯合召開專題會議,對涉及違法違規建設的産煤省份有關部門和違法違規建設煤礦法定代表人進行約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參加約談會議的包括:山西、內蒙古、陜西等14個省區人民政府及項目核準、行業管理、安全監察部門(機構),神華、中煤、同煤、冀中能源、陜西煤化、伊泰等17家煤炭生産企業。

  國家發改委負責人在約談會上表示,遏制行業下行態勢,必須加大力度依法依規限制産量,改善供求關係。重點落實“四個嚴格”——嚴格治理違法違規建設生産、嚴格治理超能力生産、嚴格治理不安全生産、嚴格治理劣質煤生産使用,堅決制止違法違規産能、超核定産能和不安全産能。

  違法違規煤企一律停産

  自2012年以來,煤炭行業開始走下坡路。目前,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乏力和産能過剩等因素影響,煤炭供大於求問題依然十分突出。春節後,煤炭市場價格再現下跌趨勢,行業發展和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3月18日,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均價報收于482元/噸,比前一報告期下降了6元/噸。與今年年初相比,累計下降近40元/噸。來自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比下降44.4%,虧損面在70%以上。

  基於煤炭行業供大於求、虧損面加大的困境,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張高麗、副總理馬凱、國務委員王勇先後對煤炭脫困作出批示。調控煤炭生産總量,嚴格控制不安全生産、違法違規生産、嚴格控制超能力生産是煤炭脫困的重要舉措。

  3月6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主持召開煤炭行業脫困工作第二十五次聯席會議。會議決定對違法違規建設煤礦和超能力生産問題突出地區進行約談。

  在約談會上,能源局煤炭司、煤礦安監局監察司、煤炭工業協會負責人分別就落實煤礦企業主體責任和地方部門監管責任、嚴格履行安全核準與安全專篇設計審查程式、加強行業自律、規範煤礦建設行為等提出要求。

  被約談地區和違法違規建設煤礦代表表態稱,堅決落實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做到違規建設煤礦停工停産,同時積極創造條件實現煤礦手續合規化。

  近期,國家發改委等4部門將啟動煤礦違法違規建設生産情況核查,在完善常態化煤礦産能登記、核定、公告和問責制度的基礎上,抓緊落實煤礦建設生産領域違法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國家發改委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按照接下來的工作安排,相關部門將部署全國範圍內檢查,手續不全、違規違規、超産煤炭企業,一律停産停工。”

  煤炭産能過剩與違法違規並存

  煤炭産能過剩、違法違規生産是煤炭行業的特點,超能力生産和不安全生産加劇煤炭市場供大於求。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宏介紹,目前我國現有煤礦産能在40億噸左右,在建産能10億噸以上,煤炭産能過剩十分突出。在煤炭的黃金時代,除煤炭、電力行業外,包括煙草、房地産、裝備製造等十幾個行業投資煤礦,分享煤炭行業高額利潤。

  同時,高額的利潤驅動大規模違法違規生産。國家煤監局在2014年9月的調查顯示,全國違法違規煤礦建設生産煤礦192處,産能7億多噸,其中新疆、山西、陜西、寧夏、內蒙古違法違規煤礦建設生産煤礦情況嚴重。

  對於違法違規煤礦項目,國家發改委曾要求所有違法違規煤礦建設項目先停産;各省區限時如實上報轄區內違法違規煤礦企業名單,對未報的決不給其補辦手續的機會,堅決進行永久關停或無條件指定兼併;對如實上報的,下一步研究補辦手續的辦法。

  2014年底,國家能源局下發《關於調控煤炭總量優化産業佈局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對未按規定取得項目核準文件的煤礦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已開工的違規項目一律停建,已經投入生産的違規項目一律停産,履行項目核準等相關法定手續。

  能源局計劃建立在建違規項目名單,對列入名單的項目開展跟蹤督查,嚴防私自復工復産。企業集團存在違規建設項目的,在違規項目未核準前,暫緩辦理該企業集團的其他新建項目核準申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