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2014年能源改革大刀闊斧 混改破局電改實質性啟動

  • 發佈時間:2014-12-25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前言:2014年的中國能源産業,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能源結構調整深刻而廣泛,能源改革正步入一種“新常態”。

  先是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引入25家境內外投資者超千億元的資金,輿論一片沸騰;緊接著,中石油東部管道公司欲掛牌轉讓100%股權,其下屬兩家油田也開始推進與民企合資合作的模式。

  由兩大石油巨頭領銜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讓壟斷多年的石油行業開始破冰,能源改革掀開了新篇章,而如此大手筆的能源改革僅僅只是開始。

  目前,第一批6家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方案已經敲定。擁有多家能源上市公司的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成為試點之一,正在對旗下上市公司進行整合重組。

  據了解,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已經通過,有望于明年一季度出臺。隨著國企改革的逐步推進,能源行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進入深水區。

  與此同時,電改也在大刀闊斧的前進。目前,新的電力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如果順利,有可能在近期公佈。電改進入實質性階段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電力行業面臨的“新常態”。

  相比混改和電改,在能源結構中佔比最大的煤炭行業,經過近兩年來煤炭價格的跌跌不休,整個行業哀鴻遍野,正在遭受能源結構深化調整帶來的陣痛。長期來看,煤炭市場供過於求仍舊非常嚴重,價格將長期處於低位的大趨勢並未改變。

  受困於此,今年以來,各種煤炭救市政策層出不窮,但收效甚微,短期內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供求格局。煤炭行業整體增速大幅放緩,未來仍將通過限産、減産,不斷減少煤炭消費在整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能源結構調整不斷深化等“新常態”正在顯現。

  如果説傳統能源正在步入改革與轉型的“新常態”,那新能源則在“逆襲”的路上你追我趕。

  中石化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頁巖氣開發實現重大戰略性突破,在2014年提前進入規模化商業化發展階段;中石油也在近日與多家央企合作,再次發力頁巖氣開發。

  此外,核電重啟已進入倒計時,13條的“五交八直”特高壓工程將於明年開工,風電和光伏也獲得多項利好政策,新能源産業迎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加速,尤其是在“霧霾壓力”的倒逼下,新一年的能源改革將成為“新常態”,混改和電改將會更加猛烈,頁巖氣和特高壓等新能源也將在改革中不斷取得新突破。

  能源央企拔頭籌

  混改進入深水區

  今年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局的一年。

  先是今年2月份中石化一紙公告宣佈,將在油品銷售業務引入30%股權。壟斷已久的中石化如此大手筆試水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儘管褒貶不一,但有眾多民資躍躍欲試,包括電商大佬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忍不住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

  不得不説,儘管中石化是混合所有制的“第一棒”,但是其速度讓市場頗為讚嘆。時隔半年多,到今年9月份,25家境內外投資者以超千億元的資金入股中石化油品銷售公司,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混資”。

  緊隨其後,中石油也開始了大手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5月12日,中石油稱,擬以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管理的與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的資産及負債,以及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核算的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關的資産及負債,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中石油東部管道有限公司(簡稱“東部管道公司”)。公司擬通過産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

  但是,與中石化的速度相比,中石油改革的腳步有些慢,截至目前,中石油上述改革仍沒有結果。據中石油人士對外稱,上述方案還在研究中。

  需要一提的是,目前,中石油下屬的吉林、遼河兩家油田已開始推進與民企合資合作的發展模式。油氣資源屬於國家戰略資源,一直以來都處於壟斷狀態,一旦引入民資將成為破冰之舉。

  由於兩大石油巨頭基本壟斷著我國的石油上中下游産業鏈,有著其他企業根本無法企及的高利潤和高收入,長期以來,遭到了公眾不少非議和吐槽。因此,兩大石油巨頭的“破壟斷”改革意義非凡,一舉一動市場都格外關注。

  隨著中石化和中石油不斷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壟斷格局慢慢被打破,不僅是石油行業的一大進步,也可以説是我國能源改革的一大步。

  除了兩大石油巨頭作為改革先鋒,目前,第一批六家央企四項改革試點方案經多次審議,已基本定稿。其中,擁有多家能源上市公司的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國投)也成為能源行業另外一個改革重點。

  這批試點單位改革的主要內容涉及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以及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組試點等。

  據了解,目前國投旗下中紡投資、國投中魯先後公佈了與安信證券、江蘇環亞重組的具體方案,擬轉型新興産業以擺脫經營困境,成為試點改革的“急先鋒”。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煤炭行業的持續低迷,以煤炭採選為主業的國投新集今年前三季度巨虧10.82億元。能源資産在國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國投在未來或選擇非煤資産作為重組對象。

  國投作為央企改革的試點之一,業內均預計其還將對旗下的上市公司進行整合重組。

  隨著國企改革的逐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進入深水區。除了上述三大能源央企,還將有更多國企加入這場改革盛宴。

  近日,有消息稱,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已經通過,有望于明年一季度出臺。

  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就表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這一輪深化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和重點。

  這也意味著國企改革在今年年底以及明年都將上演各種大戲,足以吸引市場眼球。對於兩大石油巨頭來説,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只是開了個頭,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故事可講,能源改革將成為未來能源行業的新常態。

  拿稍顯落後的中石油來説,按照其董事長周吉平的改革思路,已經搭建六大合資合作的平臺,這六大平臺包括未動用儲量、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煤層氣、頁巖氣、緻密氣)、管道(西氣東輸一線二線,東線,新建管線)、海外業務、金融板塊、煉化板塊。未來,中石油還將在上中下游不斷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隨著能源改革的深入,其他能源央企將不會只是旁觀者,也會陸續加入改革大軍。

  電改區域試點啟動

  破電網壟斷動真格

  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已經多次召開電力專家研討會,討論電力改革。據了解,目前電力改革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如果順利,極有可能在近期公佈。

  有分析認為,目前發電行業處於2002年電改以來形勢“最好時期”,因為用電需求快速回落,發電量競爭空前激烈,經營環境的嚴峻;而且這些現象很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

  另有專家判斷,停滯了12年之久的電改已經“箭在弦上”,電改進入實質性階段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電力行業面臨的“新常態”。

  4月18日召開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最高層就定調了電改的大方向,“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經濟、優質的電力保障,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今年9月份,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

  《廣東電力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深化試點工作方案》,正式啟動廣東省電力直接交易深度試點工作。

  相較於此前12年來電力體制改革“只打雷不下雨”,這讓業內對2014年電改首次出現實質性進展充滿了期望。

  11月4日,發改委發出《關於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更是讓業內為之一振。

  以深圳為改革試點,意味著獨立輸配電價正式啟動,新電價機制從2015年1月1日起運作,此舉將打破電網壟斷。

  新電改方案除了“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的基本思路以及改變電網盈利模式之外,還提出要改變電網企業集電力輸送、電力統購統銷、調度交易一體的狀況,電網企業主要從事電網投資運作、電力傳輸配送,破除電網“獨買獨賣”的壟斷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電改將會在售電側強化競爭機制,形成市場化的售電新機制。售電放開從某種意義上也會改變電網的盈利模式。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電改的關鍵是定價機制的改革,是形成“多家買、多家賣”的市場競爭機制,通過競爭,把輸配電的成本降下來,必然要擠壓國家電網的利潤空間。

  不難發現,新一輪電改以電力定價市場化為核心,則必將改變行業的競爭格局。電網利潤下面臨下行壓力的同時,電企則在競爭中獲益。

  有分析師認為,目前電改外部環境進入理想狀態,新一輪電改時機已經成熟,2015年電改不斷推進並釋放大量制度紅利將成為“新常態”。

  煤炭業“哀鴻遍野”

  産能過剩短期仍難改

  傳統能源石油和電力行業都在改革,煤炭行業卻仍舊在“苦海”中掙扎。

  今年4月份,本報記者一行實地調查走訪了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煤炭主産區,深入採訪了當地礦工、私營煤礦的礦主、選煤廠老闆、國有煤礦的高管人員、煤炭監察部門的人員,以及煤炭行業專家、分析師,煤炭交易市場總經理等各方面人士,了解到煤炭主産區大多數煤炭企業的生存狀況堪憂。

  從山西太原、晉城,到陜西榆林,再到內蒙古鄂爾多斯,一路走來,發現在煤炭價格不斷創出新低的情況下,大大小小的煤礦日子都不好過,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甚至有些煤礦已經開始虧損,有的小礦主已經在尋求賣礦來“斷臂求生”。

  不容樂觀的是,今年下半年以來,煤炭行業的生存狀況仍在不斷惡化,這一點從煤炭行業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可見一斑。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稱,截至2014三季報,煤炭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達到5263.36億元,同比減少1008.5億元,降低16.1%;營業利潤為543.55億元,同比減少173.08億元,下降24.2%,盈利進一步下滑。公司平均毛利率僅為21.6%,同比下降0.3%,平均凈利潤率僅為0.2%,盈利表現較2013年大幅下降。

  煤炭上市公司作為行業內最優秀的代表,業績表現尚且如此,非上市公司的生存狀況就更加“水深火熱”。據了解,目前全國共有8個省份煤炭産業整體虧損,全行業企業虧損面在70%以上。

  12月22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向媒體表示,今年前11月,我國煤炭産銷量分別同比下降2%和2.1%,預測全年將分別下降3%左右。目前,全社會煤炭庫存已經連續36個月在3億噸以上,可供全國消費1個月以上。當前煤炭需求增長乏力,進口煤總量較大,存煤居高不下,未來煤價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在上述行業背景下,煤炭行業呼籲“救市”的聲音日益高漲,地方和中央的救市政策也是層出不窮。

  今年5月份,山西率先推出17條救市新政,來延續去年的20條救市政策。今年山西的新政內容包括,原本于2013年年底到期的暫停提取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産發展資金、減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務費政策繼續延續,並暫停協議方式配置煤炭資源,暫停審批露天煤礦等。

  之後,內蒙古、陜西等地方政府的煤炭救市政策跟進,支援當地煤炭行業加速整合。

  從中央層面看,今年7月中旬以來,國務院領導對煤炭行業脫困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主持召開國務院煤炭行業脫困工作會議,就堅決遏制煤炭産量無序增長、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控制煤炭進口、改進考核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同時,國務院秘書局多次協調煤炭行業脫困工作重大事項和政策。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煤監局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還建立了煤炭行業脫困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召開了15次聯席會議和多次多部門協調會、座談會,研究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後發佈了《關於遏制煤礦超能力生産規範企業生産行為的通知》、《商品煤品質管理暫行辦法》、恢復實施進口煤最惠國稅率、《關於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通知》和《關於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氣收費基金有關問題的通知》、《全面清查和堅決制止煤礦違規違法生産建設的緊急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但顯然,如此密集的煤炭救市政策,並不能“立竿見影”地改變煤炭行業面臨的困境;從根本上説,煤炭市場産能過剩的局面仍非常嚴重。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就坦言,雖然在國家脫困措施的刺激下,煤炭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現象,但是,今後一個時期煤炭需求低速增長,市場供大於求,産能結構性過剩的態勢短期內還難改變,煤炭經濟下行還有進一步加劇的風險。

  頁巖氣實現規模商業化

  央企砸重金民企不放棄

  頁巖氣在2014年的表現格外搶眼。如果説傳統能源身在“暮年”談改革和轉型,那麼頁巖氣則像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不畏艱險,正在奮勇前進。

  先是中石化在頁巖氣領域取得了超出業內預期的成績,讓央企和民企都大為驚詫,也給了市場一顆“定心丸”。

  3月24日,中石化對外宣佈,公司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將在2017年建成國內首個百億方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這標誌著我國頁巖氣開發實現重大戰略性突破,提前進入規模商業化發展階段。

  中石化預計2014年底涪陵頁巖氣田將實現産能18億立方米,2015年底將建成産能50億立方米,為原計劃的10倍。

  近期,中石化更是頗為自豪地表示,在焦頁9-2HF井壓裂施工中,中石化江漢油田首次應用國産化複合橋塞送進工具獲得成功,單井投資成本較開發初期平均下降10%。

  這對目前經濟效益不佳的頁巖氣來説,可謂突破之舉。在中石化各種傲人成績的“壓力”下,中石油終於耐不住開始發力。

  近日,中石油宣佈與國投重慶頁巖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中化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重慶地質礦産研究院共同出資組建了重慶頁巖氣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新公司將於今年年底投入建設,2017年開始投産,將部署評價井16口、開發井360口,投資規模高達260.50億元。

  實際上,此前,中石化已經與重慶簽署了關於涪陵頁巖氣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協議,兩大石油巨頭的頁巖氣開發正式在重慶會戰。這也讓頁巖氣開發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除了兩大石油巨頭不斷將重金砸向頁巖氣,民企也在躍躍欲試希望能參與未來的頁巖氣盛宴。

  儘管頁巖氣未來可期,但目前頁巖氣開發卻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技術、環保等問題還需要慢慢攻克,尤其對於民資來説,頁巖氣需要巨大投資,但是短期內卻難有收益,這讓他們有些不堪重負。第

  二輪頁巖氣中標的兩家民企的頁巖氣開發並不理想。

  近期有消息稱,第三輪頁巖氣區塊招標最快要到明年上半年進行。

  不得不説,頁巖氣向民資開放確實是難得的機會,這也是我國能源改革的進步。但是在第三輪頁巖氣招標中,仍有民企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但相比此前,他們更為理智和謹慎。

  正所謂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隨著能源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也在加速,尤其是在霧霾的壓力下,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日益增加,作為一個缺油少氣的國家,對頁巖氣的開發力度會不斷加大,頁巖氣開發將是今後兩大石油巨頭的重頭戲,而民資也將在這個過程中添磚加瓦。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北美頁巖氣開發已經獲得成功,這也倒逼我國要加快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步伐。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某種程度上説,頁巖氣開發更是從國家能源戰略需要出發,需要不斷提升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

  特高壓建設提速

  明年將迎“春天”

  今年2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首要措施即實施跨區送電項目。彼時,業內人士認為,這暗藏著特高壓建設提速的積極資訊。

  隨後的4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研究討論了能源發展中的相關戰略問題和重大項目,提出要發展特高壓及核電等清潔能源。這也是特高壓首次獲得中央高層公開表態肯定。

  而在6月1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繼續建設以電力外送為主的千萬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提高煤電機組準入標準,對達不到節能減排標準的現役機組限期實施改造升級,繼續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

  日前,國家電網披露了“國家電網公司‘五交八直’規劃”,2015年力爭開工“五交八直”特高壓工程。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升溫,國家電網“十三五”期間將規劃在新疆投資1900億元推動疆電外送。據此,市場預期未來5年會是特高壓行業的黃金髮展週期。

  業內人士測算,按照每條特高壓線路投資250億元計算,13條線路的總投資將超過3000億元。根據國家到2017年建成12條輸電通道的要求,市場預計明年將是多條特高壓線路密集開工和設備密集招標的階段。

  由此看來,2014年堪稱特高壓元年,而2015年無疑將是特高壓的“春天”。

  自2004年年底國家電網明確提出建設特高壓電網的重大戰略構想以來,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已全面掌握特高壓核心技術。2013年,“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014年,國家電網成功中標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送出工程,特高壓正式走出國門。

  不僅如此,目前我國首個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和直流輸電示範工程,已分別安全運作超過5年和3年半。國家電網公司建成的“2交3直”特高壓工程累計送電已超過1600億千瓦時,有力支撐了東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除了在技術、實踐上的積澱外,我國日趨嚴峻的環保問題,也成為特高壓發展的有效推手。目前,通過加快特高壓輸電治理霧霾等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共識。

  業內普遍認為,發展特高壓,實施遠距離輸電,控制東中部地區燃煤機組規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調整能源結構,對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另據研究顯示,即將開工的12條輸電通道將可為未來東中部每年減少發電用煤2億噸,降低PM2.5濃度4%-5%。

  新能源重磅利好不斷

  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

  曾因經濟下行、歐美“雙反”、棄風限電而沉寂一時的新能源産業,在2014年,出現了轉機,或者説迎來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而如若“霧霾”是催化劑,那麼,12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年-2020年)》,便是加速發展新能源産業的初衷。

  根據《行動計劃》,未來中國將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戰略方針。而在此基礎上,我國會著力優化能源結構,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並舉,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

  毫無疑問,2014年發佈的《行動計劃》,為新能源産業開啟了新紀元。

  而風電作為僅次於火電、水電後的中國第三大電源,其于2014年迎來了兩項影響頗為深淵的利好政策。

  2014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於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規定2017年以前投運的潮間帶風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75元,近海風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85元;2017年及以後投運的海上風電項目,將根據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和項目建設成本變化,結合特許權招投標情況另行研究制定上網電價政策。

  日前,國家能源局又公佈了《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年-2016年)》,總容量1053萬千瓦的44個海上風電項目列入開發建設方案。在業界看來,上述兩項新政的頒布,意味著海上風電項目的投資回報更加明確,而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將進一步提速。

  再來看看太陽能光伏。儘管這一産業自2011年至今,從未擺脫歐美等國的圍困,但受益始於去年下半年的系列政策發佈,2013年,我國實現了全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12.92吉瓦,躍居全球第一。同時,國家能源局也具有了為2014年制定“年新增備案總規模14吉瓦(分佈式8吉瓦,光伏電站6吉瓦)”目標的底氣。

  被激發的內需使得中國光伏有望扭轉尷尬局面,與2013年之前不同,如今的中國光伏,對美國或歐洲市場,已不再那麼依賴。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9月份,國家能源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落實分佈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指出,未來,凡利用建築屋頂及附屬場地建設的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全額上網”項目的全部發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收購。

  在業界看來,新政淡化了分佈式光伏“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的界限,提高了余電上網的收益。而這為中國光伏的分佈式發展,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3月份日本福島事故後,中國核電行業進入了三年低谷期,政府停止了對新增核電項目的審批。今年以來,有關核電重啟的消息不絕於耳。

  11月份,國家能源局同意福建福清5號、6 號機組工程調整為“華龍一號”技術方案,第三代國産核電技術獲認可。

  隨著第三代國産核電技術獲得認可,核電重啟排除了最大的障礙,重啟已是板上釘釘之事。日前,國家發改委已將紅沿河二期、福清三期和石島灣CAP1400相關項目上報國務院,項目於今年年底或明年1月初極有可能獲批。這將拉開我國核電快速發展的序幕,我國也將迎來核電開工建設的高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