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王抒祥:未來藏區電網建設任重道遠

  • 發佈時間:2014-11-24 07:15: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黃海燕  責任編輯:陳晶

  川藏聯網猶如一條銀線串聯起甘孜南部和西藏昌都電網。由西藏、四川和重慶組成的全新國網西南分部高層搭建也已基本完成。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濟師、國網西南分部主任、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日前接受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藏區電網建設仍任重道遠。

  記者:川藏聯網施工難度前所未有,實際有效工期卻不足八個月,為何能提前半年完工?

  王抒祥:青藏聯網工程曾被稱作世界電力史上施工難度最大的輸變電工程,在其投産三年後,難度更大的川藏電力聯網工程開工建設。與青藏聯網工程相比,川藏電力聯網工程沒有鐵路可依託,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線路經過的高山峻嶺地段超過65%,日極端溫差近60攝氏度,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時有發生,施工難度世界罕見。

  中央領導高度重視工程建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多次作出批示,肯定工程意義,要求保障安全品質,造福藏區群眾。國家電網公司與四川省、西藏自治區政府聯合成立川藏電力聯網建設領導小組,劉振亞董事長出任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兩省區領導出任副組長,並組建川藏聯網工程建設指揮部,強化對工程建設的指揮協調力度。在國家有關部委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國家電網公司和各參建單位團結協作、迎難而上,40多家參建單位、兩萬餘名建設者,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提前半年建成這項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高原輸電精品工程,創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區電網建設“零死亡、零傷殘、零缺陷”的新紀錄。

  從設計開始,川藏聯網的建設路徑就多頭並舉:不僅考慮高原脆弱的生態,避開地質災害頻發地區,還需考慮交通可通達性及天氣惡劣程度等。以巴塘500千伏變電站為例,考慮到8度地震區的地質情況,變電站設計採用9度震級,全部為鋼結構,在基礎上大範圍應用疊層橡膠隔震技術,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在500千伏變電站的建設中,裝配式施工是減輕高原施工強度的一個創新。在全面推行鋼結構基礎上,我們把各個組件進行模組化,工廠加工,成品運輸,到現場用吊車機具組裝,大大縮減了工期和勞動強度。

  記者:川藏聯網會對川藏兩地帶來哪些利好?

  王抒祥:昌都地區和甘孜南部地區水電資源十分豐富,長期以來,由於沒有足夠的外送通道,該地區的水電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和送出,巨量的清潔能源“白白流走”。川藏聯網工程的投運將增加一條水電外送的“快車道”,大大提高該地區的水電外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水電外送“瓶頸”。

  由於缺少電源、孤網運作,這一地區的電網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極差,供電安全性可靠性很低,電網結構薄弱,供電能力也十分有限,即使在豐水期,也經常出現斷電情況,而且許多地方仍是無電區。無電農牧民生活極不方便,不僅家用電器不能正常使用,很多農機設備也無法使用,這直接制約了藏區百姓生活水準的提高。

  川藏聯網工程如果僅僅從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考慮,建設的意義可能並不大。因為那麼大的投資、那麼少的人口,幾百年都難以收回投資。但是,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川藏聯網工程必須要建,因為它能讓145萬農牧民用上穩定、可靠的電力,能讓他們早日告別燒牛糞、點油燈的日子。

  川藏聯網工程投運後,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將讓藏區百姓迅速用上現代化的家電,過上方便、清潔的生活,同時也保護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川藏聯網工程建成後,我們還將建設一系列的配套電網。未來,藏區百姓不僅能夠用上電,還能夠用好電,用上舒心電,這也是我們電網人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中的一大夢想。

  川藏聯網工程還首次實現了四川電網與西藏電網的互聯,將結束西藏昌都地區電網長期孤網運作的歷史,還將從根本上解決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區嚴重缺電和無電地區的通電問題。

  作為 “十二五”期間國家支援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建設項目,川藏聯網工程是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藏區百姓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光明工程”,是造就川藏兩地藏區百姓通往幸福的“電力天路”。

  記者:川藏聯網竣工會對四川省電網格局産生什麼影響?

  王抒祥:困擾四川省藏區電網主要有兩大難題,一是主幹道不通暢,縣級電網沒有聯接上主網,靠當地小水電孤網運作,冬季枯水期缺電問題突出;二是毛細血管不通暢,戶與戶、鄉與鄉之間也不聯通,用電穩定性差。

  從2005年開始,國家電網公司開始逐步接管四川省藏區縣級供電企業,並逐漸建成了康定、九龍、茂縣500千伏變電站,從2012年開始,國網四川電力公司先後啟動了“新甘石”聯網工程、甘孜州“電力天路”工程和無電地區電力建設,旨在打通甘孜北部主幹道和毛細血管。

  川藏聯網的投運,將打通甘孜南部電網主幹道,結束甘孜南部和西藏昌都地區長期孤網運作的歷史,川藏聯網“四站三線”將使昌都、甘孜南部從電網最薄弱的地方一步跨越幾十年,進入最先進電網行列。僅甘孜州,就有898個邊遠鄉村21.47萬人的用電問題得到一勞永逸的解決。到今年底,隨著甘孜州“電力天路”工程和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進入尾聲,甘孜全部18個縣將會和大電網相聯,百萬甘孜農牧民群眾將用上穩定、可靠的電力,攜手邁進大電網時代。

  記者:在川藏聯網之後,川藏兩地藏區電網未來的建設藍圖將怎樣描繪?

  王抒祥:未來川藏兩地藏區電網建設任重道遠,川藏聯網僅僅是個開始。在川藏兩地,孕育著中國最好的水電基地,水電資源佔全國的一半,有著優質的電源點,適合建一流的電網,但從川藏聯網建設可以看出,這裡的電網建設註定會異常艱苦。

  以前川藏兩地藏區電網的開發雖有一些規劃,但因具體建設的困難,都難以付諸實施。隨著遠距離、大容量的特高壓技術的成熟以及青藏聯網、“新甘石”聯網等高原電網工程經驗的累積,我們有加快川藏兩地藏區電網的基礎和條件,將這裡豐富的水電資源送出去,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助力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記者:今年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在於四川、西藏兩地主要領導會見時,提及將要構建一個全新的西南電網,這對四川有什麼意義?

  王抒祥:此前,重慶和四川屬於華中電網,西藏則是孤網運作。覆蓋四川、西藏和重慶的西南電網建成後,裝機容量三億千瓦,是國內裝機容量最大的電網,其中80%以上是水電為主的清潔能源,目前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國家挪威電網才能媲美。以四川為中心的西南電網,有利於統籌解決短期與長期、豐余與枯缺、水電與火電三個矛盾,既能徹底解決四川電網結構性問題,還將為國家能源保障和清潔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