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陸上風電上網價每度下調0.02元 業內稱低於預期

  • 發佈時間:2015-01-08 00:5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師燁東  責任編輯:張少雷

  昨日(1月7日)下午,中國風能協會官方微信消息稱,2015年1月1日以後的項目陸上風電電價每千瓦時下調2分錢,同時配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件”為抬頭的圖片。

  隨後,記者致電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辦公室,但並未有人接聽。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岩則向記者證實,風電價格下調落定消息屬實。

  自去年9月出現下調風電價格傳聞之後,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已經5年沒有變動的風電上網價格下調是板上釘釘的事。如今價格下調雖落定,但低於此前預期。

  有企業高層表示,下調兩分錢對企業影響並不大。亦有業內專家認為,此次調價相對溫和,對於行業及企業影響相對有限。

  調價幅度低於預期

  上述消息顯示,陸上風電繼續實行分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將第I類、II類和III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降低2分錢,調整後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49元、0.52元、0.56元;第IV類資源區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維持現行每千瓦時0.61元不變。上述規定適用於2015年1月1日以後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以及2015年1月1日前核準但于2016年1月1日以後投運的陸上風電項目。

  此前風電上網電價執行的是2009年7月公佈的電價政策。國家發改委在2009年發佈的《關於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中,將風電資源區劃分為四類,標桿電價分別執行0.51元/千瓦時、0.54元/千瓦時、0.58元/千瓦時和0.61元/千瓦時。

  實際上,早在去年9月便傳出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召開“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擬將四類區域的上網電價調整為0.47元/千瓦時、0.5元/千瓦時、0.54元/千瓦時和0.59元/千瓦時,前三類降幅為0.4元/千瓦時。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調價結果低於預期,顯然是企業與發改委博弈之後的結果。“調價對於企業來説肯定是負面影響,因此企業會有一定的抵觸情緒。”

  據《中國能源報》在2014年9月份報道,上網電價下調消息傳出之時,遭到了企業反對的聲音。“雖然此次調價方案目前只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並非最終定稿,但是風電企業與行業協會對此反應較為激烈,並均提出了反對意見。”

  林伯強認為,相比此前的預期幅度,發改委此次價格的下調相對溫和,因此雖然對企業有負面影響,但影響並沒有預期那麼大。

  對企業行業影響有限

  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告訴記者,儘管企業對調價存在抵觸情緒,但是由於風電整體發電成本降低,目前的調價是合理的。

  “之前制定上網電價的時候,風電裝機每千瓦的造價超過1萬元,現在一些企業的裝機成本只有6000元左右,一些企業甚至低至5000元。”韓曉平分析稱,“而且現在中高風速地區也基本飽和,風電項目的盈利情況比起之前好轉了不少。因此,對於2015年後的項目降2分錢,無論對産業還是對企業,影響都有限。”

  在經歷了2013年的整體低迷之後,2014年成為了國內風電的回暖之年,相應企業的經營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提升。

  記者梳理國內風電龍頭企業金風科技(002202,SZ)年報發現,2013年公司實現凈利潤為4.28億元,同比增長179.41%;其中電場開發的毛利率達到了63.92%,國內銷售毛利率為21.23%。

  對於此次調價,金風科技回應稱,上網電價下調是行業所廣泛預期的政策,中國大力發展風電産業的大方向並沒有改變。從長遠來看,風電上網電價下調是必然趨勢。對於公司風電場業務,如果電價調整,對現有投運的風電項目沒有影響。對未來新項目,通過技術進步産生的機組發電效率提升和收益率提升,有望抵消電價下調帶來的影響。

  一位風電企業高層向記者表示,每度電只是降低2分錢,一億度電200萬元,對公司影響並不太大。

  湘電風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龍辛認為,風電價格下調,對於一些未來計劃在北方佈局項目的企業來説,則是雪上加霜。“這些地方的項目整體盈利情況並不是特別好,因此價格下調對於要在這些地區佈局的企業來説有一定影響。”

  此次降價的Ⅰ、Ⅱ、Ⅲ類資源區,便是新疆、內蒙、河北、甘肅、吉林等省份。西北、東北等地區普遍存在棄風限電現象。

  林伯強建議,相比于降價,風電行業目前更應該解決的是市場問題,行業需要完善産業鏈,解決好棄風限電問題。

  龍辛則認為,風電的上網電價調整,應該視地區而定,“不同地區的風電收益不盡相同,上網電價‘一刀切’並不合適,如果能結合效益來計算電價,會更為合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